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4期
第7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成...
解析中国城市规划:规划院制度与中国城市规...
城镇开发边界与国家空间治理——划定城镇开发...
“场所空间”与“流动空间”双重视角的“大...
从城市密度分区到空间形态分区:演进与实证
面向“实际服务人口”的特大城市空间规划响...
高铁站区用地开发及其城市中心职能实现程度...
城乡建设用地减量的规划实施机制优化探索——...
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和实践初探——从“三生空...
陆海统筹导向下的海岸带空间管制探讨——以厦...
城市更新中的市场主导与政府调控——深圳市城...
基于公租房供应视角的存量空间更新模式研究...
集中式社区服务设施供给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研...
东南亚区域视野下昆明近代对外通路与空间格...
以居民为核心的人居型历史街区社会变迁及其...
应对挑战:城市规划的自我演化
珠三角区域规划回顾、评价及反思
知识与生态关联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竞争发展
社会空间视角下苏南乡村城镇化历程与特征分...
山地城镇高密度空间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建筑日照资源均衡利用的管理方法改进——先南...
传承与创新: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总图编...
基于要素管控思路的生态控制方法在控规中的...
关于城市居住用地分类与弱势群体保护的思考
航空城的空间结构、要素与规划策略研究
大城市“原居安老”的空间措施研究
伪满“新京”规划思想来源研究——兼及城市规...
基于遗产角度的上海里弄建筑现状空间研究
“新常态下的城乡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 学...
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理论解析与实践应...
大都市区空间演进的机理研究——“空间-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的演进
世界城市研究转向与中国的世界城市
中西方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研究述评
极化&扁平:美国湾区与长三角创新活动空间...
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 跨界都市圈空间协同规...
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首都特大城市地区分圈层空...
城市空间结构与 就业岗位分布差异的定量描...
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建成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源自地理设计的城市规划设计量化分析框架初...
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与规划引导
澳门半岛高密度城市微绿空间增量研究
基于多主体需求评估的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类...
第12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暨“2015...
城乡历史文化聚落——文化遗产区域整体保护的...
上海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路径探析...
论现代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与“城市-区域”空...
中国主要城市公交站点服务范围及其空间特征...
物流项目用地规划建设标准的评价与优化——以...
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现状剖析及制度反思
2000-2010年特大城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演...
交易成本、产权配置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基...
基于能耗视角的我国城市最优规模研究
基于相关性和关联耦合分析的上海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地建设实施评估方法创新研究——以武汉...
总体城市设计中的高度形态控制方法与途径
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城市规划设计概念生成框架...
城乡关系视角下城镇密集地区乡村规划演进及...
控规“心结”之解
“从空间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规划思考”笔谈会
基于五个新发展理念对“十三五”空间规划重...
亚洲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的四阶原型与演替机...
制度转型中土地租金在建构城市空间中的作用...
网络关系与空间组织:长三角与美国东北部城...
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规划的创新思维
京津冀一体化格局下北京交通发展模式转变的...
城镇化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
中国城市化的几个现实问题:空间扩张、人口...
空间规划协调与多规合一研究:评述与展望
“多规合一”视角下的中国规划体系重构
深圳市城市设计历程回顾与思考
申博官网sunbet申博官网注册 为健康而规划...
城乡规划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及跨学科研究框架...
也谈规划与设计的介接
以人为本·绿色·留住乡愁 “深度关注人与自...
全球资本体系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层级体系
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北京城市就业次中心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
中国十大城市群差异性及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社会变迁视角下 历史文化村落再生的若干思...
海南省空间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以《海南省...
面向全球城市的 上海文化空间规划编制的思...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指导下填海造地空间规划设...
城市公共自行车使用活动的时空间特征研究——...
基于可视化SP法的城市道路自行车出行环境评...
中国第一部现代城市规划著作:郑肇经先生《...
区域视角下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保护与利用研究...
泉州的牌坊布局与城市景观的意义
明清上海地区市镇信仰与市镇空间发展关系初...
第五届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
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国家空间治理的战略性思考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与规划取向探讨...
宜居环境建设的省域规划探索——以福建省为例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分析框架...
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创意社区规划:基于创意阶...
以培育知识创新区为导向的城市更新策略——对...
活动视角下建成环境对广州居民通勤效率的影...
“职住平衡”视角下新就业人员的职住空间平...
“群体智慧”引入历史地段规划的进展
新时期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的探索——以宁波为...
基于历史城区视角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常...
西藏城镇传统空间的形态特征及类型研究
另一种“中西合璧”——格罗皮乌斯主持下的华...
走进社区,规划师准备好了吗? ——社区发展...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议题——社会与空间视角...
我国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近半个世纪的协同...
建设强度分区决策支持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控规调整的评价研究——基于调整结果和决策过...
城市规划视角下的战术城市主义研究
基于城市治理的中国城市战略规划解析与转型
资本、权力与空间的生产——珠三角战略地区发...
网络空间与创新驱动视角下杭州转型发展的空...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传统开发区社会化转型的理...
产城融合研究:回顾与新探
基于气象和GIS技术的北京中心城区通风廊道...
超越城市行政边界的都市经济区划分:先发国...
人居型世界遗产保护规划探索——以平遥古城为...
武汉“多规合一” 20年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研究——以常...
第13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暨“2016...
“人居三”对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指向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宏观分析——城乡均衡发展...
论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及我国先发地区的政策...
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城市设计实施的理论路径...
城市规划评价的类型与基本范畴:文献评述及...
老年视角下 社区服务设施布局适宜性研究——...
武汉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化特征、机理及引导...
上海城市生活中心体系的识别与评估
国外城市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
国外城市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
厦门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的规划管控方法研究
城市特色街区的内涵及规划策略——以芜湖市为...
特色活力区建设——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策略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历程、方法与实践——...
“如何实现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衔接统筹”学术...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
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成...
关于上海构建“两规融合、多规合一”空间规...
上海2040:以规划组织编制方式转型探索提升...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演变与思考
关于规划与复杂性的反思
上海中心城区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研...
基于绿色发展的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研究——以江...
杭州特色小镇群体特征研究
特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机制与对策的实例剖...
近代上海城市公共娱乐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及其...
宗族化乡村社会结构的空间表征:潮汕地区传...
历史街区保护研究评述、技术方法与关键问题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创新与探索” ...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建...
长江沿岸港口城市网络结构——基于航运服务业...
新时期中国开发区流动人口集聚与再流动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改居”社区规划设计优化...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机制的改革探索
重庆市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实践
TOD视角下铁路客运站点周边地区精细化规划...
从静态蓝图到动态智能规则: 城市设计数字...
街道设计导则创新与规划转型思考
开放空间及周边的风环境历史变化分析——以南...
区域小城镇发展的分类评估与空间格局特征研...
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振兴路径探析——以江苏苏...
已消失历史遗迹的价值认识、甄别方法及再利...
《城市生态学新发展》:解读、评析与思考
论新时代城市规划及其生态理性内核
城市化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乡村非农...
论新时代城市规划及其生态理性内核
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框架与方法 ...
西南地区历史城镇社会网络保护评价探索研究
容积率奖励与转移的规划制度与交易机制探析...
趋近正义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途径探讨
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变革的实践特征与思...
探索“分层、分类、分级”的控规制度改革与...
大都市区绿道选线规划与建设策略研究——以上...
深圳市2010—2016年城市更新活动的实施效果...
市县两级空间协同发展的规划探索——以洛阳为...
信息流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辨析及其...
西周以后规整矩形平面城池的使用与推广
第一届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全球化2.0时期的城市发展 ——2008年后西方城...
论城乡规划学学科生命力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发展机制 ——政府推动城...
启动科技支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区域...
哈尔滨2030预规划低碳导向方案调整研究
史学流变下的中国园林史研究
大棋局: 厦门空间战略的区域视角
1843年以来黄浦江滨水空间 变迁与产业发展...
我国大规模新城区开发及其影响研究
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 ——深圳市产...
面向低碳交通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与...
知识与生态关联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演化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绩效:进展与思考
基于规划决策的多尺度城市绿地空间分析
城市交通方式竞争态势及来自生态学的理论启...
公共自行车系统影响下居民出行的变化与机制...
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
基于室外风环境与 热舒适度的城市设计改...
城市更新的“进行性”规划方法研究
提篮桥街区中以联合城市设计教学体验
历史文化名城制度30年背景下城市文化遗产管...
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研究
论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利关系及制度建设
城市危机:特征、影响变量及表现剖析——基于...
基于村庄集体土地开发的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
中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特征、机制及若干探讨...
开发区导向的中国特色“边缘城市”的发展
溯本逐源: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问题探讨——转...
低生活成本住区商业服务设施配置实证分析与...
决策效能指向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改革
城市空间对洪涝灾害的影响、风险评估及减灾...
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中小运量新交通系统的规划...
轨道交通站地区宜步行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美国规划教育发展历程回顾及对中国规划教育...
宫殿主导还是宗庙主导——三代、秦、汉都城庙...
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架构与实施路径
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整体规划与乡村自治发展
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的二元土地困境:基于产权...
城乡统筹规划: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
论中国独特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的国际现象观察——兼论...
“新区域主义”下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划协调机...
行动规划·制度设计·政策支持——深圳近10年城...
全球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控规层面下的CBD地下空间开发控制探讨—...
论地下空间的城市空间属性及本质意义
基于地理信息建模的规划设计方法探索——以城...
范型转变临界点下的“三线城市”建设规划实...
西方城市规划评估的研究述评
国外城市史与城市规划史比较研究:异同与交...
“人口流动” 视角的城镇化及政策议题
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 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
可持续性导向的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
从GDP到HDI:低碳发展研究剖析与展望
可持续城市理论的概念模型 辨析:基于“目...
从日、韩低碳型生态城市探讨相关生态城规划...
城镇建成区概念与界定方法体系研究 ——以浙...
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交通绩效检验——上...
上海市属创意产业园区的 发展历程与总体空...
大型商业中心开发的空间影响分析 ——以上海...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 社区规划实施评价——基于...
重启内生发展道路:乡镇企业在苏南小城镇发...
特大城市地区外围城镇规划研究 ——以京东地...
“苏联规划”在中国: 历史回溯与启示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
“中等收入陷阱”之“惑”与城镇化战略新思...
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
产权制度视角下的划拨工业用地更新:以上海...
半城市化地区的工业化与土地利用:基于我国...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探讨——以玉树灾后重建...
公共健康与城乡规划——健康影响评估及城乡规...
大城市老年人的空间分布模式与发展趋势研究...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 河源、云浮、广州...
情景规划方法的理论探源、行动框架及其应用...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规划——以酒(泉...
城市化中后期城市中心的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
武汉市历史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规划实践探索
对内城住区更新中参与主体生产关系转变的透...
基于眺望评价模型的城市整体景观形象研究——...
基于日常服务设施步行者使用特征的社区可步...
新型城镇化座谈会发言摘要
思考与转型
对当前“重建古城”风潮的解读与建言
避免城市规划过度标准化
论城市转型的三大主题:科学、文明与生态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的 土地经济租金、“乡...
城镇化质量的 指数型评价体系研究——基...
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联系及其复杂网络演化
扩展领域中的城市设计与理论
上海市空间扩展与公路网规划的协调性研究
城市通勤时耗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基于文献...
城市规划在产业空间移位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国外应用城市模型发展回顾与新型空间政策模...
武汉重点功能区规划编制与实施一体化模式研...
结合棕地治理与改造的规划编制研究——以株洲...
绿地资源及评价体系研究与探讨
中国古代都城宗庙设置及其与朝寝关系的变迁...
《中国城镇化道路、模式与政策》研究报告综...
2000年以来美国城市的经济转型及重新工业化
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体系比较研...
2000-2010年广东区域非均衡发展趋势及思考
基于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法则的武汉2049发展...
老城中心区的发展演替及动力机制研究——以上...
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
从理想蓝图到动态规划——厦门市30年城市规划...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规划控制方法——以广州市...
对我国同城化规划实施的思考——以《广佛同城...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研究——以中原某市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研究——以中原某市农...
空间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运用
大都市多元开放空间对宜居生活的保障 ——德...
理查德·鲍立克与现代城市规划在中国的传播
“和谐城市”规划理论模型
“城市开发边界”政策与国家的空间治理
探索“新城”的中国化之路——上海市郊新城规...
基于GIS的中国城市群发育格局识别研究
五年计划/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关系...
城市通风廊道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生态容积率(EAR):高密度环境下城市再开...
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热环境的量化研究——以武...
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社区公交研究——以上海市...
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
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肌理的原型、演化与类...
商业街的空间与界面特征对步行者停留活动的...
中国古代都城产业空间格局特点及影响机制探...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笔谈
第三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成功...
新时期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态势辨析与战...
新增建设用地和户籍人口挂钩的政策建议及作...
特大城市中心体系空间肌理分异研究——以重庆...
中心性与控制力: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的组织...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发展与规划——基于京沪高...
制度变迁视角下村庄要素整合机制研究——以宜...
后乡土中国:审视城市时代农村发展的困境与...
生态文明视阈下水城共生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平...
《欧洲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报告解读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安宁化
滨水区城市景观的评价与控制——以杭州西湖东...
具有社会凝聚力导向的住区公共空间特性研究...
民国市政厅时期汕头的两次都市计划
近现代历史园林遗产价值评价研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模数制”探析 ——以明...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笔谈
中国规划改革面临倒逼: 城市发展制度创新...
欧洲智慧城市的最新实践
弹性城市研究框架综述
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局限性及改善和...
城市空间规划评估:市场失灵还是规划失灵
新型城镇化实施路径成本探析——以江阴市为例
1990年后发达国家都市区空间演化特征及动力...
我国大都市区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上海研...
基于居民活动数据的城市空间功能组织再探究...
中心与腹地的辩证:基于企业联系的苏州、宁...
大连高铁站建设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跨尺度、多...
关于重构城市道路分类体系的探讨
中美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控制性详细规划灵活性策略研究——新加坡“白...
公共设施选址的邻避效应及其公众参与模式研...
第11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暨“2014...
中国城市一体化地区形成机制、空间组织模式...
特大城市郊区“半城镇化”的悖论解释及应对...
产业链作用下的小微产业村镇“产、城关联”...
苏南乡村人地空间组织与模式探究——以产权关...
老龄化背景下特大城市养老设施规划策略探索...
大城市居民通勤行为的健康效应研究——以西安...
大模型: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新范式
基于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城市空间结构
特大城市近域空间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基于...
基于弹性思维的生态敏感地区新城发展研究——...
我国“三规合一”的理论实践与推进“多规融...
容积率制度在城市创新建设中的应用——解读东...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综述分析和规范...
从管理走向治理——论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城市体系的关联分析
空间规划的博弈分析
智力城镇化还是体力城镇化 ——对中国城镇化...
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规划变革
乡镇在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和功能:基...
上海田子坊地区更新机制研究
低收入社区的规划协作机制研究——以广州市同...
发展视角下的乡村遗产保护路径探讨——侗族村...
北京绿隔乡村土地利用演变及其保留村庄的评...
基于价值提升的严寒地区村镇庭院优化策略
城市水系统弹性研究进展
区域弹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城市增长边界实施评估: 分析框架及其在北...
“大邑”的营造——先秦、秦及西汉都城规模与...
近现代西安城市工业格局演变的历史研究(18...
技术与理论的移植——外国专家在香港的殖民主...
“城市设计与实践”座谈会发言摘要
“大数据热背后的冷思考”学术笔谈会
基于城市建设状况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及其方...
从“多规合一”到空间规划体系重构
从“三旧改造”到城市更新——广州市成立城市...
基于生态网络规划的生态红线划定研究——以安...
基于行为特征的住区模式与低碳效应关系研究...
收缩城市研究综述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等级商业中心...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
基于公共交通智能卡数据的城市研究综述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空间重塑研究
重塑上海交通的路径选择与发展策略——公共交...
上海市以功能布局优化带动空间布局优化的研...
乡村治理视角下半城镇化地区的农村工业化——...
城乡统筹视角下都市边缘区的农民、农地与村...
协调多产权主体利益的改造更新规划实践——以...
中国古代“聚合型”都城的演变与退隐
第四届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
包容性语境下的规划价值重塑及学科转型
再议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分布的社会绩效...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及其方法
杭州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实施研究
论人口流动影响下的城镇体系发展与治理策略
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灾害防治研究回顾与展望
广州地区街道微气候模拟及改善策略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本期导读  2018年第4期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学术笔谈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摘要  [编者按]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18年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纲要》分十个篇章,从空间布局、城市风貌、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交通网络、智能技术、城市安全等方面,描绘了一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新时代宜居“人民之城”的发展蓝图。《纲要》的编制,充分体现了用新体制、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规划建设的思想,树立起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对规划理念和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示范意义。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包含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及规划体制创新等内容,对中国规划实践和理论发展的示范性以及对规划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朱子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城市设计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空间结构、培育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雄安新区的建设提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为雄安新区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成为规划建设工作开展的核心原则。雄安新区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创造“雄安质量”和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推动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在大历史观的格局下,要尊重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站在人类城市发展的历史高度,顺应人类文明发展潮流,以地球家园的情怀,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在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中,注重吸收世界城市化历程中已有的重要共识,强调遵循《新城市议程》、《北京宪章》等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纲领性文件的核心指导思想,结合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探索生态文明时代世界城市建设的新路径。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构建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规划建设在区域发展、世界级城镇群、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治理等方面积极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实践经验。同时,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在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等领域积极对接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方法、技术及标准,并结合雄安的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并满足“雄安质量”要求的“雄安标准”,既成为国内示范借鉴,又可与国际共享。城市是历史的凝固,是文化的载体。新区的规划建设,要注重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中华文化基因,体现中华传统经典建筑元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体现文明包容,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新区“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正是区域文化、自然景观和时代要求在新区城市建设中的映射和彰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发展道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凝结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形成了高水平的中国技术力量,通过雄安新区的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城市化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改革开放是雄安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总结吸收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验成果,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展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探索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路径。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保持历史耐心,发扬工匠精神,尊重城市开发建设规律,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施卫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雄安新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中国方案雄安新区将建成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为世界城市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规划纲要反映出的“雄安模式”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 以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时代的城市样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深圳速度”到“雄安质量”,雄安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的模式。雄安规划是“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按照规划,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两者均提出建设没有城市病的示范区,打造新的城市形态,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雄安还将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遵循和途径。雄安新区的未来建设,更需要“保持历史耐心、强化战略定力”,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稳扎稳打,一茬接一茬地干。2. 以生态为前提,构建整体国土空间格局雄安规划纲要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总体要求。这与国家机构改革有关规划职责的调整相契合,新组建自然资源部,就是要统一行使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雄安新区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环境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先决条件,坚持“城水林田淀”一体规划,处理好城淀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构建整体国土空间格局。规划提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形成可生长的组团式城乡空间结构和“一主、五辅、多节点”的空间布局。这些正是“多规合一”要求下,突出规划整体空间管控的主要内容。3. 以城市设计为抓手,塑造城市特色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城市设计,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雄安规划纲要以总体城市设计为抓手,以城市设计统领空间秩序,塑造城市特色,传承文化基因;形成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特别是在运用中国传统营城理念上,充分利用轴线、方城、街坊、园林所构成的城市意象,力求形成天人合一、城景相融的景观特征。我们也期待雄安这座具有东方气质的新城,能成为城市发展历史上的典范之城。4. 以人民为中心,回归城市规划工作本源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到“十九大”都提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雄安规划从完善硬设施和软环境两方面着手,打造宜居宜业、具有集聚力和吸引力的新区,体现了规划的人文关怀。同时,规划按照绿色、智能、创新要求,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在为人服务方面又具有超前性。雄安在宜居城市建设上的样板作用,必将引领新时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黄晶涛(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天津大学特聘教授)形塑中国价值观——中国智慧,千秋之城随着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公布,业内解读陆续见诸媒体。相较于技术和理念上的创新,雄安规划本身继往开来的标杆意义更加空前。作为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国家大事,雄安以饱含民族自信的方式,在大历史观的格局上,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城市的理想模式。探索中国方案的同时,城市营建的中国智慧也在正本清源。1. 生态优先——因循先民,敬畏自然在千年的时间尺度上,相对于未来难以预见的自然变迁,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非关键,决定城市营建方式的不是经济和产业因素,而是自然格局。千年大计,首先便是敬畏自然。从太行山到渤海湾,地理水土之间形成充满自然规律的退晕关系。千百年来,先民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人文地貌和体系化的营建工法,节省水土,善用高程,巧植作物。古老的村镇城池,都是经历了水土洗礼自然选择之后的最优结果。而人类活动中的生态空间,也从不仅仅是自然属性。从京城皇家的“三山五园”到华北村落的乡野台田,无不体现着扶农理水造园的三位一体。古代城镇从没有千城一面。中华大地的多元形态,正是不同地域的先民聚落与在地生态不同互动的历史沉淀。雄安选址于淀泊周边,随形就势形成“北城、中苑、南淀”的空间格局。蓝绿相隔的组团式布局构建起兼顾防洪排涝、生境涵养和人民休憩功能的生态格局,形态上避免了城市惯常的摊大饼做法,根本上则是回应场地、顺应自然的体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3km进森林,1km进林带,300m进公园,在实现海绵城市基底的同时,满足市民回归自然、诗意栖居的纯朴生活理想。而构建衔接“太行山脉——渤海湾”的生态廊道,形成连山通海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更可以有效地将京津冀之间人与自然互动的城乡体系引入到这一生态文明的软性连接中,使得生态空间的管控协同真正具有历史视角和文化属性。生态文明时代,以雄安为标杆,从区域格局构建到建设形态组织,规划的生态视角应该更多纳入文明标尺的考量。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既是当下的发展理念,也是古老的国家智慧。2. 人民城市——包容万象,延续千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城市是能够自我更新的城市。以人民为中心,回归城市作为生活家园的根本属性,以空间积蓄城市发展正能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土壤。中国传统营城理念强调尊重万物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于系统的建构大于个体的建构。中国传统城市公共系统的组织,具有强大的内生规律,能够在相当长的时空尺度上实现相对稳定,不断完善。而中国传统院落是多维度叠加之后的基本细胞,独立有序而又易于更新,承载千家万户的时光变迁。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要求,雄安开启了街区制在北方城市的建设实践。窄路密网、尺度宜人的街区制是交通形态的选择,更是城市公共生活方式的组织,在城市安全、交通组织、社会治理、公众交往等方面对于城市都有深入影响。舒适、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形成公共服务供给骨架。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承载基本家庭的聚集方式。公共空间、公共服务、住房供给共同构成人民城市富有生命力的基层社区,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成为城市在千年时空尺度上“容万象、续千秋”的持续保障。社区作为城市生活家园本质的日常体现,是公共服务的集成平台,也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单元。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工作中,社区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载体,需要超越空间建构本身,从国家治理的广阔视野层面进行更加深刻和综合性的营造,探索中国社区新范式,塑造民主细腻的街区肌理和扁平包容的空间秩序,激发民间智慧,孕育创新氛围,营建“广厦千万间,故事人民写”的千秋之城。黄卫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从“人民城市”解读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日前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全国样板,也启发了我们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道路的思考。我认为探索和建构“人民城市”新范式,是《纲要》的重要课题之一,充分体现了“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向世界展示了城市发展的中国智慧。1.《纲要》传递了“人民城市”的文明观与价值观如何建构“人民城市”,是我们在雄安规划工作营期间一直在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纲要》通过“公共价值”导向来建构人、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以“生态、绿色、可持续”为城市营造标准,体现天人合一的共生关系;以“创新与文化”为城市发展动力,包容多元文化,创造城市活力,体现对人类智慧与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这些均回应了新时代人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纲要》提出了建设“人民城市”的系统性要求,即从“人民”的需求出发,把有归属感的中华文化、健康生态的环境、共同发展的就业机会、优质公平的城市服务、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街道化的生活环境、韧性的安全保障等融入发展目标。《纲要》在具体内容上提出的八大方面纲领,使得“人民城市”的规划目标具有切实可行的抓手,并将“人民城市”内涵的公共价值、营造标准、发展动力进一步量化为具有示范与创新意义的三大方面和38项发展指标,规划愿景与标准清晰而踏实。2.《纲要》体现了“人民为中心、城市服务于人”的发展理念为满足“人民”对于未来城市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就业空间、居住空间、健康娱乐、出行方式的需求,《纲要》从三大方面诠释了“城市服务于人”的发展理念。一是清新优美的生态环境。从《纲要》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这一量化指标可以看出,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停留在图面上,而是将自然资源作为最重要的要素来构建大尺度自然环境与城市的和谐关系。二是宜居宜业的空间环境。《纲要》传承中华营城理念,按照功能相对完整、空间疏密有度的要求,将新区划分为尺度适宜的紧凑组团和社区空间。组团之间,森林、湿地、绿地等蓝绿系统环绕间隔,组团内部建构功能混合、职住均衡的空间关系,从而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大大提升了日常工作生活的便利性。三是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纲要》强化公共资源的配置,通过引入国内外优质科、教、文、卫、体等资源,以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为布局标准,建设“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强化城乡协调发展,布局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和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3.《纲要》创新了公共价值导向的服务和空间供给模式《纲要》将创新城市公共服务产品和空间供给模式作为建设“人民城市”的核心抓手:即围绕人的活动方式营造城市空间,不断创新城市公共服务产品的内涵与供给方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而言,一是包括淀区、湿地、林带、森林、绿色廊道、绿色基础设施的公共生态产品;二是多层次共享的公共服务产品;三是集聚创新要素的特色创新服务产品;四是创新住房制度提供的公共居住产品;五是以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为导向的公共交通产品;六是以数字智慧为支撑的城市管理产品等。规划通过依托蓝绿生态与公共交通复合走廊,构建“公共空间+自然生态+基础设施”的广义公共服务系统,以人的慢行尺度,划定5min、10min和15min生活圈,形成既布局均衡又弹性自给的空间发展与公共服务供给单元。广义公共服务系统,成为引导人们行为活动的空间线索,进而成为“人民城市”的空间生长逻辑,推动新区整体结构的形成,发挥更为有效的城市功能与组织作用。这同时为探索的城市土地供给、建设开发、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治理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可见,《纲要》对于“人民城市”的诠释并非宏大叙事,是规划回归人的本源的积极探索,提供了一个从理念到行动的务实范本。未来的雄安新区对于“人民城市”理想目标的探索和实践,为世界城市发展提供了崭新“中国方案”。吴唯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雄安新区发展要有首都地区意识和区域历史文化视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发展要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区域治理,促进城乡绿色发展转型。1. 建设雄安新区要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疏解非首都功能,为促进提升北京首都功能,引领科技创新和发展转型创造条件。自汉代以来京畿一直是我们国家首都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首都功能拓展区,雄安新区的建设也不能就雄安论雄安。历史上,白洋淀及周边呈现着南北之交的文化边性特征。元明清以来,保定和白洋淀作为京畿重地,是联络首都和南方地区的重要南北交汇口。面向未来,雄安新区的建设要根植于历史文化的积淀,要与北京通力合作打造大区域格局中心性文化,塑造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的“上林苑”。当代来看,大国首都要引领世界风骚,需要交往舞台,需要管理后台。雄安新区要学习历史和世界经验,深化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功能安排和空间组织,融入首都文化元素,发展首都功能拓展核心区;展示国家发展转型和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全球命脉产业总部从集中向分散布局,现代制造业总部更趋于与全球城市和生产基地紧密联系。新兴产业更倾向于在科技创新的新兴地区生根、发育、繁盛。雄安新区要影响中国当代和世界,既要传承历史,人文复兴,更要利用全球命脉和科技产业布局重组的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科技引领,全球示范。产业创新上,雄安新区要发展知识经济,整体承接能源、现代制造、物流等行业总部,局部承接金融业等“管理/控制”、“数据处理”环节;承接国家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国家科技教育文化机构,建设世界顶级国家科技文化创新区。雄安新区距离保定不远,雄安的发展要有京津冀大区域观,促进雄安与保定的功能联系,与保定一起共同传承直隶文化,完善京-津-保(定)城镇格局,共同建设京津冀新型绿色智慧制造研发集中区。2. 建设雄安新区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作出具体的国家示范,通过区域治理和建设绿色区域基础设施体系,为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的白洋淀水系做出根本性努力,解决目前突出面临的缺水、水污染和洪水威胁的问题,推动国家治理创新和包容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发挥重大引领作用。雄安地区所处的华北平原,在万年、千年、百年尺度上的历史变迁表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人类开发建设呈现不同特点,总体上为既改造利用,又顺应自然变迁。白洋淀是一部记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奋斗史。万年尺度的气候变迁,古黄河汇聚流域内的河湖水系,南北摆动,导致湖沼涨缩,影响了史前人类聚落的选址布局及早期社会的建国营城。千年尺度的开渠运输、塘泺建设,促使了白洋淀淀区格局的形成,留下了军事防御、移民开发、直隶营建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百年尺度的密集开发与干扰,特别是1963年洪灾后,流域水系几近断流,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淀面逐渐萎缩。雄安新区生态治理要传承和借鉴历代经验。白洋淀从来不是,今天还不是一个纯粹的野生湿地,一直跟人类区域开发紧密相关。要以科学用水治水为中心,完善西至太行山,东至渤海湾的水循环利用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重塑“华北之肾”。白洋淀周边地区的地势低洼,治水要顺应自然,要上下游结合,涵、蓄、排结合。湖淀周围开发建设选址要适合地形。另外对下游特别是对天津沿海来说,“排”的工作也至关重要。天津的发展,特别是天津滨海区的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大清河水系的排洪问题。清华大学规划研究团队,在过去三十多年里,立足于人居科学的研究,以京津冀为对象,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发展了城市——区域的人居整体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新的时代,我们也要结合新的形势,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点和要义,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周俭(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雄安新区规划的启示——不忘初心,返璞归真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在城市规划的专业理念上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那就是“返璞归真”,回归城市的本质。关于城市的概念和内涵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有不同的诠释,但其生活工作的高度集聚性、城市发展演变的持续成长性、地方传统的显著人文性则是城市不同于其他人类聚居形式的基本属性。宜居宜业是当今我国城乡规划的主题词之一,雄安新区的规划也不例外。绿色发展和人性尺度是新区规划为实现宜居宜业目标而构筑的两个空间骨干体系。白洋淀的生态保护在规划中的地位十分突出,目的是为雄安新区营造一个安全、生态、绿色的发展环境;把绿色出行作为新区实现宜居宜业目标的重要规划策略,并将公共交通作为绿色出行的核心体系,营造慢行系统,是一种对城市未来生活方式回归人性化趋势的指向。组团结构、密路网和开放街区的规划策略体现了新区规划向人性尺度的回归。20—30万人左右的城市组团、密织的路网体系和街区的开放性吻合了人的生理和心理尺度。雄安新区回归绿色和人性尺度的思想实践将为我国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先行的范例。城市发展的不可预见性需要规划提供具有韧性的城市空间和管理机制。雄安新区规划为应对新区成长型城市的特点,以总体层面的复合用地、兼容布局,适应空间和土地使用功能的更替。尊重城市发展演变基本规律的规划思想对我国城市更新与城市开发的机制和政策设计转型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文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也是城市研究和规划绕不开的议题。雄安新区规划将新区作为中华传统营城文化传承的空间载体,因地制宜地构筑了南淀、中苑、北城的空间格局,规划了方灵相融的城市街区和城市空间轴线,用心探求传承中华传统营城智慧的方法。可以预见,强化文化传承的规划思想在中国的城市空间规划与城市设计领域将产生很大的扩展效应。作为一个参与雄安新区规划的规划专业人员,最深的感悟是把城市规划成一个“真正的城市”。返璞归真、回归城市的基本属性是规划专业人员在规划中需要坚持树立的指导思想。被政策、机制、效益、规范所异化了的模式、形式甚至包括价值观念,使我们的规划设计不同程度地丧失了方向。为谁规划城市?城市为谁而存在?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来自哪里?回答这些城市规划的基本问题需要我们再次回到“原理”本身。段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空间基因传承 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批复了,作为一个规划设计工作者,有幸率领团队参加了总体规划工作营、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以及部分深化工作,多层次的参与和学习形成了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其规划设计既体现了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城市建设的新方向,也体现了城市规划设计在理念与方法方面的新探索。《纲要》第三章中提出:“坚持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并形成“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 ”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体现了城市形态的“中国脸”。在这张“中国脸”的背后,不是简单的塑造一种形式和风貌,而是努力探索形式的逻辑和科学内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营城的空间基因。它是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空间标识,包括空间结构、空间肌理、空间尺度等,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生再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国脸”的形成应该是中华空间基因传承的结果,通过中华空间基因的研究、提炼和应用,实现中华传统营城精华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 首先,在我国数千年的营城实践中,方城形制一直是平原地区营造城市的主要形式,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在世界城市文明中的典型标识,建造方便、使用合理、可识别性强,符合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习惯。雄安规划构建了布局规制对称、街坊尺度宜人的中心“方城”,传承了中华营城理念。 与此相应的是中国以中轴为城市空间骨架,主次轴层次分明并以此为体系的“以器显礼”的城市设计方法,在雄安规划中予以很好运用。以中轴为核心,建立对称均衡的空间格局,次序井然。南北中轴分为华夏文明、民族复兴、中华腾飞三段,层次分明。东西轴线通过地面生态空间与地下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设计,串联城市组团级公共活动,形成充满活力的生活轴。更为重要的是传承中国营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成了城市与自然共生的大格局,营造“园中有城、城中有园”的大尺度生态园林意象。整体为“北城、中苑、南淀”,北部充分利用较高的地势,通过布局城市组团、小尺度街区、多层建筑为主的空间肌理,组织产城融合的功能等,避免现代城市摊大饼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中部利用历史上低洼地带的大溵古淀,保留历史记忆,形成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用地科学利用场地标高与地形,灵活建造,保留台地系统,形成生态空间;南部面向白洋淀碧波万顷、荷塘苇海的水域生态景观,整体上形成城水相依,城淀共荣的网络生态空间,用中华传统智慧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蓝绿空间结合,创建生态湿地网络组团,并形成滨水空间串联景观,实现城淀共荣。 中华空间基因传承下的雄安新区,我们翘首以盼!杨贵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升级版的中国式“田园城市”——《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的社会理想刍议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写就了开启20世纪城乡规划历史的宏伟篇章。《明天:通向真正改革的一条和平之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wards Real Reform),再版时更名为《田园城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针对19世纪末城市居民生活条件和卫生状况恶化的社会现实,在对当时英国土地所有制、税收、贫困、城市膨胀等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调研的基础上,勾画了“田园城市”理想图式。这一图式的核心“人民(The People)”,成为三个磁极(城镇Town、乡村Country、城乡Town-Country)的中心,其目标是更广泛地使社会大众生活在更加美好的城乡环境中。120年之后的今天,《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于2018年4月“横空出世”。全篇10章、36节、38个主要指标,贯穿了近代中外百年城乡规划思想发展逻辑,融汇了当代中外城镇化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精髓,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了一批优秀城乡规划科技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纲要》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理想,可谓是全面创新的、升级版的中国式“田园城市”,体现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也必将成为当今世界城乡规划领域的划时代巨作!《纲要》第六章“提供优质共享公共服务”集中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理想。它从“布局优质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新型住房保障体系”共三节提出了“打造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的目标。其中,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突出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和中国特色的“睦邻精神”。通过配置中学、医疗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专项运动场地等设施,形成“社区中心”层级的15min生活圈;通过配置小学、社区活动中心、综合运动场地、综合商场、便民市场等设施,形成“邻里中心”层级的10min生活圈;通过配置幼儿园、24h便利店、街头绿地、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小型健康场所、快递货物集散站等设施,形成“街坊中心”层级的5min生活圈。“15min社区生活圈覆盖率”规划指标达到100%,并推广城郊、特色小镇,构建乡镇基础生活圈。此外,在美丽乡村配置保障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性生产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15min社区生活圈的构建,加强了居民日常活动和交往的机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网络,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自豪感,提升睦邻精神,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同时,15min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理念,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奠定了设施条件和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先发展现代化教育,高标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提升社会保障基本服务水平等途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此外,15min社区生活圈的建构,也为优化居住空间布局提供了规划指引。通过统筹居住和就业、促进职住均衡、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等途径,形成布局合理、方便有效、多元包容的居住社区单元。可以看到,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理想的规划指引,成为《纲要》的重要特色,它体现社会公平公正原则和人本主义的思想内涵,也体现了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价值内核。因此,《纲要》不仅是《田园城市》社会理想逻辑的中国式演进和创新,而且为世界城乡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创立了新的历史性的标杆。彭震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持久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很多城市的发展偏离了正确的理念,过分强调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城市作为人们美好生活家园的功能。前不久刚刚对外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站在雄安新区未来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系统全面地描绘了城市未来发展的科学理念,凸显出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是指导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纲领性技术文件。由于过去对发展观的片面理解和认识,城市规划过多强调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发展需求,表现为以土地开发为主要途径、以空间扩张为主要表现、以工业增长为主要驱动的城市发展方式。2015年的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而确定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京津冀地区明确为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而需要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镇化区域,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的《纲要》则抓住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发展新的两翼,共同承担起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有利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重点,科学确定新区开发边界、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形成规模适度、空间有序、用地节约集约的城乡发展新格局。”《纲要》所涉及的空间布局、城市风貌、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交通网络、智能技术、城市安全等方面的规划内容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并具体落实到财政、产业、投资、人口流动、建设用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政策内容上。表现在空间规划上的显著特征,一是体现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坚持生态优先,将淀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二是将原先关注建设空间的扩张转向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作为雄安新区开发的约束性指标,并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从建设用地扩大到雄安新区的全部1770km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加强这三条空间控制线的充分衔接。从《纲要》的内容体系看,基于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编制覆盖全域的空间规划并将是扭转目前各部门分头编制各类空间性规划、无法产生有效空间约束力的重要举措,其中,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成为空间规划的重要依据,也应成为城乡规划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以收稿时间为序,由于篇幅原因略有删减)修回:2018-05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