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0) 发布时间:2011-05-11 点击:1638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0)》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第一本有关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年度性报告。该报告的目的是从理论、技术、实践三个方面,全面、真实的反映低碳生态城市的认识、方法和实践现状,实际上就相当于一本白皮书,以便为各类不同群体提供较为全面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信息。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已经大量开展。根据报告编写组查证,早在1986 年江西宜春市就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随后各地在生态城、生态县、生态示范区、生态村、生态小区等层次上建立了一些很有推广价值的示范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70 余座城市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或绿色城市的目标。毋庸置疑,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探索和建设低碳城市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正是基于以上背景,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0912月正式启动本报告的编写工作,历时半年时间完成。

报告的主框架部分,共分为“认识与思考”、“方法与技术”、“实践与探索”三个篇章。认识与思考探讨认识论层面的问题,方法与技术分析方法论层面的问题,实践与探索则具体描绘认识论指导下的方法在实践当中的应用情况。

在“认识与思考”篇,重点探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战略思考、现状特征、发展脉络、高效路径和未来趋势,希望从认识论的高度认清现状、理顺思路、澄清观点,有助于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启迪智慧,为建设和实践提供指引。“方法与技术”篇,粗略梳理了子类别和技术领域,先从当前城市快速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调整开始,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同时结合各专项技术来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最后关注生态与环境的品质,实现城市使生活更美好的最终目标。分类顺序根据先体系后单元的原则,注重不同尺度的交叉衔接,以增强技术体系的实效性。“实践与探索”篇进一步分为国际动态,新城规划、园区建设和专项实践四个方面。国际动态主要是介绍重要的学术会议和国际案例的总结,包括城市愿景、公共政策、规划集成、技术革新、意识宣传等多个方面。新城规划中选择了天津、唐山、深圳、北川、长沙、吐鲁番和株洲等案例,跨越从南到北、自西向东不同类型的气候典型性,兼顾海边荒滩、丘陵水系、地震裂带等不同地域特性,同时不同示范项目有其独特的可圈可点之处。园区建设包括重大事件引起的展览园区,比如说上海世博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活类园区如北京长辛店;产业类园区如利北滨海经济园区、东莞生态园区等。专项实践中收录了上海低碳城市建设、空间规划与低碳北京研究框架、怀来低碳城市规划实践及相关进展、重庆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德州中国太阳城和“太阳谷”、保定低碳产业案例分析等6 个案例。

《发展报告》的各篇章前面设置前言导读,将本章节的内容梳理提炼,帮助理顺思路,方便阅读。在选择专家论文的时候,编制组对观点很重视,不拘文稿形式,因此既收录了很严肃的学术性论文,也有演讲稿实录。对所有专家的观点编写组并不做统一的规定和评价,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真实反映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研究,以及争议和探索的现状。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目前已启动2011年报告的编写工作,计划建立常态化的组织结构,设立报告的编委会与编写组,定期沟通相关动态信息,并将逐步建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体系,构建共享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信息平台,跟踪纪录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来源:干靓根据2010623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叶青秘书长在“2010年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上的讲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