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城乡可持续发展(干靓) 发布时间:2017-05-26 点击:2657

后工业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景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是一种源于欧洲的环境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欧盟委员会2015年将其定义为“一种受自然激发、持续受到自然支持并利用自然的鲜活的解决方案,旨在以高效利用资源和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方式来解决各种社会挑战,同时提升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NBS这一概念受到了欧洲规划专业人士和决策者的广泛认可,并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城市发展理论产生共鸣。但是在针对NBS的研究中,缺少基于当前后工业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实证研究,特别是从案例对比的角度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因此对于城市来说并不清楚如何在当前的社会经济限制条件下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用NBS这一概念。
本研究以巴塞罗那和上海为例,针对后工业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NBS的应用,探讨了以下两个核心问题:①巴塞罗那和上海的城市建设用地和绿地经历了怎样的时空变化?②经济发展、后工业化、全球化和城市绿地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研究通过遥感影像、景观矩阵指标和土地转换矩阵分析评估了巴塞罗那和上海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绿地的时空变化,并通过基于二次统计数据的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分析了经济发展、全球化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巴塞罗那和上海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过程。巴塞罗那在1960-1970年代经历了城市扩张,上海则在过去10年间快速扩张。虽然巴塞罗那的城市绿地和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在1950年代-1990年代间有所下降,但是在过去的20年中两项数据都有所提高。上海在过去的60年间,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绿地和城市人均绿地面积不断提高。在两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空间均产生了直接且显著的影响,而后工业化则是城市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构建PLS-SEM模型,研究发现,巴塞罗那的经济发展和后工业化带动了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增长,但是模型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上海来说,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人均绿地面积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全球化则没有直接影响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只产生了间接影响。
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带来了更多的财政预算和资源,因此地方政府更容易保留、恢复并创造额外的公共绿地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论文强调了后工业化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于两个城市都有大量城市建成空间可转变为绿地空间。根据实地调研和对当地专家的访谈,研究强调当地政府在NBS规划中的重要性。从巴塞罗那和上海两座城市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中可以看出,在其努力追逐全球城市排名的过程中都将NBS作为一种场所营造工具来吸引全球投资,而当城市在全球城市等级体系中处于较高位置,则更有可能促进城市绿地和人均绿地面积的增加。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来看,上海的城市绿地面积和人均城市绿地面积与巴塞罗那相当,其差异可以归因于在同一时间所承担的全球城市角色的不同,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差异。
来源:FAN P, OUYANG Z, BASNOU C, et al.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urban landscapes under post-industri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barcelona versus Shanghai[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7, 156: 272-283.
(供稿:王雅桐)

评估高度脆弱的城市环境中城市复兴项目的空间效益
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转型、更新和复兴过程的每一个战略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城市复兴,涉及到城市现有空间的改造、对已有建成区和废弃建筑物的再利用以及对于破败城市空间的重塑,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但目前学术界鲜有研究涉及复兴后的城市片区对城市空间效益提升的量化评估。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对城市复兴地区所产生效益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更新后的地区内环境和城市要素的指标,对城市复兴的效益进行量化评估。文章以意大利南部城市卡塔尼亚(Catania)为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西郊七块经过更新的地块作为变量,并以这些地块的共同影响片区作为研究范围,选取地震暴露风险降低率(Reduction of Seismic Risk Exposure, RSRE)、城市功能可达性增长率(Increase of Accessibility to Urban Functions , AUF)与土地混合利用增长率(Increase of Mixed Land Uses , MLU)三项评判指标,采用GIS对各项数据进行空间叠合分析,得到七个地块更新前后研究范围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从对城市复兴项目的空间效益进行定量评价。
文章首先综述了城市复兴项目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接着介绍了所选案例城市卡塔尼亚的总体规划与城市复兴项目概况,卡塔尼亚是意大利南部大都市圈中的一个中等城市,也是意大利最拥堵、最不可持续的城市之一,位于地震高风险区,城市肌理密度高,交通极度拥堵,绿地空间匮乏。为解决种种问题,当地政府在2009年编制总体规划,从空间布局、功能混合、土地利用效率、绿色空间、交通梳理、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整体提升,并实施了多个城市复兴项目。在本研究中,城市复兴项目及土地利用图纸由市议会提供,人口数据为2011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并从国家统计局获得多边形图形文件。
研究以所选七个城市复兴地块为中心,分别以500m、1000m、2000m半径划定三个缓冲区,以统计三种不同研究范围的指标数值,其中最大的缓冲区面积覆盖12km2,占整个城市的1/6,基本覆盖所有七个复兴项目地块。从多种尺度能够更准确完备地评估城市复兴项目在空间上的效益。
三项指标中,地震暴露风险降低率(RESE)使用暴露于地震风险区中的居民数量降低的比例进行评估,通过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城市复兴项目实施前后,在三个缓冲区中暴露于地震风险的居民数量,并与缓冲区内总人口数相除得到比值,以此量化比较三个缓冲区范围内复兴项目对RESE的影响。城市功能可达性增长率(AUF)通过人口普查区中可以到达复兴地区所提供的新城市功能的人数进行评估,统计居民居所向外300m(步行)和1500m(骑行)两个范围内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土地混合利用增长率(MLU)通过对缓冲区中用地种类数与密度进行评估,使用Shannon-Weaver熵指数分析土地利用的分区和多样性。最后,研究选择在2000m半径缓冲范围内,以参与研究的复兴项目数量为变量,分别统计从独立的一个复兴项目到七个项目共同作用下,以上三项指标的总值,进一步探讨每个单独复兴项目对于城市的影响以及各项目之间的共同效益。
研究计算结果基本验证前期假设,即对比七个地块更新前后,各个范围内的指标数据都呈现出更新后优于更新前,RSRE指标下降,而AUF、MLU指标有所提升。同时也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结果,如尽管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指标下降或提升的程度越明显,但是变化幅度与空间距离并非线性相关,从500m到1000m时,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要明显高于从1000m扩大到2000m。针对复兴项目数量的研究,计算得到各个项目单独影响下研究范围内的指标数据,并按照指标高低对项目进行效益排序,同时随着研究项目的数量增加,也可以发现各复兴项目的空间效益之间的联系。
研究结论指出,城市复兴作为一种城市更新方法,能够有效地在提升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与空间的状况,并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对于城市复兴项目的效益评估,需要进一步完善指标的选择与构建,考虑交通可达性、环境品质等其他重要因素,为以后其他城市复兴项目的效益评估提供更为可靠的量化方法。
来源:ROSA D L, RICCARDO P, BARBAROSSA L, et al. Assessing spatial benefits of urban regeneration programs in a highly vulnerable urban context: a case study in Catania, Italy[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7, 157: 180-192.
(供稿:朱明明)

欧洲水治理的社会驱动因素:法国和德国城市河流修复实践的比较
欧盟2000年签发的“水框架指令”(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WFD)要求其成员国修复境内所有未达到充分生态状态的水体,这一指令的制定使得欧洲的水治理取得了决定性的转变。然而,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以及水治理政策的差异,强势的“水框架指令”在各国可能呈现不同的修复策略。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政策和文化背景下的项目来审视社会政治和文化驱动因素对城市河流修复的相关影响。研究选择德国和法国在最近一次人口普查中人口规模达于10万人以上的132个主要城市地区,通过电话联系区域规划机构、水管理办公室、河流流域办公室、地方政府的利益相关方和官员、咨询和规划企业的员工、非政府组织,询问城市河流修复是否已经或是否将会在该城市地区被实施,继而建立了1980-2015年间实施的75个项目的数据库,包括32个法国项目和43个德国项目。随后,研究团队在2013年4-11月间以问卷访谈或电话访谈的方式,询问了受访者各个城市河流修复项目的基本信息以及动机、目标、措施、修复前的形态特征等问题,采用统计软件和定性的文本分析方法梳理项目的主要特征,评价德法两国项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法国和德国当局以相同的强度进行河流修复项目。两国的大部分项目(> 80%)在“水框架指令”签署的2000年以后实施,然而,只有45%的项目启动源于实施“水框架指令”。城市河流修复的动机在两国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德国项目最大的动机来源于实施“水框架指令”(60%),而法国项目的动机则更多来自为公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55%)。
研究定义了城市河流修复的9大目标及其相应策略:改善防洪潜力,提高水质,恢复河岸栖息地,恢复水域栖息地,重建近自然河流水文形态,城市更新,提高河流的休闲潜力,重新建立纵向连通性,减少水力发电厂造成的压力。分析结果显示,旨在提高休闲潜力和将河流融入城市的策略在法国比在德国更为常见,其中包括种植休闲型草皮(占法国项目的52%,而在德国项目中仅有15%),创造休闲娱乐设施(占法国项目的58%,德国项目的22%),改善休闲用户前往河岸的可达性(占法国项目的87%,占德国项目的30%)。德国有50%的项目以改善河流的生态状况为目标,而这种目标在法国项目中只有1项提及。针对项目文本描述的分析还表明,德国项目中更多采用术语“修复”(restoration)(占51.2%),而法国项目所采用的术语则更多元,除“修复”外,还包括围垦(reclamation)、康复(rehabilitation)等。对项目名称与实施策略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国,以“修复”为标签的项目实施了类似的措施,如通过拆除人工河岸、重建堤坝、扩张河床来重建近自然的河流水文形态,或通过迁移滑坡河床和建立鱼类友好的鱼道增加纵向连通性,从而改善生物栖息地。
研究将修复前河道形态的问题界定为两类:河道的截弯取直以及高速公路或国道沿河岸的存在形式,并通过航拍照片验证受访人的反馈是否真实。结果显示,德国河流在修复前比法国河流的截弯取直更多,而法国的河流比德国更多由于高速公路扩宽了河岸。作为城市河流修复的组成部分,在河边拆除道路的做法在法国并不比德国更为频繁。对项目简短描述的分析表明,市民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在法国的城市河流修复中是一个重要议题,而在德国却未必如此。
研究的整体结果表明,尽管欧盟发布了强有力的“水框架指令”,各国的城市河流修复项目仍然保持国家特色,相比较而言,德国的修复方式比法国更趋生态导向,而法国则更以人为本,反映了更高的自然控制偏好。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文化和政策背景下制订城市河流修复治理实施策略提供依据。
来源:ZINGRAFF-HAMED A, GREULICH S, WANTZEN K M, et al.Societal drivers of European water governance: a comparison of urban river restoration practices in France and Germany[J].Water, 2017, 9(3):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