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景观与再生设计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1-11-28 点击:3224

可持续景观与再生设计研究进展
可持续景观(Sustainable Landscape)是生态上健康、经济上节约、有益于人类的文化体验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景观。面对日益恶化、危机四伏的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危机,景观园林比其他任何一个时代,也比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都更有责任通过对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保护和管理,来回归一个可持续的地球。
作为全球性的专业组织,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8月发表了《国际景观设计教育宪章》(IFLA,2005)。其中申明:面对这个快速世界,我们景观设计师必须对我们未来的景观负责,我们相信,任何影响户外环境的创造、使用和管理的行为和事物都将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带来重要影响。我们有责任通过改进教育,培养未来景观设计师,使他们在自然和文化遗产背景下,创造可持续的环境。
作为国际景观设计领域最有影响的专业团体,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ASLA)提出:景观是各种自然过程的载体,这些过程支持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人类需求的满足是建立在健康的景观之上的。因为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综合体,不断地进行着生长和衰亡的更替,所以,一个健康的景观需要不断地再生。没有景观的再生,就没有景观的可持续。培育健康景观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恢复大量被破坏的景观的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便是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景观园林的根本的专业目标。
因此,再生设计(Regenerative Design)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过程导向性设计。“再生”一词描述的是恢复、更新或复兴系统的能量或组织材料,生成可持续系统的整个进程。再生设计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生态学,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输入-输出模型,使得其产出大于或等于其输入,确保系统可逐渐自我修复。再生设计实际上是对生态系统进行仿生设计,将各种人类系统视为相对封闭的、可自我维护的生态经济系统来进行设计,寻求系统的零排放。该模型是被应用到许多不同的方面,如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建筑、经济、工业和社会制度。简单地讲,它是针对生态系统和人类行为或文化的设计,以形成可持续的人居环境。鉴于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是持续的无害化增长,再生设计的最终目标是重建高效的、人类与其他物种共同繁荣进化的系统。

小城镇绿地与城镇空间发展耦合研究进展
小城镇绿地与城镇空间发展耦合研究(基金资助号:51078279)是由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刘颂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该研究是面对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土地利用粗放、绿地建设被忽视、滞后于城镇发展速度而使其面临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的问题,以优化小城镇绿地结构、生态功能为目标,以小城镇绿地生态功能与城镇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探讨城镇绿地空间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耦合关系和耦合机理,建立耦合度评价体系,为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空间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从城镇绿地空间与城镇空间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的空间分布及时空演变规律入手,通过对绿地空间与城镇空间各功能用地的特征及形态变化、绿地空间与城镇空间之间的演化特征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小城镇规模的扩张以侵占农田为实现途径。利用分维数和紧凑度的测度,发现城镇空间的稳定性一般,其形态呈现由“分散—集中”的演化趋势。根据对农田面积、破碎度指数、平均形态指数的分析,农田的稳定性较差,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沿交通用地两侧延展。②以宅基地为基础扩建改建。③侵占农田进行扩张。
2、小城镇内部绿地空间形态特征表现为:公共绿地空间形态上呈现出点状、线状分布,呈现出新建社区的绿地率(绿地包括社区公园、街旁绿地、滨河绿地等)高于老城区,新建工业用地的绿地率高于原工业用地。小城镇内部绿地空间的增长特征表现为:①沿新社区道路增加防护绿地、街旁绿地,在旧城区增加少量的道路防护绿地;②沿新建工业区外围道路增加防护绿地,但其增加规模偏小,作为隔离带的宽度不够;③沿城镇内主要河流空间增加滨水廊道,次级河流滨水空间增加较少。总体来讲,绿地空间的规模偏小,并且增加的规模偏小。
3、促使小城镇绿地空间与城镇空间形态耦合的动力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政策、城镇规划(交通发展)、新社区建设等,其中经济政策是根本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是小城镇空间扩展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小城镇绿地空间及城镇空间扩展的潜力、方向、速度、模式以及空间结构等。
经济政策始终是小城镇空间发展和空间形态形成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小城镇空间扩展速度和扩展模式的周期性变化,小城镇工业集聚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小城镇绿地空间与城镇空间耦合发展的直接动力。
作为人类活动的组成部分和政策导向,城镇规划在绿地空间与城镇形态的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城镇交通网络作为城镇空间形态和结构构成要素之一,它使沿线农业用地性质发生转变,又引起了道路防护绿地空间的变化。
1990年代以来新社区作为新的城镇增长空间,成为一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空间发展战略,新社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土地使用的集约化程度增加,绿地空间规划也能够很好的与新社区的空间相耦合,而制约条件较少。
4、可见,目前小城镇绿地增长是城镇空间扩张过程中的“被动增长”,是原有自然斑块的“残留”,城镇内绿地斑块小、破碎度大,布局结构不合理是普遍现象。因此,保护农田和原生自然环境,在城镇规划中以生态优先为主要原则,注重优化绿地空间结构,构建城镇内生态网络与外围生态环境的融合是小城镇生态环境改善的必由之路。

约翰·莱尔再生研究中心研究进展
(John T. Lyle Center for Regenerative Studies)
约翰·莱尔再生研究中心位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的校园内,占地6.5hm2,是全美第一所以全面探索、推行可持续生活体系为宗旨的研究、教学和技术推广机构。中心内遵从绿色设计理念构建了学生宿舍、果园、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污水自净系统,形成了一个微型的学生生活、学习和研究社区;中心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的各相关专业聘用教师,开办了再生研究硕士(MSRS, Master of Science in Regenerative Studies)的专业教学,接受来自不同专业、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志向的学生进行深造学习和实地实践;中心还与周边社区展开互动合作,定期开设培训课程,向居民引介各种可持续生活方式。目前,中心正全力推进其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住地研究项目 “Habitat 21”,并与墨西哥政府开展合作,研发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活习俗的廉价绿色住宅。

可持续景观项目
可持续景观项目成为近年来景观规划设计热点。
1、湘潭市湘江生态经济带详细规划
规划倡导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长株潭塑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为目标,将湘江作为湘潭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引擎和生态保障,提出“拥江发展、环江保护、多彩湘江、活力湘江”的理念。规划以滨江生态及景观格局保育为指导,优先保护生态敏感地带和自然景观节点;依托交通走廊、自然水系形成生态安全廊道;把山水资源与城市整体风貌有机联系起来,利用高品质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塑造城市个性。本项目由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景观学系周向频副系主任主持,获得2011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景观规划设计奖。
2、青岛李村河河道修复景观设计
李村河位于青岛市李沧区,河道流域长度17km,是一条典型的季节型河流。在进行景观修复之前,河床裸露,河道淤塞,污水横流。新的景观设计本着环境保护、低碳生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河道进行了细致、科学的研究。特别是打破了专业壁垒,将防洪规划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注重岸线的自然修复,从而避免了单一的硬质驳岸。在上游来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首次在国内实施了河床综合利用的景观方法,在日常的使用中,河床是一个融合了池塘、溪流的大公园,可以供市民休闲游憩。而在过洪的时段(每年几次,每次一天左右),自然河床将会被淹没,但是洪水过后仍然可以作为公园使用。同时滨河绿带中还设计有茶室、老人康健室、图书阅览室、小型科普博物馆、景观桥梁、球场等休闲设施。满足了现代多元的景观需求。本项目由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景观学系刘立立老师主持,获得了2011年建设部人居范例奖及2011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景观规划设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