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科论坛  第六届  论坛综述

2009年10月24-25日,“第六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隆重举行。该论坛自2004年创立以来,以前瞻性、科学性、开放性为特色,关注未来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至今已成功举办了6届,成为中国城市规划界最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盛会之一。
 本届论坛由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论坛同时举行了“2009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来自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内主要规划院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相关学术期刊、新闻媒体等600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盛会。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转变,发展带来欣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思考中国新的发展转型时期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包括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内的14位演讲嘉宾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论坛邀请的演讲嘉宾均为国内城市规划领域以及相关领域内的权威人士,精英荟萃,他们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朱介鸣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教授,北京大学城市和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教授,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崔功豪教授,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陈家海研究员,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吴志强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董鉴泓教授、陈秉钊教授等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和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同时还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高级规划师,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高级规划师,唐山市城乡规划局林澎(张圣海副局长代),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赵钢高级规划师,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屠雪临高级建筑师等在规划实践领域长期从事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官员和规划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作为城市规划资深专家做了题为“复杂科学与城市的生态化、人性化改造”的精彩演讲,将论坛引向高潮。
      10月24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彭震伟教授主持,同济大学伍江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长福院长先后致词。随后隆重举行了“2009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吴志强教授代表主办方介绍了评选过程和背景并宣布评选结果。今年的评选仍保持去年的规模,由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携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主办,邀请8家具有正式刊号并在国内城市规划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学术期刊共同参与,分别为《城市规划学刊》、《城市规划》、《规划师》、《国际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北京规划建设》及《上海城市规划》。由各编辑部推荐、经全国70多位专家投票评选出优秀论文共21篇。评选活动的主旨是进一步繁荣学术研究、激发学术创新、促进学科发展。伍江教授、董鉴泓教授、李晓江教授、吴志强教授、尹稚教授、邓述平教授、柴锡贤教授、张绍樑教授、陶松龄教授、陈秉钊教授、吴长福教授和夏南凯教授,分别向获奖者颁发了奖状、奖牌和奖金。
      24日上午的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赵民教授主持。首先进行演讲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朱介鸣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规划在可持续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朱教授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研究,包括可持续发展问题、政府作用的问题。报告针对改革开放30年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包括经济高速发展、收入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社会分层、贫富差距扩大)和城乡生态环境恶化,提出了“城市规划能够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起什么作用”的问题。通过规划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以及生态环境起到的作用,得出规划可以带来睿智发展,发展紧凑城市模式,以及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最后提出通过公共参与(程序公正)的规划过程(总体利益)而达到城乡地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崔功豪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报告分为3大部分: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区域观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区域化—城市发展走向城市区域。深刻分析了城市与区域是与生俱来的相互依存体的特性,城市发展史也可以说是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演变史。提出30年来,中国城市规划对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从区域观点到走向区域的过程。城市与区域的关系是复杂的。它们都是独立发展的主体,存在自身的发展规律,又相互依存,需要整合、融合、协调;它们又处在动态变化中,需要不断调整、磨合。因此,城市与区域关系研究是长期的,需要相关学者的共同努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以“城市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进行了演讲。城市规划学科伴随着国家成长,已走过了60个春秋。其间得失成败,值得总结。总的看,30年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成功多,失误少。演讲追寻改革开放足迹,反观城市规划作为,认为30年来,城市规划在涉及国家大政方略方面话语权不多,作为有限。表现在即使是关乎空间开发领域,也更多是扮演“追随者”角色,因此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有限。城市规划在宏观层面(国家尺度)的战略思维能力未见显现,还不足以充当国家智库角色,因此关乎国计民生的决策筹划多半处于缺席。在地方层面,城市规划的影响力较大,也为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所倚重。1990年代到2005年期间作用最大,参与决策、综合指导功能得以发挥,起到了“幕僚”作用。随着发改委和国土部的强大以及地方领导的年轻化、知识化、急功近利化,城市规划的作用有下降趋势,很多情况下,“幕僚”角色退步到“高级跟班”角色。最后提出了4点期待:秉持规划职业信条、创新规划理念方法、整合空间规划体系以及致力人居环境改善。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吴志强教授演讲的题目为“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脉络与趋势”,他的报告作为2005年第二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 “论城市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演讲的延续,首先探讨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指出从1900年至今,人的密集空间生存问题、人的异质相处生存问题、城市与人的自然环境生存问题是规划百年关注核心问题的演进,指出规划学科发展的关键是把握城市问题。随后,分析了未来的城市问题,剖析了规划学科对城市认识的3个阶段性变化,从认为城市是机器到城市是有机的,再到城市是有生命的。最后指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趋势是“未来走向可持续规划”,应该以可持续性为基础,推动规划学科的革新。
      24日下午的演讲嘉宾就中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地区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演讲,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夏南凯教授主持。首先进行演讲的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的陈家海研究员,演讲题目是“全球性城市的服务业结构与上海的远期发展”。报告分为3个部分:{1}全球性城市的服务业发展:一般背景和内部结构演变趋势;{2}对产业规划理论的再思考:城市产业功能分类法与重点产业的选择基准;{3}上海经济远期发展面临的若干结构性难题。
      唐山市城乡规划局林澎(张圣海副局长代)就“唐山曹妃甸滨海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进行了演讲。介绍了唐山城市生态化改造的主要思路之一是与城市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相协调的前提下,新城建设中走生态城市之路,旧城改造中走节能改造之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走生态治理之路。曹妃甸生态城的规划目标为示范节能减排、示范循环经济、示范知识型创新城市、示范节水节地集约发展以及基于指标引导的整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对曹妃甸生态城的前期规划研究阶段、国际合作规划阶段和法定控制性规划阶段的工作,进行了详尽的系统性介绍。
     随后,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赵钢高级规划师就“成都城乡统筹规划与实践(2003-2009年)”进行了介绍。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3部分:成都城乡统筹概述、成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以及下一步的思考。指出城乡统筹应该以“三个集中”为核心,市场化为动力,政策为保障,推进城乡一体化。详细地介绍了成都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指出需要就产业发展与城乡统筹规划的关系、产权改革与城乡统筹规划的关系以及规划稳定性进行再思考。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屠雪临高级建筑师的演讲主要是介绍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城市设计情况,分为4部分: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设计国际招标方案概述、参与招标的6家单位城市设计方案、起步区城市设计。生态城着重体现集约与生态两大特色,6个方案分别以“生态谷的故事”、“生态流”、“场所精神”、“绿色交通主导的和谐新城”、“生态水城市”和“水晶湾”为设计主题,概念超前。
      厦门市规划局赵燕菁局长提出了“隐规划:城市政府的商业模式”这一新的课题。他首先把城市规划师进行职业分类,分为规划院的规划师、大学里的规划师和政府里的规划师3类,认为真正影响城市的规划师是政府里的规划师。对于传统规划所无法解释的城市问题,提出了影响城市成长“看不见的手”的所谓“隐规划”。明确提出了“制度”的缺失是传统规划理论视野的盲区。接下来详细分析了城市增长的制度范式、公共产品提供的商业模式、土地私有制的城市商业模式、土地公有制的盈利模式等模式,指出中国土地制度的特色为制度杂交的产物。在土地收益分配和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决定政府行为的“隐规划”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财产税缺失下的商业模式。而这无心插柳的中国特色的城市商业模式可以解释中国城市的高速增长、城乡统筹与“土地新政”等问题。通过现有城市政府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制度的演进方向,以及应该走向更广阔的城市规划,并提出开设城市规划MBA的教育内容和研究“中国模式”的建议。鲜明的观点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反响和共鸣。
      10月25日上午的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唐子来教授主持。首先进行演讲的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教授,他以“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研究”为题,首先提出对很多问题和现象城市规划可不可能做、能不能够做和应不应该做的疑问,引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研究的选题。然后以2003年后他指导的博士论文为线索,提出科学的不确定性究竟考验了什么这一思考,应该重新认识价值观的作用,积极改进公众参与,改进决策领域的认定,以及改进科学认识,更应倡导科学家应有人文精神。最后提出了建议: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硕贯通体系的建立;广泛的学科背景融合;文理跨界教育的试点;技术观、支撑观、价值观并重等计划和建议。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秉钊教授演讲题目为“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兼议上海城镇体系”,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大都市城镇体系的规划原理。当前,城市之间的竞争已越来越不是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间的竞争。因此,大都市圈、城镇体系的规划也已成为当今的热点。在此背景下,首先借鉴国外大都市规划建设的经验,包括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总结出高密度集聚的人口从都市圈核心向外围疏散,平衡经济布局始终是规划的理想追求。接着对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进行思考,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如新城发展较快,但反磁力作用不明显;城市形态呈现圈层沿浦江带状、圈层+轴线(沪宁、沪杭)发展的空间布局态势。指出我国城镇体系规划非常突出城镇间的等级关系,而大都市空间结构应该摆脱传统均衡化、等级化的城镇体系结构。最后提出我国应充分发挥后发之优势,以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为支撑,采取TOD为主导、高密度混合型的土地利用与开发模式,建构大都市地区的新空间形态。
      接下来的演讲嘉宾是北京大学城市和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教授,他就“世界都市的多样性与中国型世界都市地域的形成路径”进行了演讲,内容分3部分:问题意识、世界都市的形成与多样性、中国型世界都市地域的形成路径。首先提出构筑“世界都市”甚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需要重新审视“世界都市”的结构性问题、中国是否具有形成“世界都市”的条件以及其形成的路径如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接下来讲述世界都市的形成背景、世界都市的基本特征、世界都市的相互关系与多样性,从而得出中国型世界都市地域的形成路径。通过分析我国存在形成世界都市的条件,指出世界都市的形成最终是要靠市场推动,但是,亚洲世界都市的形成,与欧美不同,政府通过规划引导市场,或直接推动。未来世界都市指标体系的构建,须从以“识别”为导向转向以“塑造”为导向。最后提出培育世界都市应有阶段性目标,应该做到:切忌过渡追求构筑金融中心、基于制造业的资本供给型世界都市、关注培育金融+总部经济中心、以及世界都市应根植于地域4个方面。
       25日上午的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董鉴泓教授,作为《城市规划学刊》的主编和本论坛的创始人,董先生以“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为题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但由于健康原因未能出席,遂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雅娟副教授代为宣读。报告包含5大部分内容:中华文化的长盛不衰未中断与城市的发展;中国统一国家、中央集权、强大的官僚体制下的古代城市;民族融合与多元宗教并存的古代城市;超稳定的封闭的农业社会的城市与乡村;中国传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报告凝聚了董先生一直专注的中国城市建设史的研究成果,并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特征的认识放在更大的时空视角和文化视角内。
      25日下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做了题为“复杂科学与城市的生态化、人性化改造”的精彩演讲,为本届论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仇部长的演讲首先归纳了城市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的若干特征,指出,作为人类与众多其他有机系统共生的城市具有CAS(复杂适应系统)的一般特征,表现在5个方面:{1}城市能够通过处理信息从历史和其它城市经验中提取有关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东西作为自身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的参照;{2}城市能够通过这些战略、规划、政策实践活动中的反馈来改进和深化对外部世界及自身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从而改善规划决策和行为方式;{3}市民和开发商的集体决策往往是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城市自身的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这一过程通过探索、实践和互动而达成,并因而使城市掌握生存及发展之道;{4}城市是其社会、自然环境的具体展现和浓缩,它们不但与环境密不可分,后者也是其本身健全与存续之所系,每一个城市均与其他周边城市与整体社会自然环境相互依存;{5}城市作为一种“组织”,其生存发展之道在于不断深化为最能发挥其功能的形态和找到最佳的“生态位”。然后,仇部长的演讲提出了从抽象到真实的学术思想,分析了“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共存,包括从单一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共存、从注重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共存、从突出事物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共存、从严格的可预见性——与不可预见性共存、从着眼于宏大尺度的构筑物——与关注具体的生活环境共存。接下来,演讲提出了回归“城市使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指出以“自组织”来弥补现有的城市缺陷。包括8个方面:微循环、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和微调控。该报告注重学科的交叉,观点十分新颖,现场反响热烈。仇部长还详尽地解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
        《城市规划学刊》将陆续刊登各位演讲者的论文稿件。
         论坛主题演讲结束后,吴志强教授在闭幕式上对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演讲专家和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并对2010年的论坛做了展望。
         本论坛讲求实效和水平,不追求形式和场面,不搞庞大的组委会,不收会费,不搞会议经济。论坛目标只有一个:“促进学科发展,活跃学术研究!”明年“2010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的评选活动将继续举行。
         “第七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将在明年10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举行。
          2010年10月30-31日,枫丹桂香时节,相约再聚同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