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科论坛  第五届  论坛综述

2008年10月25-26日,“第五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主办。论坛同时举行了“2008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来自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内主要规划院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相关学术期刊、新闻媒体等600多位嘉宾出席本次盛会。本届论坛的特点是规模进一步扩大,演讲嘉宾和参会嘉宾数量增加,会场扩大,会程延长至2天整。
 本届论坛邀请的演讲嘉宾均为国内外城市规划领域以及相关领域内的权威人士,可谓精英荟萃。嘉宾们围绕着当前规划学科研究的前沿进行了相关主题的演讲和交流。
      25日上午,彭震伟教授主持开幕式,同济大学校长裴刚院士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教授先后致开幕词。随后举行了隆重的“2008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石楠教授代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介绍了评选过程和背景,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董鉴泓教授颁布评选结果。汪光焘教授、裴钢院士、李德华教授、董鉴泓教授、石楠教授、吴志强教授、柴锡贤教授、邓述平教授、陶松龄教授和陈秉钊教授为16位获奖者颁发奖状、奖牌和奖金。
      25日上午的论坛由陈秉钊教授主持。首先进行演讲的是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汪光焘主任,题目是“依法推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作为一个见证和经历中国城市规划法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完善全过程的参与者和制订者,报告深入厚重,引人入胜。首先回顾了从1984年《城乡规划条例》开始,到1989年《城市规划法》实施直至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通过和实施的历程和重要意义。演讲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城乡规划法颁布后要重新认识城乡规划学科的地位,编制城乡规划的实质是制订一份法律文件,而城乡规划的本质是公共政策;第二部分针对如何正确全面理解《城乡规划法》展开讨论,认为必须在了解我国发展阶段的认识和改革发展的基本成效和目标的基础上来理解,新法的颁布是适应国家体制改革、城镇化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转变政府职能等要求的;第三部分是制订城乡规划要深入思考的几点关系,包括资源和环境应作为规划前提的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支撑人口分布还是基本建设支撑人口增长,城乡规划中的交通问题,以及加大对镇和乡村规划的技术研究力度等。报告提出,《城乡规划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吸纳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城乡规划管理的最新实践,确立了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强化了政府责任,明确了规划编制、公众参与、监督检查等一系列法律制度。学习贯彻《城乡规划法》,应立足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立足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来认识和贯彻,关键在于结合时代特征认识城乡规划公共政策的地位、在于认识编制城乡规划人员的历史责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石楠秘书长的演讲题目是“如何看待城乡规划国家标准”,他提出了标准为什么重要这一问题,从法律、国际贸易和社会诉求的角度,标准的繁多和不统一都带来很多矛盾。现行的标准包括综合标准和专业标准,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转型有待深化,对规划基本属性认识的深化,工作内涵认识的完善等都要求对现行规划标准进行调整。报告提出要从结构调整找出路,界定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建立开放的标准体系,进一步理顺体系内部关系,通过调控内容的调整,适应城乡规划基本属性的转变,维护公共利益、规范行业行为。新标准要覆盖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5层次规划内容,覆盖城乡规划制定、实施、监督全过程,体现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关注公共利益,强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方面技术标准。实现从技术规范到技术法规的调整,构建新的法律—标准关系。使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形成体系相互补充。伴随着规划基本属性的变化,技术标准的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规划对于公共利益的维护,更主要的必须依靠标准体系来确立资源配置的各种底线。《城乡规划法》中所谓的“有关标准”应该理解为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款,而不是包括所有的城乡规划国家标准。报告内容十分丰富,视角独特,引发大家对“标准”的反思和思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孙施文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新规则下,‘游戏’怎么玩——兼论《城乡规划法》实施后规划学科的改革需求”,报告分三部分,首先提出规则“新”在哪里,并总结为重组了规划体系——依据政府体系重组了规划体系;强化了作为政府行为的城市规划——界定了规划行为的实质;加强了程序性的规定——对规划行为运行的规定;突出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规划实施的依据;初步建立了公众参与的法定框架——规划决策机制。其次以公众参与制度的建立为例,讨论新规则下的“游戏”方式变局,包括规划主体的变化,规划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规划知识体系的变化等。最后从实践与学科的关系、规划学科作为应用性学科的性质、改革的需求等角度提出规划学科的应对需求。深邃的哲理和深刻的反思使报告精彩纷呈。
      25日下午的论坛由赵民教授主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兵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关于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发展的规划思考”,报告先对长三角范围的确定进行了分析,认为选择“三省一市”作为长三角的范围更为适宜。报告认为这不是部门的规划,而是从中央政府层面对全局问题做出把握,对转变增长模式、解决区域冲突提出中央和省市认同的政策框架,指导下一步的决策。长三角是中国最具有发展前途的城镇群地区,是中国发展的增长极和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地区,因此长三角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具有国际政治和经济意义的行动。需要呼唤国家的力量,干预长三角区域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使之朝着有利于国家和区域整体的方向发展,减少全球化对国家和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利益的损害。报告最后展开对长三角内部差异和发展重点的分析,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发达地区、过渡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增长极核四种区域。从四个层面完善长三角城镇群空间政策,包括三省一市、重点推进区、联合发展区和冲突协调区。报告特别提出要认识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的压力,探索区域发展的规划对策,特别是今天世界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刻,反思和修正人们过去对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律性内容的理解,规划政策要正确反映和认识城市与区域的大量难题,更好地推动城镇群的成长。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杨桂山教授的演讲题目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界定的长三角范围是16市的范围,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发展优势与主要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区域发展生态空间管制。长三角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定位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国际融合加深、创新能力和区域协调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区内所有城市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部分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发总体布局归纳为强化上海发展核心、优化提升沪宁(沪)杭发展带、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重点建设沿湾发展带、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积极培育宁湖杭发展带和引导发展沿湖生态服务带,共同形成“一核六带”的网络状总体开发格局。因此,要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继续加强水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长三角区域发展和生态管制措施概括为构建安全生态网架、保护重要生态源区与廊道,实行分区生态空间管制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谭纵波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区域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首先介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工作的背景、任务、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空间布局为核心,综合分析政策因素、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然后着重对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区域定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最后提出区域规划作为战略规划的新途径的结论。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系戴星翼教授的演讲题目是“由发展动力看城市化”,报告认为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的发展正面临一个转折点,这是环境、资源和人口发展条件所决定的,转折是必然的。中国正面临的压力包括碳排放的国际压力,能源总量和增速的压力,人口红利期的即将过去,以及区域环境资源的压力等。因此报告提出一种以城市化为核心的,规模空前浩大的发展过程,即内需拉动的积极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系统解决环境问题,包括有效率的城市化,以节约土地资源,将更多的土地还给农村,还给自然;强化转移支付体系,使基层政府和偏远地区摆脱经济增长责任;将工业紧凑地集中于城市,以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重构农村村镇体系,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有效的生产服务体系,促使农村成为城市的生态服务系统。
     10月25日晚,本次论坛还召开了以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题的分论坛,本届分论坛一如既往地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来自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和设计一线的领导和专家,详细介绍了上海市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工作思路、编制方法和内容以及在实施管理中的经验和思考。分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局徐毅松总工程师和同济大学孙施文教授主持。
      上海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规划处张玉鑫处长以“上海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题,在简要回顾上海城市规划历程的基础上,就怎样建立与上海特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规划体系、科学的规划怎样产生、实施、管理、如何坚持规划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五个层次的上海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明确了“横向分区、纵向分解、层层衔接、控规落地”的思路框架和编制方法,并结合城市规划过程管理和科学发展管理念与导向的需求,重点介绍了上海市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探索。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浦东开发规划设计院韦冬副院长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目的、范围和内容等方面分析了控规的发展趋势和转变,指出了目前控规编制中存在的与上位规划的衔接、与系统规划的衔接、与建设时序的衔接、与规划管理的衔接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国内主要城市的经验,从编制层次、编制层面、概念界定三个方面对现有控规编制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提出了对上海市控规编制体系构建的建议,针对上海的实际情况,从编制单元规划的单元层次和街坊+地块的控规层面,详细介绍了规划编制的要点、方法和内容,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建议。
      上海市虹口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周利亚局长以虹口区凉城社区为例,分析了成熟社区控规编制的特点与要求,提出了组织成熟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应对方式,详细介绍了控规编制的基础和成果。指出:成熟社区控规编制的主要任务为居住空间结构重组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完善;利用社会—空间研究的科学方法,提出体现地域差异性的规划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规划构思和空间布局,有效落实各类社会—环境地域的规划控制要素;利用开发控制和设计控制相结合的空间引导方法进行空间结构完善与环境整治,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来有效发挥控规对社区发展的指导控制作用。
      上海宝山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叶晖院长以宝山新城试点为例,介绍了基于管理和实施需求的上海郊区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践。针对上海城市建设主战场的重心转移、上海控规全覆盖编制工作的区域转移、《城乡规划法》对控规的定位、《物权法》对控规的影响等背景,详细分析了规划管理部门、相关行政及行业部门、直接利益相关人和规划设计人员等多元主体对控规编制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规所应采取的转变和对策,并以宝山新城为试点,介绍了宝山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控规的组织编制、编制方法、技术路线和管理实施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孙施文教授随后针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和总结。
      26日上午的主题报告会由陶松龄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吴志强教授演讲的内容是“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灾难后再现的永恒智慧”。报告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规划目标与工作重点。提出灾后重建的目标为传承中华智慧典范,创造和谐城市经典,创造性复兴都江堰。工作重点为抓住重建机遇,构建永续人居典范;抓住空间机遇,创新城市布局结构;抓住时间机遇,提升国际旅游特色。提出“一体两翼三带”的市域城镇网络结构。第二部分为城市定位与功能业态,提出4大职能与3大产业,包括国际旅游导向产业,大量就业导向产业和灾后重建导向产业,城市定位在世界遗产为特色的国际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灾后重建的典范城市。 第三部分为总体布局与分区设计,提出“三心-七片区”的总体功能布局,“山城共融、五河十岸 、两环三轴 、一城三片”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显山、亮水、秀城、融绿”的4大空间特色。第四部分为支撑系统与灾后重建,实现都江堰永续发展的4大空间特色,建立都江堰规划管理的3大控制系统,包括 “新川西特色” 的建筑风貌控制系统、 “山城相映”的建筑高度控制系统和 “水绿相融”的开敞空间控制系统。最后介绍了区域交通网络规划、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以及灾后重建规划等专项规划内容。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段进教授以“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应对”为题进行了演讲,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布局与区域战略调整,国家大型基础设施选址与城市结构重组,以及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周边地区的空间发展应对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高铁与城际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不能单单只注重交通价值而忽视城市功能价值;在城市功能价值中应该注重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经济到城市空间发展的综合功能,而不仅仅是注重形象美学功能;相关国家部委进行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时不应仅满足本系统与行业的运行规律,更应该与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而相关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划应加强规划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对变化的适应性,并能及时应对国家重大基础的规划与建设的变化, 在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层次形成综合的发展战略和物质空间规划应对措施,达到协调统一,和谐发展。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编委、文化编辑室主任王军先生作为关爱城市规划的非专业人士,以其独特的视角演讲了“反思中国城市的郊区化”。指出认识城市的路径应该为“布局/体形—街坊/骨架—建筑/细胞”,提出“谁的城市?谁在规划城市?”这一尖锐的问题。接下来从城市里面建郊区、对老城市的认识、汽车城市/功能城市,以及回归城市的本质四个方面对若干城市问题进行了揭示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当代事件不同于历史之处,在于不知道它的结果,但人们今天已经看到过度适应小汽车的结果;不能还活在《雅典宪章》的时代;不能再把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割裂对待;在小汽车与公共交通之间,必须作出判断,必须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先导的规划;交通政策比交通工程重要,城市的平面比城市的立面重要,不能迷失在对立面的崇拜之中;人性化的尺度是一种重要的城市遗产形式。
      台湾大学城乡研究所所长夏铸九教授从一个规划教育者的视角带来台湾城市规划教育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他的演讲题目是“参与式规划与设计的教学——对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实习课程的反省”。首先,陈述了实习课程在硕士班专业训练教学计划中的意义,包括从专业分工、公共利益、专业者角色对专业提出反省;专业的通才教育理想是能整合建筑、地景建筑、城市规划三者的核心技能;其核心价值观为专业通才、社会正义、参与式规划与设计(或者说协同式、合作式);硕士学程的目标在于专业训练,博士学程的目标在于基础研究。接下来分析了面对当前空间与社会的巨变,说明了实习课的架构,以及实习课构想的主要內容,包括:学习团队合作(collaborative team work)的重要性,台大建筑与城乡研究基金会的实务案提供支援,实习的特殊性,高阶实习中区域发展与政策規划的必要性,鼓励越界实习,异地教学,新增创意产业实习,协同式参与设计是必要的方法——有助于产生市民等内容。之后总结了实际执行的情況。最后提出问題与反省,包括:研究调查的压力、设计时间不足的压力、教师人员不足的压力,以及时间与经验的压力,越界实习的准备工作费时,以及对专业者角色的进一步反省等。
      26日下午的论坛由夏南凯教授主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唐子来教授演讲的题目是“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一个创意的实施过程”。报告分为6部分:项目概况、策展方案、规划构思、参展案例的遴选、建成案例的集成、工业遗产的再生和环境设计的创新。为了更好地演绎“城市”主题,上海在申办2010年世博会时即提出了在世博园区中设立 “城市实验区”(Urban Laboratory)的设想。其意义在于世博历史创举、全球展示平台、创新示范基地以及永久保留片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占地面积约为15hm2,4个展示领域为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展示方式分为建成展示方式、展馆展示方式和其他展示方式。规划构思的核心概念为,城市最佳实践区既是展区,其本身也应当成为体现城市最佳实践精神的一个展品,本身应当成为一个城市最佳实践案例。按照价值原则、平衡原则和精彩原则的遴选原则,国际遴选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确认了城市最佳实践区的15个建成案例和44个展馆案例,共计59个正式参展案例,涉及28个国家的54个城市。接着介绍了上海、汉堡、伦敦等8个建成案例。工业遗产的再生是重点,包括功能化、时尚化、生态化、节能化的再生。环境设计创新方面包括,体现节能环保的江水源空调体系和LED照明体系,体现生态环保的渗水地面和遮阳降温设施。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总工程师徐毅松先生结合他长期的工作实践,演讲了“城市总体规划面临的‘两个转变’——基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分析”。报告内容十分丰富,分为本轮上海总体规划的基本情况、总规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反思、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上海新一轮总规编制工作的展望共4部分。首先,总结上海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的实施成效,包括:4个层次的规划体系日益完善,全市法定规划的覆盖程度和水平大大提升;中心城结构向着逐步优化完善方向发展等5方面。2006年启动总体规划实施跟踪工作,出现的问题包括:对于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发展未能进行准确规划预测和有力规划调控;对于城市无序蔓延的规划管制不够有力;对于扩张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未能提出有效的规划遏制措施;对于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缺乏明确有效的规划应对方案(公共政策供给不足)。并从内容、方法和组织方式3方面进行了反思。然后,陈述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包括:新规划法、国际化战略、区域协调、民众需求、特大型城市5个方面对总规提出的要求。提出总规的“两个转变”,由规定性的技术方案转变为倡导性空间发展政策;由目标终极型规划转变为过程控制型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总规工作方法,包括多学科支撑、开放工作平台、科学决策机制和数字总规支撑。最后希望将既有的物质性规划技术优势与统筹空间资源的公共政策属性有机结合,实现各自调控效用的最大化,形成“目标-技术-政策”的一体化机制,从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总规编制道路。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俞斯佳院长就当前的上海城市规划的亮点之一——郊区新城进行了介绍,演讲题目为“上海郊区新城的规划与实践”。首先回顾了上海市城镇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详细阐述了从市镇单位、卫星城镇、卫星城到新城的发展演变。然后详细分析了当前新城规划建设的特点与挑战,包括:始终坚持市域整体空间布局结构理念;实现了由城镇体系向城乡体系全面转变;规划编制体系、技术要求不断深化完善;全面反映城市发展需要和发展热点;规划编制体系与行政管理体系尚不一致;物质空间结构与规划导向尚不协调;规划整体性理念与局部利益有待统一;地区发展趋势与规划预判尚不一致;实际操作模式与规划理念导向尚不一致,共9点。在此基础上,以临港新城和嘉定新城为例总结了当前制度环境下的新城规划实践与探索,并提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如何探索后世博会时期的上海城市规划。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沈关宝教授就“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社区发展与社区参与”进行了演讲。从社会学的角度,生动的讲述了城市规划与社会、市民的关系,市民的一些小的行为也能反映出规划是否合理。因此,社区参与充分的城市规划对于社区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反之,一个发展完善的社区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使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院长梁鹤年教授,演讲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前瞻”。对城市规划进行了哲学上的思考,首先讲解了“城市、规划、理论”等基本概念,然后总结指出关于城市多为解释性理论,而关于规划多为指导性理论。梁教授多年从事与西方规划理论相关的研究,因此系统归纳了西方理论的特征,并展望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阐明了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城市规划学刊》将陆续刊登部分演讲者的论文稿件。
       论坛主题演讲结束后,董鉴泓教授在闭幕式上对本届论坛作精彩点评和总结,同时对演讲专家和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对协办与支持单位表示感谢。他强调论坛要讲求实效和水平,不求形式和场面,不搞庞大的组委会,不收会费,不搞会议经济。论坛目标只有一个:“促进学科发展,活跃学术研究!”并对明年的论坛做了展望。明年“2009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的评选活动将继续举行。
       最后,董鉴泓教授宣布,“第六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将在明年10月24-25日举行。

       2009年枫丹桂香时,相约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