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国家空间治理的战略性思考 | 作者 | 张 兵 | 摘要 |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优化首都功能”既是这一轮京津冀区域规划的突破点,也是难点。从四个方面作了战略性的思考。首先,京津冀区域总人口今后会继续增长,北京仍将面临较大的人口压力,这是一切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设计必须正视的客观趋势;第二,目前北京一市产业和人口疏解的政策效应是有限的,要优化首都功能,根本上应跨出北京行政辖区,在京津冀区域、距离北京中心100-200km范围内,统一规划“首都圈”,布局首都功能,促进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第三,由中央政府直接推动,规划建设多个京津冀共建共赢的“联合新城”,承载首都功能,推动河北发展,完善京津冀城镇体系;第四,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指导京津冀协同的全盘工作,完善各级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并划定和重点建设承载首都核心功能的“城市特色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从机制上应突破了过去“国家-区域”或者“城市-区域”的模式,形成“国家-区域”、“国家-城市”、“区域-城市”两两间相互作用的新的三角互动模式,使国家对关键性城市区域的干预措施会更加强劲、更加鲜明、更有实效。 | 关键字 | 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功能;人口疏解;结构调整;空间治理;联合新城;城市特色地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