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公共自行车使用活动的时空间特征研究——以杭州为例 | 作者 | 刘 冰 曹娟娟 周于杰 张涵双 | 摘要 | 为考察公共自行车使用活动的时空间特征,首先提出了基于租赁点的若干使用特征指标,界定了时长势力商、租还潮汐比、桩位周转率等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进一步利用杭州某一典型工作日的刷卡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细粒度、全景式地测度了所有租赁点的使用特征,并对城市各类地域的使用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受空间布局和建成环境的影响,租赁点特征指标值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总体上形成了“圈层式”的空间分异结构,即使用量大、潮汐性弱且周转率高的租赁点集中于中心区,而使用量小、潮汐性强和周转率低的租赁点多分布于主城区边缘和外围组团;非景区租赁点的使用时长普遍小于景区,但短时长使用比例并不高,表明公共自行车接驳作用有限。最后,针对租赁点使用冷热不均、绩效水平差异大、接驳功能弱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 关键字 |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时空间特征;细粒度分析;空间结构;杭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