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类型,为城市的复杂性而设计 | 作者 | 大卫·格拉姆·肖恩 童 明 | 摘要 | 类型学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城市设计工作能够进行快速反应并形成标准化成果,但是其缺点在于不能灵活应对复杂的现实情况,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进行调控,并且消除了多样性和选择性。着重围绕大都市、大都会、碎化大都市以及巨构城市这四种城市模式进行论述,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所呈现的城市空间发展线索,探讨其背后所隐含的社会经济过程,以及相应的城市设计方法的发展。认为,城市设计师需要认识到城市空间发展的拼贴性特征,认识到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实践中有必要超越类型学固性思维的束缚。城市设计需要包容城市环境中的混沌性与不稳定性,理解城市问题的非线性特征,从而有能力去面对多样性与复杂性,跨越类型以应对新形势的挑战。 | 关键字 | 类型学;模式;复杂性;城市设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