| 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现状剖析及制度反思 | 作者 | 罗 超 王国恩 孙靓雯 | 摘要 |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期《土地管理法》与《城市规划法》的相继颁布,标志着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制度的基本成型。但随着此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带来的市场化冲击,以计划经济集权管理为主导,以土地与规划双向控制为核心特征的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制度运行效用不佳——城市空间扩张高速低效,政府参与度高;城市建成区“硬环境”改善,总体环境破坏严重;“物化管控”下城市建设用地总体结构均衡、整体容量控制失效等现象突出。由于制度发展依赖于不同国家特定的制度环境,因此制度设计难以直接复制或移植。根据对典型发达国家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制度的分析,立足于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议行合一”的政体特征,结合目前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现状,未来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制度改革应重点解决制度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摇摆、权力划分纵横双向错位以及空间规划体系脱节等三方面问题。 | 关键字 |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制度;权力划分;空间规划体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