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4期
第7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成...
解析中国城市规划:规划院制度与中国城市规...
城镇开发边界与国家空间治理——划定城镇开发...
“场所空间”与“流动空间”双重视角的“大...
从城市密度分区到空间形态分区:演进与实证
面向“实际服务人口”的特大城市空间规划响...
高铁站区用地开发及其城市中心职能实现程度...
城乡建设用地减量的规划实施机制优化探索——...
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和实践初探——从“三生空...
陆海统筹导向下的海岸带空间管制探讨——以厦...
城市更新中的市场主导与政府调控——深圳市城...
基于公租房供应视角的存量空间更新模式研究...
集中式社区服务设施供给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研...
东南亚区域视野下昆明近代对外通路与空间格...
以居民为核心的人居型历史街区社会变迁及其...
应对挑战:城市规划的自我演化
珠三角区域规划回顾、评价及反思
知识与生态关联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竞争发展
社会空间视角下苏南乡村城镇化历程与特征分...
山地城镇高密度空间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建筑日照资源均衡利用的管理方法改进——先南...
传承与创新: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总图编...
基于要素管控思路的生态控制方法在控规中的...
关于城市居住用地分类与弱势群体保护的思考
航空城的空间结构、要素与规划策略研究
大城市“原居安老”的空间措施研究
伪满“新京”规划思想来源研究——兼及城市规...
基于遗产角度的上海里弄建筑现状空间研究
“新常态下的城乡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 学...
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理论解析与实践应...
大都市区空间演进的机理研究——“空间-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的演进
世界城市研究转向与中国的世界城市
中西方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研究述评
极化&扁平:美国湾区与长三角创新活动空间...
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 跨界都市圈空间协同规...
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首都特大城市地区分圈层空...
城市空间结构与 就业岗位分布差异的定量描...
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建成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源自地理设计的城市规划设计量化分析框架初...
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与规划引导
澳门半岛高密度城市微绿空间增量研究
基于多主体需求评估的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类...
第12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暨“2015...
城乡历史文化聚落——文化遗产区域整体保护的...
上海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路径探析...
论现代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与“城市-区域”空...
中国主要城市公交站点服务范围及其空间特征...
物流项目用地规划建设标准的评价与优化——以...
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现状剖析及制度反思
2000-2010年特大城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演...
交易成本、产权配置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基...
基于能耗视角的我国城市最优规模研究
基于相关性和关联耦合分析的上海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地建设实施评估方法创新研究——以武汉...
总体城市设计中的高度形态控制方法与途径
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城市规划设计概念生成框架...
城乡关系视角下城镇密集地区乡村规划演进及...
控规“心结”之解
“从空间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规划思考”笔谈会
基于五个新发展理念对“十三五”空间规划重...
亚洲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的四阶原型与演替机...
制度转型中土地租金在建构城市空间中的作用...
网络关系与空间组织:长三角与美国东北部城...
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规划的创新思维
京津冀一体化格局下北京交通发展模式转变的...
城镇化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
中国城市化的几个现实问题:空间扩张、人口...
空间规划协调与多规合一研究:评述与展望
“多规合一”视角下的中国规划体系重构
深圳市城市设计历程回顾与思考
申博官网sunbet申博官网注册 为健康而规划...
城乡规划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及跨学科研究框架...
也谈规划与设计的介接
以人为本·绿色·留住乡愁 “深度关注人与自...
全球资本体系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层级体系
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北京城市就业次中心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
中国十大城市群差异性及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社会变迁视角下 历史文化村落再生的若干思...
海南省空间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以《海南省...
面向全球城市的 上海文化空间规划编制的思...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指导下填海造地空间规划设...
城市公共自行车使用活动的时空间特征研究——...
基于可视化SP法的城市道路自行车出行环境评...
中国第一部现代城市规划著作:郑肇经先生《...
区域视角下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保护与利用研究...
泉州的牌坊布局与城市景观的意义
明清上海地区市镇信仰与市镇空间发展关系初...
第五届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
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国家空间治理的战略性思考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与规划取向探讨...
宜居环境建设的省域规划探索——以福建省为例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分析框架...
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创意社区规划:基于创意阶...
以培育知识创新区为导向的城市更新策略——对...
活动视角下建成环境对广州居民通勤效率的影...
“职住平衡”视角下新就业人员的职住空间平...
“群体智慧”引入历史地段规划的进展
新时期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的探索——以宁波为...
基于历史城区视角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常...
西藏城镇传统空间的形态特征及类型研究
另一种“中西合璧”——格罗皮乌斯主持下的华...
走进社区,规划师准备好了吗? ——社区发展...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议题——社会与空间视角...
我国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近半个世纪的协同...
建设强度分区决策支持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控规调整的评价研究——基于调整结果和决策过...
城市规划视角下的战术城市主义研究
基于城市治理的中国城市战略规划解析与转型
资本、权力与空间的生产——珠三角战略地区发...
网络空间与创新驱动视角下杭州转型发展的空...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传统开发区社会化转型的理...
产城融合研究:回顾与新探
基于气象和GIS技术的北京中心城区通风廊道...
超越城市行政边界的都市经济区划分:先发国...
人居型世界遗产保护规划探索——以平遥古城为...
武汉“多规合一” 20年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研究——以常...
第13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暨“2016...
“人居三”对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指向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宏观分析——城乡均衡发展...
论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及我国先发地区的政策...
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城市设计实施的理论路径...
城市规划评价的类型与基本范畴:文献评述及...
老年视角下 社区服务设施布局适宜性研究——...
武汉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化特征、机理及引导...
上海城市生活中心体系的识别与评估
国外城市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
国外城市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
厦门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的规划管控方法研究
城市特色街区的内涵及规划策略——以芜湖市为...
特色活力区建设——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策略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历程、方法与实践——...
“如何实现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衔接统筹”学术...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
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成...
关于上海构建“两规融合、多规合一”空间规...
上海2040:以规划组织编制方式转型探索提升...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演变与思考
关于规划与复杂性的反思
上海中心城区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研...
基于绿色发展的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研究——以江...
杭州特色小镇群体特征研究
特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机制与对策的实例剖...
近代上海城市公共娱乐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及其...
宗族化乡村社会结构的空间表征:潮汕地区传...
历史街区保护研究评述、技术方法与关键问题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创新与探索” ...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建...
长江沿岸港口城市网络结构——基于航运服务业...
新时期中国开发区流动人口集聚与再流动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改居”社区规划设计优化...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机制的改革探索
重庆市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实践
TOD视角下铁路客运站点周边地区精细化规划...
从静态蓝图到动态智能规则: 城市设计数字...
街道设计导则创新与规划转型思考
开放空间及周边的风环境历史变化分析——以南...
区域小城镇发展的分类评估与空间格局特征研...
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振兴路径探析——以江苏苏...
已消失历史遗迹的价值认识、甄别方法及再利...
《城市生态学新发展》:解读、评析与思考
论新时代城市规划及其生态理性内核
城市化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乡村非农...
论新时代城市规划及其生态理性内核
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框架与方法 ...
西南地区历史城镇社会网络保护评价探索研究
容积率奖励与转移的规划制度与交易机制探析...
趋近正义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途径探讨
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变革的实践特征与思...
探索“分层、分类、分级”的控规制度改革与...
大都市区绿道选线规划与建设策略研究——以上...
深圳市2010—2016年城市更新活动的实施效果...
市县两级空间协同发展的规划探索——以洛阳为...
信息流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辨析及其...
西周以后规整矩形平面城池的使用与推广
第一届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全球化2.0时期的城市发展 ——2008年后西方城...
论城乡规划学学科生命力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发展机制 ——政府推动城...
启动科技支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区域...
哈尔滨2030预规划低碳导向方案调整研究
史学流变下的中国园林史研究
大棋局: 厦门空间战略的区域视角
1843年以来黄浦江滨水空间 变迁与产业发展...
我国大规模新城区开发及其影响研究
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 ——深圳市产...
面向低碳交通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与...
知识与生态关联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演化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绩效:进展与思考
基于规划决策的多尺度城市绿地空间分析
城市交通方式竞争态势及来自生态学的理论启...
公共自行车系统影响下居民出行的变化与机制...
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
基于室外风环境与 热舒适度的城市设计改...
城市更新的“进行性”规划方法研究
提篮桥街区中以联合城市设计教学体验
历史文化名城制度30年背景下城市文化遗产管...
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研究
论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利关系及制度建设
城市危机:特征、影响变量及表现剖析——基于...
基于村庄集体土地开发的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
中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特征、机制及若干探讨...
开发区导向的中国特色“边缘城市”的发展
溯本逐源: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问题探讨——转...
低生活成本住区商业服务设施配置实证分析与...
决策效能指向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改革
城市空间对洪涝灾害的影响、风险评估及减灾...
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中小运量新交通系统的规划...
轨道交通站地区宜步行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美国规划教育发展历程回顾及对中国规划教育...
宫殿主导还是宗庙主导——三代、秦、汉都城庙...
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架构与实施路径
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整体规划与乡村自治发展
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的二元土地困境:基于产权...
城乡统筹规划: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
论中国独特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的国际现象观察——兼论...
“新区域主义”下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划协调机...
行动规划·制度设计·政策支持——深圳近10年城...
全球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控规层面下的CBD地下空间开发控制探讨—...
论地下空间的城市空间属性及本质意义
基于地理信息建模的规划设计方法探索——以城...
范型转变临界点下的“三线城市”建设规划实...
西方城市规划评估的研究述评
国外城市史与城市规划史比较研究:异同与交...
“人口流动” 视角的城镇化及政策议题
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 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
可持续性导向的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
从GDP到HDI:低碳发展研究剖析与展望
可持续城市理论的概念模型 辨析:基于“目...
从日、韩低碳型生态城市探讨相关生态城规划...
城镇建成区概念与界定方法体系研究 ——以浙...
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交通绩效检验——上...
上海市属创意产业园区的 发展历程与总体空...
大型商业中心开发的空间影响分析 ——以上海...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 社区规划实施评价——基于...
重启内生发展道路:乡镇企业在苏南小城镇发...
特大城市地区外围城镇规划研究 ——以京东地...
“苏联规划”在中国: 历史回溯与启示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
“中等收入陷阱”之“惑”与城镇化战略新思...
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
产权制度视角下的划拨工业用地更新:以上海...
半城市化地区的工业化与土地利用:基于我国...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探讨——以玉树灾后重建...
公共健康与城乡规划——健康影响评估及城乡规...
大城市老年人的空间分布模式与发展趋势研究...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 河源、云浮、广州...
情景规划方法的理论探源、行动框架及其应用...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规划——以酒(泉...
城市化中后期城市中心的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
武汉市历史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规划实践探索
对内城住区更新中参与主体生产关系转变的透...
基于眺望评价模型的城市整体景观形象研究——...
基于日常服务设施步行者使用特征的社区可步...
新型城镇化座谈会发言摘要
思考与转型
对当前“重建古城”风潮的解读与建言
避免城市规划过度标准化
论城市转型的三大主题:科学、文明与生态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的 土地经济租金、“乡...
城镇化质量的 指数型评价体系研究——基...
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联系及其复杂网络演化
扩展领域中的城市设计与理论
上海市空间扩展与公路网规划的协调性研究
城市通勤时耗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基于文献...
城市规划在产业空间移位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国外应用城市模型发展回顾与新型空间政策模...
武汉重点功能区规划编制与实施一体化模式研...
结合棕地治理与改造的规划编制研究——以株洲...
绿地资源及评价体系研究与探讨
中国古代都城宗庙设置及其与朝寝关系的变迁...
《中国城镇化道路、模式与政策》研究报告综...
2000年以来美国城市的经济转型及重新工业化
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体系比较研...
2000-2010年广东区域非均衡发展趋势及思考
基于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法则的武汉2049发展...
老城中心区的发展演替及动力机制研究——以上...
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
从理想蓝图到动态规划——厦门市30年城市规划...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规划控制方法——以广州市...
对我国同城化规划实施的思考——以《广佛同城...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研究——以中原某市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研究——以中原某市农...
空间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运用
大都市多元开放空间对宜居生活的保障 ——德...
理查德·鲍立克与现代城市规划在中国的传播
“和谐城市”规划理论模型
“城市开发边界”政策与国家的空间治理
探索“新城”的中国化之路——上海市郊新城规...
基于GIS的中国城市群发育格局识别研究
五年计划/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关系...
城市通风廊道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生态容积率(EAR):高密度环境下城市再开...
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热环境的量化研究——以武...
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社区公交研究——以上海市...
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
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肌理的原型、演化与类...
商业街的空间与界面特征对步行者停留活动的...
中国古代都城产业空间格局特点及影响机制探...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笔谈
第三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成功...
新时期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态势辨析与战...
新增建设用地和户籍人口挂钩的政策建议及作...
特大城市中心体系空间肌理分异研究——以重庆...
中心性与控制力: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的组织...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发展与规划——基于京沪高...
制度变迁视角下村庄要素整合机制研究——以宜...
后乡土中国:审视城市时代农村发展的困境与...
生态文明视阈下水城共生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平...
《欧洲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报告解读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安宁化
滨水区城市景观的评价与控制——以杭州西湖东...
具有社会凝聚力导向的住区公共空间特性研究...
民国市政厅时期汕头的两次都市计划
近现代历史园林遗产价值评价研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模数制”探析 ——以明...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笔谈
中国规划改革面临倒逼: 城市发展制度创新...
欧洲智慧城市的最新实践
弹性城市研究框架综述
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局限性及改善和...
城市空间规划评估:市场失灵还是规划失灵
新型城镇化实施路径成本探析——以江阴市为例
1990年后发达国家都市区空间演化特征及动力...
我国大都市区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上海研...
基于居民活动数据的城市空间功能组织再探究...
中心与腹地的辩证:基于企业联系的苏州、宁...
大连高铁站建设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跨尺度、多...
关于重构城市道路分类体系的探讨
中美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控制性详细规划灵活性策略研究——新加坡“白...
公共设施选址的邻避效应及其公众参与模式研...
第11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暨“2014...
中国城市一体化地区形成机制、空间组织模式...
特大城市郊区“半城镇化”的悖论解释及应对...
产业链作用下的小微产业村镇“产、城关联”...
苏南乡村人地空间组织与模式探究——以产权关...
老龄化背景下特大城市养老设施规划策略探索...
大城市居民通勤行为的健康效应研究——以西安...
大模型: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新范式
基于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城市空间结构
特大城市近域空间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基于...
基于弹性思维的生态敏感地区新城发展研究——...
我国“三规合一”的理论实践与推进“多规融...
容积率制度在城市创新建设中的应用——解读东...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综述分析和规范...
从管理走向治理——论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城市体系的关联分析
空间规划的博弈分析
智力城镇化还是体力城镇化 ——对中国城镇化...
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规划变革
乡镇在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和功能:基...
上海田子坊地区更新机制研究
低收入社区的规划协作机制研究——以广州市同...
发展视角下的乡村遗产保护路径探讨——侗族村...
北京绿隔乡村土地利用演变及其保留村庄的评...
基于价值提升的严寒地区村镇庭院优化策略
城市水系统弹性研究进展
区域弹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城市增长边界实施评估: 分析框架及其在北...
“大邑”的营造——先秦、秦及西汉都城规模与...
近现代西安城市工业格局演变的历史研究(18...
技术与理论的移植——外国专家在香港的殖民主...
“城市设计与实践”座谈会发言摘要
“大数据热背后的冷思考”学术笔谈会
基于城市建设状况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及其方...
从“多规合一”到空间规划体系重构
从“三旧改造”到城市更新——广州市成立城市...
基于生态网络规划的生态红线划定研究——以安...
基于行为特征的住区模式与低碳效应关系研究...
收缩城市研究综述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等级商业中心...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
基于公共交通智能卡数据的城市研究综述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空间重塑研究
重塑上海交通的路径选择与发展策略——公共交...
上海市以功能布局优化带动空间布局优化的研...
乡村治理视角下半城镇化地区的农村工业化——...
城乡统筹视角下都市边缘区的农民、农地与村...
协调多产权主体利益的改造更新规划实践——以...
中国古代“聚合型”都城的演变与退隐
第四届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
包容性语境下的规划价值重塑及学科转型
再议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分布的社会绩效...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及其方法
杭州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实施研究
论人口流动影响下的城镇体系发展与治理策略
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灾害防治研究回顾与展望
广州地区街道微气候模拟及改善策略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本期导读  2018年第4期
  第一届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摘要  2012年5月19日,第一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和同济规划大厦会议中心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教授、副校长吴志强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耿宏兵副秘书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董鉴泓教授、陈秉钊教授等多位资深专家,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长福教授,副院长周俭教授及来自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内主要规划院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300余位来宾及学院师生参加了论坛。“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由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论坛以“搭建规划实践的交流平台,彰显青年规划师的社会责任、倡导规划创新的前沿探索”为宗旨。论坛由国内主要规划设计机构推选的23位青年规划师分4个单元进行了主题演讲,特别邀请了马武定等18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点评,与青年规划师就演讲内容展开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论坛有3位演讲者以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孟江平的演讲题目为“融合战略与设计的县城规划实践”,以浙江天台县的规划为例,介绍了融合战略与设计的县城规划实践,即分为3个层次和3个内容。3个层次是县域、县城、核心地区。3个内容是战略规划、城市设计和行动规划。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从垂直等级体系转为网格化和扁平化的设计方法。从内容上看战略规划是蕴含城市设计思维与手法;城市设计是挖掘特色资源、落实战略意图;行动规划是明确工作抓手、梳理行动时序。特色加实效是县城建设的新思路。战略融合设计是一种人文主义的规划之路。陈秉钊、王富海两位点评专家肯定了演讲者的思考与创新,指出战略规划是全局的、长远的谋划的一种战略抉择,城市设计是服务于战略的战术安排,有主次、有先后,但同时认为特色加实效等于县城规划新思路有局限性,把行动规划变成到规划后期的项目库这样的做法值得进一步讨论。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宋煜以“由理念到措施——昆山总体规划总体思路和理念解析”介绍了昆山总体规划的经验:①统筹规划,以片区统筹市域空间,实现由分散蔓延向紧凑集聚的转变;②交通引导,创造较高密度、混合的土地利用,宜人的步行环境,高质量的公交服务;③资源约束,提出要土地资源约束、生态资源约束和能源约束。点评专家蔡震在肯定三条经验的同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区域统筹应注重互补与合作、强调交通引导的同时要关注城市中的街道、研究城市扩张的同时要关注乡村的发展。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裴新生的演讲题目是“总体规划编制的反思与探索”,分析了目前总体规划编制的尴尬局面。从技术上来说,总体规划编制应该突出战略性研究、回归城市空间本位、深化总体城市设计、体现城市特色。从制度上来说,现行的总体规划编制规范应调整,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应突出战略性,抓大放小,重点研究城市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居住、就业、生态、交通等。同时,应该弱化期限与规模,强化对发展过程的动态规划。最后,还应强化监督与检查。点评专家袁牧认为这个报告说的很多内容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内容,但还可再大胆一些,比如可以从市场经济大格局这个角度做一些深层的思考,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结构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变化。针对不同的政府管制手段,可以形成不同的总体规划的编制办法和管理办法。城乡统筹也是青年规划师关注的焦点。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振华的演讲为“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的创新探索”,从现状情况的困境、到相关政策的缺失、再到统筹规划的难点,提出了城乡统筹规划急需解决的4大方面问题和实现途径:①农业生产方式如何高效化;②农民城镇化的社会保障问题;③村庄合并与整治方式可采用聚集型的新型城乡空间结构;④二元土地制度的变革。并介绍了基于就业分布与土地集约的统筹规划方法。点评专家熊鲁霞认为农村问题一直是中国的首要问题。首先是对农村问题如何把握,城市对于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应有所准备;第二,现在的农村怎样来建设,村庄如何合并;第三,农村的改造和建设应自下而上,由农民自主参与。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陆枭麟的演讲题目为“消亡或再生:苏南地区撤并乡镇镇区发展路径研究”,从两个项目出发,对其城镇发展进行对比观察,得出研究观察的结论:经过多轮撤并,“一镇多区”现象明显;撤并后乡镇发展差距逐步增大;乡镇由相对均衡向不均衡发展。撤并镇镇区面临“管理真空”、经济发展动力丧失、公共服务供给缩减、集聚能力逐步下降等问题。反思被撤并乡镇成为城镇化的“牺牲品”的现象。提出被撤并镇的镇区不能够也不应全面消亡,而应该以现有优势职能为基础,沿着满足城乡居民“生存能力”及镇区“发展权利”的道路进行“部分再生”。点评专家熊鲁霞认为这个题目很有普遍性,也非常有意义,最难能可贵的是做了调研,研究乡镇撤并后发生的状况,乡镇撤并到底应如何进行。调研对乡镇撤并的目的、撤并后产生的问题以及措施都提出来了。建议进一步对政策体制和法规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娴的演讲题目为“从近沪跨界地区的发展反差引发的对区域合作路径的思考”,在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区域合作尝试之后,从实践中总结出区域融合的四个关键点:①边界地带区位特殊,多方利益纠结,是一体化融合的关键节点;②谋求共赢,是打破行政壁垒、追寻一体化发展的源动力;③通过编制规划来统一思路,是一体化实践的有效方式;④落实合作机制,加强沟通,是一体化实现的核心保障。结合国内外一体化的案例,提出了区域合作的四个路径:分别是拓展行政边界、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管理机构、 建立合作共建区和以具体项目推动一体化。点评专家钱爱梅指出这个报告揭示了近沪掘金现象,进而引申出对区域合作和协调的思考,指出区域协调发展应该是在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中追求一种社会平衡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应该“规划指导、政策设计、制度重构、项目推动、评价监督”,上海应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继军的演讲题目是“京东研究——特大城市地区的城乡统筹认识”,通过对河北三河、香河、大厂3个县的规划,研究了特大城市周边的发展现实、利益诉求,指出统筹发展是为促使更多收益者而不是被统筹而失去方向和自我。科学的统筹发展既应具备科学的系统性和技术性,也应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在既有的城市规划编制框架里面,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空间、社会的属性,进一步的拓展和创新。点评专家耿宏兵、马武定也对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关注,指出大城市应带动周边地区一起发展,这是城市发展到这个阶段应该开始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指出,大城市周边的发展由于发展主体的不对等,统筹协调存在一定困难;各个地方上都不愿放弃自己发展的机会,竞争大于合作,仍然按照过去的思路发展,确实会成为一个问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的两位规划师共同探讨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问题。赖寿华的演讲题目是“完善控制性规划体系的探索”。报告分析了当前控规工作的得失、国际规划编制的趋势,结合“佛山市顺德区分区控制大纲”的案例提出了完善控制性规划体系的思路:①要适应《城乡规划法》的需要,让我们现在的规划从“技术参考文件”向“法定依据”转变;②要适合大城市管理模式的需要;③要满足全面的城乡统筹的空间管制的需要;④要适应城市规划编制开发市场的需要。为此把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再进行一个不同层级的不同阶段的一个细分,分为控制性规划大纲,单元控规,地块设计条件研究。点评专家马武定、王林、王富海肯定了广州的做法,进一步指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该根据大城市与小城市、新区与旧区等不同因素,进行规划方法的探索研究,同时关注信息技术对控规调整、落实手段的影响。易晓峰的演讲题目是“合理性还是合法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的思考”,他认为合法性是控规规划地位的基石,但是合法性越来越受到其他规划的挑战,并且在具体实施中在法律上的无力。接着介绍了香港的规划经验,指出香港的成功经验在于:规划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成果也以法律认可的方式表达;方案制订的背后有明确的规划制度的支撑;方案避免过多细节,具有较好的弹性等。他认为控规应加强政策的研究,尤其是加强规划弹性应形成相对稳定的政策,方案不是规划蓝图,而是解释政策的工具。点评专家宋小冬赞同其观点,同时指出法制化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现阶段也要重视技术的作用,用技术上的合理来弥补法制化的缺失。点评专家郑德高认为非法定规划强调合理性,法定规划强调合法性,但总的来说,合法性是未来的规划发展方向。来自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两位规划师共同探讨了上海的转型与发展。黄普的演讲题目是“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规划探索与思考”,介绍了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缘起、背景、文化建设的意义、文化建设的国际经验,提出对上海的思考,即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完善文化设施,促进社会和谐;保护历史风貌,促进文化传承;增强文化活力,促进精神塑造。点评专家王富海、耿宏兵肯定了文化对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的作用,指出这是一个很新的题目也是很超前的题目,设定了产业与经济、创业与创新、魅力与精神之间的意义,同时比较快地落实到了产业文化设施、历史风貌以及文化活力这几个方面,并且逐一进行深化,把一个难以把握的题目能够比较简洁地梳理出来,已经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同时指出这方面工作的难点与重点,是要把对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内涵能够更多地展示出来;要把文化和空间结合起来;要做出比较有说服力的规划和政策。石崧探讨了“国际城市转型发展经验研究及其对上海的启示”,指出城市规划的应对策略:从城市规划的任务与原则看,城市发展重点上应坚持“聚焦市区、区域协调”;空间布局结构上应坚持“有机疏散、多心集中”;土地使用方式上应坚持“环境优先、空间集约”。从城市规划的作用而言,应制订城市总体战略规划以应对全球竞争;推进重点地区规划编制以提升城区品质;聚焦重大项目开发建设以增进城市活力。而在城市政策的响应与配合方面,转型时期“强政府”模式会有利于政策施行;应以空间战略整合多项社会经济发展策略;城市规划与其他城市政策应协同作战。因此,城市成功转型的核心是在关键阶段把握重要机遇,推出主要举措,将现实的决策和长远的目标相联系。点评专家胡海波认为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一些城市问题具有代表性,也是更高层面的。很赞同从产业、空间、社会结构三个维度来看城市转型;上海的转型发展一定是通过创新走自己的模式与道路,建议可以把上海放在更大的区域及更宏观的层面来共同研究。来自北京和武汉的两位规划师探讨了数字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贺艳的演讲题目为“数字圆明园与三山五园文化特区规划研究”,介绍了清华规划院正在进行的“再现遗产”的工作:历史信息与遗址信息精确采集与数字化管理;历史场景复原研究与虚拟再现;公众分享与交流反馈、文化产品、旅游产品。在这个基础上,介绍了为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而进行的“三山五园文化特区”的研究。点评专家耿宏兵、王林、周俭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肯定, 指出遗产数字化重现对我们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有价值;对百姓了解遗产、繁荣文化是很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工作;同时可以化解重新建造的需求,也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方式。专家也同时指出更重要的是推广概念,要让人理解当时的建造技术、建造工艺、当时起到的社会作用等等。专家对于国内历史遗迹的重建发表了意见,认为重建应多听取市民的意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思考这种数字化的重建方式。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熊伟的演讲题目是“基于数字三维技术的城市设计编制与规划管理技术实践”,先介绍了三维数字地图对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作用,包括运用三维数字地图辅助方案审查,辅助城市设计编制,辅助规划分析等。接着以武汉三维数字地图为例,介绍武汉市利用三维数字地图进行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实践,包括主城区现状模型的全覆盖,城市设计的三维“一张图”,以及三维软件平台的研制开发等。最后提出数字三维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方向:①将三维技术方法前置,在城市设计中全面推广三维数字技术的应用;②对三维数字管理平台进行长期有效的更新维护,定期将规划审批项目信息反馈到管理平台。点评专家宋小冬认为有了三维数字地图后,还应当对今后规划管理模式的影响进行研究。低碳生态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新趋势。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汪云的演讲题目为“特大城市生态框架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实践”。武汉市探索了一条生态框架保护从物质空间规划到形成公共政策的路径,包括:①从物质空间层面提出构建覆盖全域的“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体系;②从实施操作层面提出“两线三区”为核心的空间的管控机制,并制定相关管控政策;③通过“四个一”,探索了特大城市生态框架体系的保护从“划线”到实施,从物质空间规划到公共政策制定的转变路径。点评专家高中岗认为,生态框架体系构建与实施展开是个很重要的议题,本研究创新点就主要在体现在规划实施上,具有很多创新点,更多的难点是在规划管理工作中,应及时完善生态底线内的村庄规划及乡镇规划。后续规划工作的及时开展,是从规划编制的角度来保障生态框架的延续。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任心欣的演讲题目是“低影响开发应用控制要点与深圳实践”,提出低影响开发的概念,即: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的状况进行径流水质与水量的管理,使开发后的水文状态接近开发前。随后以光明新区为实例,从建筑场地、市政道路、公园以及广深港光明站门户区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深圳的低影响开发实践。介绍了深圳所提出的4个对策:①通过光明新区示范区的建设来总结低影响开发技术研究;②通过承担示范研究促进技术提升;③编制地方规范,加强技术指导;④提出低影响开发要求指标,以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点评专家黄吉铭认为所做的研究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实践意义,为国内今后的城市低影响开发提供了借鉴,并且提出今后各城市应进一步思考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适合各城市实情的低影响开发措施。郑德高认为低影响开发的核心还是生态问题,并且除了水环境的建设,更要注意微地形的处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周愿的演讲题目为“基于数字生态理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以共青中芬数字生态产业基地为例”。试图诠释数字生态城的规划要点:紧凑型空间规划;节约型资源管理,数字技术综合运用,管控指标系统。点评专家胡海波认为本规划研究充分、完整地体现了把低碳生态的具体要求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通过控规这一法定规划的形式将其转换为具体的指标的方法。并进一步思考指标体系,究竟该由哪个部门去落实?指出不能以一些高碳化的手段去发展低碳产业,也不要以生态化的技术去做一些非生态的工作。在城市设计方面,来自深圳和同济的两位规划师进行了探讨。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唐春的演讲题目是“利于城市通风的滨水空间设计方法初探”,提出缓解热岛效应的3个途径,分别为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合理增加城市水面,有序建设城市空间。以长沙的规划实践为例,介绍了合理确定人工湖的选址、尺度来改善城市小气候,并通过测量人工湖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温度、湿度值来验证人工湖对周边环境的改善作用。最后重点介绍了优化空间改善城市小气候的3种方法。在演讲中,唐春利用风洞软件来验证规划布局与城市通风的关系,体现了技术对改善规划设计的意义。点评专家杜雁针对这一演讲,认为规划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科跨界,以产生新的理念和方法,第二,规划师不应浮于上层,而是应深入思考问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伟的演讲题目是“基于法定体系的城市界面管控方法研究”,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寻找基于法定体系的城市界面管控方法,针对问题提出了四大解决途径:合理论证,减少退界数据;将建筑退界与建筑高度相关的控制方法改为统一退界;引入建筑贴线控制;引入街廓尺度控制,在城市高度控制中加入沿街建筑高度与道路宽度比值的控制指标。点评专家施海涛认为界面研究很有必要,城市道路中除了交通性的快速路外,其他道路上保证界面的控制以及街道氛围的营造很重要,不仅具有空间上的意义,更具有功能上的意义。就广州南沙新区规划,来自清华和同济的两位规划师分别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卢庆强演讲题目是“城市新区空间发展模式及原型探索——南沙新区规划实践”,侧重在城市新区空间发展模式及原型探索,主要关注于新型理念、空间模式和和实现框架三方面的内容,在整个规划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色创新:①“发展模式-规划理念-空间范式-系统导控”一以贯之解决思路;②“功能-空间-系统”三位一体的空间解决方案;③“生态、智慧、休闲、文化”等城市本原价值回归;ERSC原型及“单元-社区-街区-城市”空间组织逻辑;④从关注物质空间本身向关注空间品质、现代技术影响延伸;⑤多专业多工种的综合集成。点评专家王富海支持在当今的技术、生态背景下,用新视角对人类的居住形态模式进行探讨;肯定从功能、空间模式再到系统集成的方法论。同时他也指出,虽然模式永远值得探讨,但纯粹按照模式去构筑城市是有风险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玄渊通过“对广州南沙新区发展定位三个前提假设的反思”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将南沙新区发展定位为“新一代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创新整合示范区”,较多地关注了政治上的考虑,有很多地方还是值得反思的:大珠三角将是新一代世界级城市群?广州做大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南沙是世界级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创新整合示范区?在这三个前提假设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南沙新区”到“中国南沙”的定位提升策略、从“做新区”、“做特区”到“做核心”的三步发展目标及步骤,并最终将之落实在不同层级的空间格局。点评专家王富海认为,作为规划者,平时常会面临“接受委托,用专业语言将政府的不合理验证为合理性”这样的尴尬局面。这个项目作为多家咨询的方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用怀疑的态度,作为切入点,对政府提出的定位进行重新研究和思考;而且用“假设”的方法,非常到位,同时也提出一些补充性建议。规划实施也是年轻规划设计师关注的热点。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钱征寒的演讲题目是“基于规划目标导向下的土地开发组织——以深圳前海土地开发管理研究为例”,从介绍深圳前海开发的背景入手,分析了现有土地财政模式的弊病,以及开发建设中的市场主体间的关系,围绕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土地开发和运营管理,提出了以整体单元开发为核心的土地开发组织模式,包括6个要点:建立和强化土地开发利用预控机制;采取多方式组合的土地开发利用模式;探索尝试灵活多样的土地租赁模式;以整体单元开发模式推进经营性设施建设;从“优惠前置”转向“优惠后置”;从“前期管理”转向“过程管理”。点评专家郑德高认为当前深圳前海的土地开发策略关键在于提高效率,减少行政成本。并且从合理性与合法性角度考虑,政府土地开发还是得保证公平,因此政府只能进行土地一级开发,不能介入二级开发,规划师关注土地开发很有必要。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商渝介绍了“从被动控制到主动实施——武汉市规划实施体系建设探索”, 武汉在近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体系的建设,引导城市各项建设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逐步实施。重点开展了武汉市城乡规划“1+6+1”编制-实施体系的构建工作。在组织编制上,突出“1+4”的编制框架,将定期开展总规实施评估、滚动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建立规划实施“一张图”管理信息系统、制定规划白皮书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以近期建设规划为核心规划实施体系,使之成为政府调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点评专家李京生认为这个演讲在内容创新、编制实施过程还是非常系统的,指出规划师不应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问题,应从社会经济这个角度考虑更多一些。要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从更广泛和科学的视角看待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马璇的演讲题目是“在消费时代背景下商业规划:结构、业态与模式”。随着消费时代来临,出现了新兴商业中心与原来规划的空间中心不匹配的现象。这种纯凭市场主导的商业布局是否可行?马璇提出了质疑,她的观点是:纯凭市场主导的商业布局不利于区域性的资源配置;新消费时代背景下,应战略性地思考商业格局,应兼顾市场要素和传统规划要素的各自优势,通过创新的规划类型——商业规划,实现空间结构和商业模式的完美融合。在此基础上,对商业规划的规划路径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从确定中心、疏理新城结构、确定商业模式这三条路径入手,实现在消费为主导的背景下规划对商业格局的控制和引导。点评专家张松首先肯定了分析逻辑和思考探索,并指出:提高现代服务业、产城融合、内需拉动与消费导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国的新城跟国外新城不同,在考虑商业规划时,应该考虑发展多种的、符合我们尺度的商业模式,有利于就业、商业的拉动;规划布局的时候,除了考虑市场,更多地应该考虑城市。本论坛的举办得到了与会嘉宾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并对论坛设立的意义给予充分肯定。演讲嘉宾、点评嘉宾及与会听众就当前城市规划关注的主要问题从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及创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会场气氛热烈、讨论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论坛今后将成为常设论坛,每年5月举行,与每年10月举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相辅相成,共同为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积极努力。(本文由论坛主持人王新哲、王颖、江浩波、曹春整理供稿)收稿:2012-05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