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4期
第7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成...
解析中国城市规划:规划院制度与中国城市规...
城镇开发边界与国家空间治理——划定城镇开发...
“场所空间”与“流动空间”双重视角的“大...
从城市密度分区到空间形态分区:演进与实证
面向“实际服务人口”的特大城市空间规划响...
高铁站区用地开发及其城市中心职能实现程度...
城乡建设用地减量的规划实施机制优化探索——...
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和实践初探——从“三生空...
陆海统筹导向下的海岸带空间管制探讨——以厦...
城市更新中的市场主导与政府调控——深圳市城...
基于公租房供应视角的存量空间更新模式研究...
集中式社区服务设施供给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研...
东南亚区域视野下昆明近代对外通路与空间格...
以居民为核心的人居型历史街区社会变迁及其...
应对挑战:城市规划的自我演化
珠三角区域规划回顾、评价及反思
知识与生态关联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竞争发展
社会空间视角下苏南乡村城镇化历程与特征分...
山地城镇高密度空间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建筑日照资源均衡利用的管理方法改进——先南...
传承与创新: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总图编...
基于要素管控思路的生态控制方法在控规中的...
关于城市居住用地分类与弱势群体保护的思考
航空城的空间结构、要素与规划策略研究
大城市“原居安老”的空间措施研究
伪满“新京”规划思想来源研究——兼及城市规...
基于遗产角度的上海里弄建筑现状空间研究
“新常态下的城乡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 学...
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理论解析与实践应...
大都市区空间演进的机理研究——“空间-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的演进
世界城市研究转向与中国的世界城市
中西方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研究述评
极化&扁平:美国湾区与长三角创新活动空间...
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 跨界都市圈空间协同规...
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首都特大城市地区分圈层空...
城市空间结构与 就业岗位分布差异的定量描...
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建成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源自地理设计的城市规划设计量化分析框架初...
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与规划引导
澳门半岛高密度城市微绿空间增量研究
基于多主体需求评估的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类...
第12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暨“2015...
城乡历史文化聚落——文化遗产区域整体保护的...
上海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优化的政策路径探析...
论现代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与“城市-区域”空...
中国主要城市公交站点服务范围及其空间特征...
物流项目用地规划建设标准的评价与优化——以...
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现状剖析及制度反思
2000-2010年特大城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演...
交易成本、产权配置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基...
基于能耗视角的我国城市最优规模研究
基于相关性和关联耦合分析的上海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地建设实施评估方法创新研究——以武汉...
总体城市设计中的高度形态控制方法与途径
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城市规划设计概念生成框架...
城乡关系视角下城镇密集地区乡村规划演进及...
控规“心结”之解
“从空间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规划思考”笔谈会
基于五个新发展理念对“十三五”空间规划重...
亚洲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的四阶原型与演替机...
制度转型中土地租金在建构城市空间中的作用...
网络关系与空间组织:长三角与美国东北部城...
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规划的创新思维
京津冀一体化格局下北京交通发展模式转变的...
城镇化的升级和新型城镇化
中国城市化的几个现实问题:空间扩张、人口...
空间规划协调与多规合一研究:评述与展望
“多规合一”视角下的中国规划体系重构
深圳市城市设计历程回顾与思考
申博官网sunbet申博官网注册 为健康而规划...
城乡规划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及跨学科研究框架...
也谈规划与设计的介接
以人为本·绿色·留住乡愁 “深度关注人与自...
全球资本体系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层级体系
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北京城市就业次中心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
中国十大城市群差异性及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社会变迁视角下 历史文化村落再生的若干思...
海南省空间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以《海南省...
面向全球城市的 上海文化空间规划编制的思...
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指导下填海造地空间规划设...
城市公共自行车使用活动的时空间特征研究——...
基于可视化SP法的城市道路自行车出行环境评...
中国第一部现代城市规划著作:郑肇经先生《...
区域视角下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保护与利用研究...
泉州的牌坊布局与城市景观的意义
明清上海地区市镇信仰与市镇空间发展关系初...
第五届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
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国家空间治理的战略性思考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与规划取向探讨...
宜居环境建设的省域规划探索——以福建省为例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分析框架...
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创意社区规划:基于创意阶...
以培育知识创新区为导向的城市更新策略——对...
活动视角下建成环境对广州居民通勤效率的影...
“职住平衡”视角下新就业人员的职住空间平...
“群体智慧”引入历史地段规划的进展
新时期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的探索——以宁波为...
基于历史城区视角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常...
西藏城镇传统空间的形态特征及类型研究
另一种“中西合璧”——格罗皮乌斯主持下的华...
走进社区,规划师准备好了吗? ——社区发展...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议题——社会与空间视角...
我国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近半个世纪的协同...
建设强度分区决策支持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控规调整的评价研究——基于调整结果和决策过...
城市规划视角下的战术城市主义研究
基于城市治理的中国城市战略规划解析与转型
资本、权力与空间的生产——珠三角战略地区发...
网络空间与创新驱动视角下杭州转型发展的空...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传统开发区社会化转型的理...
产城融合研究:回顾与新探
基于气象和GIS技术的北京中心城区通风廊道...
超越城市行政边界的都市经济区划分:先发国...
人居型世界遗产保护规划探索——以平遥古城为...
武汉“多规合一” 20年的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研究——以常...
第13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暨“2016...
“人居三”对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指向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宏观分析——城乡均衡发展...
论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及我国先发地区的政策...
制度变迁视角下我国城市设计实施的理论路径...
城市规划评价的类型与基本范畴:文献评述及...
老年视角下 社区服务设施布局适宜性研究——...
武汉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化特征、机理及引导...
上海城市生活中心体系的识别与评估
国外城市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
国外城市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
厦门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的规划管控方法研究
城市特色街区的内涵及规划策略——以芜湖市为...
特色活力区建设——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策略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历程、方法与实践——...
“如何实现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衔接统筹”学术...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
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成...
关于上海构建“两规融合、多规合一”空间规...
上海2040:以规划组织编制方式转型探索提升...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演变与思考
关于规划与复杂性的反思
上海中心城区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研...
基于绿色发展的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研究——以江...
杭州特色小镇群体特征研究
特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机制与对策的实例剖...
近代上海城市公共娱乐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及其...
宗族化乡村社会结构的空间表征:潮汕地区传...
历史街区保护研究评述、技术方法与关键问题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创新与探索” ...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建...
长江沿岸港口城市网络结构——基于航运服务业...
新时期中国开发区流动人口集聚与再流动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改居”社区规划设计优化...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机制的改革探索
重庆市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实践
TOD视角下铁路客运站点周边地区精细化规划...
从静态蓝图到动态智能规则: 城市设计数字...
街道设计导则创新与规划转型思考
开放空间及周边的风环境历史变化分析——以南...
区域小城镇发展的分类评估与空间格局特征研...
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振兴路径探析——以江苏苏...
已消失历史遗迹的价值认识、甄别方法及再利...
《城市生态学新发展》:解读、评析与思考
论新时代城市规划及其生态理性内核
城市化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规划:乡村非农...
论新时代城市规划及其生态理性内核
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框架与方法 ...
西南地区历史城镇社会网络保护评价探索研究
容积率奖励与转移的规划制度与交易机制探析...
趋近正义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途径探讨
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变革的实践特征与思...
探索“分层、分类、分级”的控规制度改革与...
大都市区绿道选线规划与建设策略研究——以上...
深圳市2010—2016年城市更新活动的实施效果...
市县两级空间协同发展的规划探索——以洛阳为...
信息流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辨析及其...
西周以后规整矩形平面城池的使用与推广
第一届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全球化2.0时期的城市发展 ——2008年后西方城...
论城乡规划学学科生命力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发展机制 ——政府推动城...
启动科技支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区域...
哈尔滨2030预规划低碳导向方案调整研究
史学流变下的中国园林史研究
大棋局: 厦门空间战略的区域视角
1843年以来黄浦江滨水空间 变迁与产业发展...
我国大规模新城区开发及其影响研究
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 ——深圳市产...
面向低碳交通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与...
知识与生态关联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演化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绩效:进展与思考
基于规划决策的多尺度城市绿地空间分析
城市交通方式竞争态势及来自生态学的理论启...
公共自行车系统影响下居民出行的变化与机制...
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
基于室外风环境与 热舒适度的城市设计改...
城市更新的“进行性”规划方法研究
提篮桥街区中以联合城市设计教学体验
历史文化名城制度30年背景下城市文化遗产管...
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研究
论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权利关系及制度建设
城市危机:特征、影响变量及表现剖析——基于...
基于村庄集体土地开发的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
中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特征、机制及若干探讨...
开发区导向的中国特色“边缘城市”的发展
溯本逐源: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问题探讨——转...
低生活成本住区商业服务设施配置实证分析与...
决策效能指向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改革
城市空间对洪涝灾害的影响、风险评估及减灾...
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中小运量新交通系统的规划...
轨道交通站地区宜步行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美国规划教育发展历程回顾及对中国规划教育...
宫殿主导还是宗庙主导——三代、秦、汉都城庙...
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架构与实施路径
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整体规划与乡村自治发展
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的二元土地困境:基于产权...
城乡统筹规划: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
论中国独特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的国际现象观察——兼论...
“新区域主义”下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划协调机...
行动规划·制度设计·政策支持——深圳近10年城...
全球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控规层面下的CBD地下空间开发控制探讨—...
论地下空间的城市空间属性及本质意义
基于地理信息建模的规划设计方法探索——以城...
范型转变临界点下的“三线城市”建设规划实...
西方城市规划评估的研究述评
国外城市史与城市规划史比较研究:异同与交...
“人口流动” 视角的城镇化及政策议题
我国城市人口城镇化与 土地城镇化失调特征...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
可持续性导向的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
从GDP到HDI:低碳发展研究剖析与展望
可持续城市理论的概念模型 辨析:基于“目...
从日、韩低碳型生态城市探讨相关生态城规划...
城镇建成区概念与界定方法体系研究 ——以浙...
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交通绩效检验——上...
上海市属创意产业园区的 发展历程与总体空...
大型商业中心开发的空间影响分析 ——以上海...
公共空间视角下的 社区规划实施评价——基于...
重启内生发展道路:乡镇企业在苏南小城镇发...
特大城市地区外围城镇规划研究 ——以京东地...
“苏联规划”在中国: 历史回溯与启示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
“中等收入陷阱”之“惑”与城镇化战略新思...
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
产权制度视角下的划拨工业用地更新:以上海...
半城市化地区的工业化与土地利用:基于我国...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探讨——以玉树灾后重建...
公共健康与城乡规划——健康影响评估及城乡规...
大城市老年人的空间分布模式与发展趋势研究...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 河源、云浮、广州...
情景规划方法的理论探源、行动框架及其应用...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规划——以酒(泉...
城市化中后期城市中心的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
武汉市历史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规划实践探索
对内城住区更新中参与主体生产关系转变的透...
基于眺望评价模型的城市整体景观形象研究——...
基于日常服务设施步行者使用特征的社区可步...
新型城镇化座谈会发言摘要
思考与转型
对当前“重建古城”风潮的解读与建言
避免城市规划过度标准化
论城市转型的三大主题:科学、文明与生态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的 土地经济租金、“乡...
城镇化质量的 指数型评价体系研究——基...
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联系及其复杂网络演化
扩展领域中的城市设计与理论
上海市空间扩展与公路网规划的协调性研究
城市通勤时耗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基于文献...
城市规划在产业空间移位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国外应用城市模型发展回顾与新型空间政策模...
武汉重点功能区规划编制与实施一体化模式研...
结合棕地治理与改造的规划编制研究——以株洲...
绿地资源及评价体系研究与探讨
中国古代都城宗庙设置及其与朝寝关系的变迁...
《中国城镇化道路、模式与政策》研究报告综...
2000年以来美国城市的经济转型及重新工业化
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体系比较研...
2000-2010年广东区域非均衡发展趋势及思考
基于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法则的武汉2049发展...
老城中心区的发展演替及动力机制研究——以上...
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
从理想蓝图到动态规划——厦门市30年城市规划...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规划控制方法——以广州市...
对我国同城化规划实施的思考——以《广佛同城...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研究——以中原某市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研究——以中原某市农...
空间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运用
大都市多元开放空间对宜居生活的保障 ——德...
理查德·鲍立克与现代城市规划在中国的传播
“和谐城市”规划理论模型
“城市开发边界”政策与国家的空间治理
探索“新城”的中国化之路——上海市郊新城规...
基于GIS的中国城市群发育格局识别研究
五年计划/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关系...
城市通风廊道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生态容积率(EAR):高密度环境下城市再开...
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热环境的量化研究——以武...
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社区公交研究——以上海市...
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
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肌理的原型、演化与类...
商业街的空间与界面特征对步行者停留活动的...
中国古代都城产业空间格局特点及影响机制探...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笔谈
第三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成功...
新时期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态势辨析与战...
新增建设用地和户籍人口挂钩的政策建议及作...
特大城市中心体系空间肌理分异研究——以重庆...
中心性与控制力: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的组织...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发展与规划——基于京沪高...
制度变迁视角下村庄要素整合机制研究——以宜...
后乡土中国:审视城市时代农村发展的困境与...
生态文明视阈下水城共生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平...
《欧洲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报告解读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安宁化
滨水区城市景观的评价与控制——以杭州西湖东...
具有社会凝聚力导向的住区公共空间特性研究...
民国市政厅时期汕头的两次都市计划
近现代历史园林遗产价值评价研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模数制”探析 ——以明...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笔谈
中国规划改革面临倒逼: 城市发展制度创新...
欧洲智慧城市的最新实践
弹性城市研究框架综述
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局限性及改善和...
城市空间规划评估:市场失灵还是规划失灵
新型城镇化实施路径成本探析——以江阴市为例
1990年后发达国家都市区空间演化特征及动力...
我国大都市区就业次中心的形成机制——上海研...
基于居民活动数据的城市空间功能组织再探究...
中心与腹地的辩证:基于企业联系的苏州、宁...
大连高铁站建设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跨尺度、多...
关于重构城市道路分类体系的探讨
中美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
控制性详细规划灵活性策略研究——新加坡“白...
公共设施选址的邻避效应及其公众参与模式研...
第11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暨“2014...
中国城市一体化地区形成机制、空间组织模式...
特大城市郊区“半城镇化”的悖论解释及应对...
产业链作用下的小微产业村镇“产、城关联”...
苏南乡村人地空间组织与模式探究——以产权关...
老龄化背景下特大城市养老设施规划策略探索...
大城市居民通勤行为的健康效应研究——以西安...
大模型: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新范式
基于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城市空间结构
特大城市近域空间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基于...
基于弹性思维的生态敏感地区新城发展研究——...
我国“三规合一”的理论实践与推进“多规融...
容积率制度在城市创新建设中的应用——解读东...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综述分析和规范...
从管理走向治理——论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城市体系的关联分析
空间规划的博弈分析
智力城镇化还是体力城镇化 ——对中国城镇化...
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规划变革
乡镇在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和功能:基...
上海田子坊地区更新机制研究
低收入社区的规划协作机制研究——以广州市同...
发展视角下的乡村遗产保护路径探讨——侗族村...
北京绿隔乡村土地利用演变及其保留村庄的评...
基于价值提升的严寒地区村镇庭院优化策略
城市水系统弹性研究进展
区域弹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城市增长边界实施评估: 分析框架及其在北...
“大邑”的营造——先秦、秦及西汉都城规模与...
近现代西安城市工业格局演变的历史研究(18...
技术与理论的移植——外国专家在香港的殖民主...
“城市设计与实践”座谈会发言摘要
“大数据热背后的冷思考”学术笔谈会
基于城市建设状况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及其方...
从“多规合一”到空间规划体系重构
从“三旧改造”到城市更新——广州市成立城市...
基于生态网络规划的生态红线划定研究——以安...
基于行为特征的住区模式与低碳效应关系研究...
收缩城市研究综述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等级商业中心...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
基于公共交通智能卡数据的城市研究综述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空间重塑研究
重塑上海交通的路径选择与发展策略——公共交...
上海市以功能布局优化带动空间布局优化的研...
乡村治理视角下半城镇化地区的农村工业化——...
城乡统筹视角下都市边缘区的农民、农地与村...
协调多产权主体利益的改造更新规划实践——以...
中国古代“聚合型”都城的演变与退隐
第四届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
包容性语境下的规划价值重塑及学科转型
再议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分布的社会绩效...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及其方法
杭州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实施研究
论人口流动影响下的城镇体系发展与治理策略
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灾害防治研究回顾与展望
广州地区街道微气候模拟及改善策略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本期导读  2018年第4期
  走进社区,规划师准备好了吗? ——社区发展与规划变革学术笔谈会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摘要  [编者按] 城乡社区和谐发展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社区发展和规划等相关议题成为研究热点。经济和社会转型也将引发规划模式的转型和变革。城乡规划从以扩张型为主正在向更多元、细致的方向延展,越来越多的规划师需要面对城乡社区更新、改造、重塑等规划实践类型,从以物质空间为主向“见物又见人”转变,如进行更深入的社会调查、融入社区参与,开展参与式规划、行动规划等。走进城乡社区,促进和谐健康的社区发展,规划的模式和方法如何创新?规划的作用如何定位?规划师的作用如何体现?对规划师的职业素养和规划学科教育体系会产生怎样的新要求和新变化?这些思考和探索将有助于新时期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方法的拓展和创新。为此本刊编辑部以“走进社区规划,规划师准备好了吗”为主题,特邀请相关领域的前沿学者组织了本次社区发展与规划变革学术笔谈(以收稿时间为序)。马向明(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两种社区,两种规划威廉·洛尔(W.M. Rohe)把社区规划定义为包括新社区设计和老社区再开发两个类别,在这个定义下,佩里于1923 年提出的“创建邻里单元”的新社区建设模式——邻里单元规划便成为了美国最早的社区规划。在中国,1949年以来的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基本上都是按照居住区的方式而开展的,在Rohe眼里,其实我们原来一直在做“社区规划”。Rohe认为,美国是在把“邻里单元”模式运用到解决城市中心区的衰败问题碰壁后,才意识到用物质空间方法来解决城市问题的局限性,决策者认识到,社区更新中地方关系和社会网络极其重要。回看中国有关社区规划的文献,有意思的一点是,在本世纪初,社区规划研究的先行者们观察到,已有的典型的社区规划工作主要在大城市的成熟社区进行。孙施文指出现象背后的两个原因:第一是国家对社会事务管理的改革。社会管理职能的下放使得社区(街道)在社会管理职能方面的权力增强;其次,国家推动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社区建设和管理。在以上背景下,社区规划似乎应该在我国大都市地区迅速地开展起来。然而,现实却是另外一种风景:过去数年中,社区规划推进幅度最大的是在城市边缘或者城市中间的乡村社区。以制度建设为例,国内学者一直呼吁的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到目前为止大陆只有成都和深圳两个城市:成都于2009年为196个乡镇配置乡村规划师;深圳于2010年开始在龙岗成立社区规划师工作室,第二年在全市试点实行社区规划师制度。探究一下为什么社区规划会是“村”走在前是十分有趣的。深圳的社区规划师并不是社区运动的结果,而是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种制度。吴丹认为这是深圳对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路径的完善。如果我们看到深圳976km2的建设用地中,原农村社区组织掌控了其中 40%(393km2)这样的情景,那就不难理解深圳政府在社区规划师制度建设上的主动性。如果同时审视台湾社区规划的发展脉络,会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地权在推动社区规划的进程和方向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于台湾的“社区发展”如何从社会学逐渐转变到有空间维度的社区规划,王雨认为土地产权问题是其中的因素。台湾的土地私有,城市中存在闲置土地及畸零地的现象,政府通过区段征收、市地重划等手段释放更多的公共空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整地时间冗长、耗费巨大,于是有了作为台湾启动社区参与契机的1996 年的“地区环境改造计划”。如果说社区规划是政府对社会治权向社区的某种度让,那么,台湾和深圳的事例说明了一点:社员对社区资源的掌控程度对这个进程有关键性影响。如果从社员对社区资源的掌控度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城市就两种社区:有地权社区和无地权区社区。因为从土地产权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分配型的“单位社区”,还是市场购买的“商品房社区”,社员的土地产权都是“共享式”的,没有明确所指的土地产权。而“传统型社区”,如旧城和“村”,社员通常是具有明确的土地产权。土地是城市最重要的空间资源,有没有地权,在城市治理中的话语权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就是土地产权国有化的过程。因此,城市里的“成熟社区”,也是无地权社区。这类社区社员并没有与政府对话的筹码,自身也没有社区更新改造的资源,社区更新的资源来自于政府的各种政策性资金。而旧城和“原农村社区”社员往往掌控着自己的地权,地权本身,就能够释放出社区更新的资源,土地混合的利用也成为可能。因此,有地权社区和无地权社区是有根本差异的两类社区,其对应的社区规划,也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别。钱征寒把社区规划分为温哥华模式和台湾模式两大典型流派。温哥华模式强调社区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而台湾模式不但要强调方法,还是一种以明确空间边界的社区为对象的物质型规划。在大陆城市,有地权社区类的社区规划,方向应该是台湾模式。社区规划师制度有其意义,因为社区愿景、行动共识、社区动员在规划中具有关键性意义。而无地权类社区的社区规划,社区问题识别和政府政策性资源的获取是其重要内容。认识到两类社区的根本性差异,可使我们在社区规划的理论、方法和知识储备上更有针对性。王宏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分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城市规划师) 最近一段时间,“社区规划”、“社区参与”、“社区营造”不再仅仅是规划专家们讨论的学术话题,已经成为在全国各地红红火火展开的实践活动,这种变化与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有很大关系:社会发展对规划需求的转变引起了规划类型和规划方式的变化,或许也将引发规划的转型和变革。我们国家经过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有了显著提升,城市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当时规划认识和建设水平的局限,很多社区不能满足现在生活的需求,比较显著的问题包括停车、环境、生活配套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宏观的视角、前沿的知识和专业的方法,很多都超出了居委会和物业的工作范围,需要专业人士帮助。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建设发展也到了一个转型期,城乡规划从扩张型正在转为存量规划、更新规划,规划师也把视线投入到了包括社区在内的城市建成区。 更新规划和存量规划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产物,规划工作转型是一种必然。但是习惯了指点江山、叙事恢宏的规划师们,是不是准备好了?需要做好什么准备呢?结合我们一年多的百万庄社区营造志愿者活动,我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也与同行讨论。(1) 规划内容的转变:以前的规划很多都是大尺度的项目,而且很多都是还没有城市建设的区域,因此需要对这个地区的发展进行判断论证,需要制定规划定位、空间结构、设计方案等很战略性、前瞻性的宏观规划。而社区规划,大都是成熟社区、老旧小区,需要的工作是怎么解决停车难、买菜难、步行难、上下水等小尺度的实际问题,甚至是一个小院的围墙移动一两米的事情。所以规划内容上有很大转变,从目标性的宏观蓝图到现实中的一砖一瓦。既有传统的专业规划内容,也有通俗易懂的大众表达,要接地气,要落实。因此,社区规划一定要有可操作性,是真实的行动规划。(2) 规划方式的转变:以往的城市规划项目比较宏观,规划师接触到的人基本上是当地的规划人员和政府官员,很少接触当地的居民,也没有把个体或者小范围群体的意愿作为规划的诉求落实下去。社区规划的工作方法几乎与以往完全不同,需要入户调查、动员居民参与,面对各种各样的意见要耐心聆听,了解每个人的意图,协商沟通的工作占据了很大的分量,最终达成的是一个大家都接受的结果而不见得是最完美的结果。社区规划,是一种促膝式规划,真正的参与规划。(3) 规划对象的转变:以物质空间为主的城市规划,被形容为“见物不见人”的规划。工作对象主要是场地、城区等物质空间。而“人”主要是甲方、领导。规划决策过程中领导的意愿占了很大比重。而社区规划面对的主要对象就是家家户户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甚至有时候是一百个人有两百个想法,并且每个人的意愿都是平等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重视,不存在少数几个人能代表其他居民确定方案的情况。社区规划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尊重个体意愿的规划。(4) 规划地位的转变:传统项目里的规划师,很多时候充当政府的参谋,指点江山,气势恢宏,社会责任感很强,有时候飘在空中不食人间烟火。而社区规划,工作细碎,没有一定之规,针头线脑,犄角旮旯,要处处考虑细节,考虑落实。社区规划师有时候像园艺师,有时候像城管员、有时候像是到居委会大妈,没有了以往规划的高高在上,做社区规划,会让规划师产生一定的失落感和不适应,而这种调整,也是必须的。社区规划是让规划师接地气的规划。(5) 规划知识的扩展:传统的规划注重物质空间的设计,对管理、实施不是很擅长。而社区规划需要有很多学科的知识,如园林、交通、预算等知识储备,也需要人文学科的知识,特别是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知识。社区规划中,大量的工作涉及产权、法律、政策、制度等内容,这些工作是规划师没有深入研究过的。因此,社区规划“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个多元的规划。总体上来说,我感觉社区规划是未来规划工作的一块重要内容,规划师的思路要转变,观念要更新,告别宏大叙事,关注细节,关注人本。社区规划,一方面是让城市更美、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好。对于规划师来说,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这种转变,需要一定的积累来应对这种转变。林德福(《乡愁经济》自媒体社社长,Urbaneer地方发展与社区营造总监,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博士)浅谈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社区营造首先从个人经历谈起,2008年笔者从台北到天津常住工作,虽曾因介绍个人过去工作经验而提及在台湾做过社区营造的工作,但在当年仍处于高速发展的天津,照顾新兴发展地区都照顾不过来的情境下,实难对既有存量发展地区投以较多关注,更别谈关注既有社区里居民意愿、较费时费力的参与式社区营造工作,所以也就回归到新区规划设计的“空间专业”行列里。直到2011年,才听说了在北京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了清华-信义社区营造中心,开始举办“社区营造培训班”,进行学院内探索。(1)厦门的尝试2013年11月1日,笔者受邀在厦门规划展览馆进行多年来已不再被谈及的“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与案例”讲座,当时厦门正在积极地推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 计划。实验性地铺开全市街道办及社区级的共同缔造试点计划,甚至与台湾社造团队合作,尝试两岸跨界的共同缔造试点计划。笔者深深认同这些做法并认为与台湾社区营造的精神基本一致。(2)不再是一校一地之事2014年开始,上海、江苏及河南等地也开始邀请笔者介绍台湾的社区营造,同年3月2日由《人民政协报》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发起了“我为家乡做规划”公益圆梦工程的计划: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实施机制。这与台湾社区营造的参与精神也是一致的。同年10月28日“清华大学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实验基地”颁证授牌仪式在上海市嘉定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信义社区营造工作已跨出学院而进行异地尝试。至此之际,笔者所接触的内地社区营造工作不仅是一地一校的事,2015-16年间有更多的地区(深圳、南京、杭州及浙江多个城市等)及学校(厦大、同济、复旦等)邀请笔者进行“社区营造”相关议题的讲座或座谈。(3)上升为副省级城市政府的政策行动2016年6月成都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的通知”,其主要内涵:统筹发挥基层政府、社会力量、居民群众主体作用,将城乡社区发展成为具有共同情感联结、共同社区意识、共同文化凝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16年起,全面开展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至此,开始有副省级城市政府正式以社区总体营造为名的文件出现。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为配合所策划的设计竞赛,推出了:校园如何考虑与所在社区互动?或者说如果设计师换到社区居民角度来考虑问题,对校园规划会有什么帮助?并提供了一个让社区百姓能够轻松简单地表达他们规划观点的参与方式,做为竞赛要求的主要内容之一;还提供一个案例的小结:一位老村长的无围墙校园,绝对能让不少职业规划师感到汗颜。专业规划师和建筑师是否也应该多向这些“社区规划师”学习如何贴近社会,贴近使用者?讨论至此,如今探讨社区可持续发展时好像已不得不谈谈“社区营造”的理念与方法。在台湾,“社区”一词,本含有“社群”与“地域”两层面的意思。所以社区与社区感是两回事,社区含有地理空间的概念,而社区感,更偏重于集体的心理认同。依据笔者在台湾参与了多年社区营造的经验,所谓的“社区营造”,应该就是以人为本的营造过程。就像是新型城镇化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一般,台湾所讨论的“社区营造”也是强调地区内所有人彼此间社群关系、以及其与空间发展关系的营造,由所有愿意生活在地区内的参与者一起凝聚共识、共同打拼、营造“我们的新故乡”过程的专业用词。当然也不是不做社区营造就不能发展了,只是又会回到以空间营造为主的发展路径,缺了“人-参与者”的发展方式,通常又会沦为只剩标准化、类工业化的同质性产品,虽便于复制、推广,却难有专属于本地区的个性与特色,更遑论要保存或重构记忆中的乡愁,创建属于在地人的新故乡。社区营造就是人的营造,它是所有发展路径中不应缺少的部分,但不是发展路径的唯一或全部方式。匡晓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所所长)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主线已由增量拓张进入到存量提升的转型阶段,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也在积极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