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收入社区的规划协作机制研究——以广州市同德街规划为例 | 作者 | 袁 媛 陈金城 | 摘要 | 在系统梳理了西方“沟通-协作式规划”理论和研究基础上,以广州市同德街低收入社区的规划为例,运用虚拟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网络和纸质问卷共775份)等研究方法,探讨同德街规划的三段发展历程、内容特点和最近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协作机制。协作式规划已经能够在国内低收入社区层面成功实践,体现了以下特点:多方主体参与规划、以民间机构为主导的规划协作过程,规划师的技术协调促成预期结果。协作式规划适应多元社会、学科转型的趋势,能够有效地减少规划调整的成本,推广“同德模式”需要在社会治理模式转变背景下,将协作规划制度化,进一步促进规划师角色的转化。 | 关键字 | 协作机制;多方主体;协作过程;低收入社区;同德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