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科论坛  第一届  论坛综述

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

暨《城市规划汇刊》更名为《城市规划学刊》庆祝会

隆重举行

[本刊编辑部] 2004年10月30~31日,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由“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城市规划学刊》(原《城市规划汇刊》)编辑部以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暨《城市规划汇刊》更名为《城市规划学刊》庆祝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B馆钟庭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及主要设计院和相关学术刊物、新闻媒体等近百位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在历时一天半的会议中,建设部前总规划师、建设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陈为邦教授等十八位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报告人针对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引起了大家的广泛思考。会议期间,能够容纳数百人的钟庭报告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与会者一致对本次论坛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此次论坛意义深远,堪称盛会。并对更名后的《城市规划学刊》寄予厚望。

10月30日上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俭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钱锋教授致简短的开幕词。《城市规划学刊》(原《城市规划汇刊》)编辑部副主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沈清基教授代表本刊首先做了题为“《城市规划汇刊》的办刊回顾及今后打算”的专题报告。报告在回顾了本刊自1957年创刊以来,长期坚持以“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为特色的办刊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需求,阐述了本刊更名为《城市规划学刊》的深远意义和今后的打算,并对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本刊发展的新老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整个上午的报告会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德高望重的李德华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秉钊教授首先作了题为“城市规划教育面临的历史使命”的报告。陈秉钊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职业道德教育应作为教育主线”、“本科教育应走向多类型、多模式的培养,以适应人才多元化要求”、“研究生教育应扩大研究的领域、研究现实问题和前沿课题”等观点。接着建设部前总规划师、建设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陈为邦教授作了题为“对当前城市规划几个问题的认识”的报告,表达了他对于新时期有关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规划工作者的任务、城市规划在公共政策方面的作用、城市建设方式的转变、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等诸多方面的见解。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张庭伟教授作了题为“城市发展战略讨论——制造业· 服务业·上海的发展战略”的报告。报告在分析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及相关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对上海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主要观点为“20世纪末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服务业和制造业兼有的多元化经济结构”、“服务业分成一般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中心是围绕着资本运作的金融业”、“上海应该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要努力争取中央金融机构的进驻,真正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为长江三角洲、为周边区域提供金融、贸易、咨询等现代服务;同时积极和长江三角洲城市协作发展制造业”等。最后,由《城市规划学刊》(原《城市规划汇刊》)编辑部主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董鉴泓教授作了关于“中国国情与城市发展”的报告。

10月30日下午的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前院长、资深教授陶松龄先生主持。首先是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朱介鸣教授阐述了对“市场经济下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的看法。报告在参考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轨迹和对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实践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美好的城市是规划方案与城市建设制度互动的结果”、“因为城市建设制度不同,城市规划才有国界”、“了解中国城市建设制度是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前提和逻辑所在”、“规划师应该参与到目前城市建设制度改造的过程中”等。随后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伍江副局长从“城市规划应引导人口、产业的合理分布与布局”、“合理利用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历史保护,弘扬城市文化”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上海“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教授为大家展示了清华大学“以实践为导向,建立城市规划的职业联盟和教育联盟”的新探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诸大建教授介绍了关于学科交叉与城市规划的一些理论研究。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系主任顾朝林教授针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压力,做了题为“论城市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的报告。报告论述了加快建设城市科学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城市科学的学科构成、城市科学发展的现状、水平和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城市科学建设的11个领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理论与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所长张兵教授反思了规划界的若干现象,提出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应当规范化的观点,并进一步阐述了所谓规范化的涵义,认为“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理论应当是一种扎根在中国社会、富有民主精神的理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段进教授则针对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一些问题,从中国城市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城市规划学科的本源性、为人使用空间的特殊性、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保证等方面,提出“理论只有生根于实践才能开花结果,目前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重点应是现代空间理论和相应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论”的观点。来自北京五合的副总经理陶滔高级规划师介绍了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的“泉州社区参与性城市规划实践”的一些具体内容和经验。

下午6时许,当天的主题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随后举行了“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召开暨《城市规划汇刊》更名为《城市规划学刊》的庆祝酒会,酒会由《城市规划学刊》(原《城市规划汇刊》)编辑部副主编、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唐子来教授主持,与会的专家学者共饮香槟,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大家一致认为数十年来,《城市规划汇刊》见证了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过分囿于物质性设计的规划专业教育及职业实践现状。《城市规划汇刊》即将改为《城市规划学刊》,意义深远,鼓舞人心,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与会者认为此次论坛意义深远,并倡议办成一个常设论坛。

10月31日上午的报告由唐子来教授主持。其间厦门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马武定教授首先从城市规划教育与科研、规划与设计和管理与实施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些新动向,并由此提出有关城市规划本质和转型等方面的思考。接着,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胡守钧教授结合当前的城市建设实践,提出了城市规划“以人为本兼顾科学与文化”的论点。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黄亚平教授就社会发展及社会发展目标、城市规划中的社会思想、城市空间环境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有关基于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规划调控方向的思考。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邹兵则引导大家对城市规划学科性质的认识和发展进行思考。报告认为,“城市规划不必苛求自己构建完全独立的研究领域、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城市规划学科的最重要特征在于其实践性和综合性”,并结合城市规划行业发展介绍了有关“我国城市规划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及研究重点”的建议。最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系主任赵民教授首先阐述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介绍了同济大学规划学科的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目标,并致闭幕辞。至此,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暨《城市规划汇刊》更名为《城市规划学刊》庆祝会圆满结束。(本次论坛的报告将在本刊陆续刊登)2004-11-06

中午12点,午餐兼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理想空间——世博会特辑》首发暨赠送仪式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馆G层举行。午餐过程中与会人员意犹未尽,针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问题又进行了热烈的交谈,对该次盛会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并对更名后的《城市规划学刊》寄予厚望。主办方亦表示考虑每一两年举办一次这样的盛会,以促进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向更成熟、更深远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