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族化乡村社会结构的空间表征:潮汕地区传统聚落空间的解读 | 作者 | 顾媛媛 黄 旭 | 摘要 | 相对中国的其他地区,潮汕有更发达的宗族制度和独特的乡村空间景观。尝试建立宗族化乡村地区的社会结构(“家庭→宗族”)和空间形态(“住宅→聚落”)的相互联系,以解析“家国同构”的社会意识在潮汕地区传统聚落中的空间表征。基于东里古寨和华瑶村的研究,建立了从“小型住宅(小家庭)→府邸(大家庭)→单一姓氏小聚落(家族或宗族)→多姓大聚落(宗族系)”这一空间表征路径,并总结出“家国同构”空间表征的三大要素:原型、秩序、边界。原型主要是儒家礼制在空间上的物化表现,秩序是指按照宗法制度确定的空间等级,而边界在实体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建构,都反映了被边缘化的北方移民后代强烈希望通过规划设计“理想空间”来维系身份的正统性并规训族民。 | 关键字 | 宗族化乡村;社会结构;住宅→聚落;空间表征;潮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