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景园林的户外游憩理论关键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1-05-09 点击:1514

基于风景园林的户外游憩理论关键问题研究           

由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景观学系吴承照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风景园林的户外游憩理论关键问题研究》(项目编号50478102)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基本完成预定目标,发表了18篇论文,取得三项综合成果《风景游憩学》、《户外游憩标识系统设计手册》与《户外游憩体验质量评估技术指南》,将于2007年底出版。

研究成果认为,风景园林与户外游憩相互依存相互共生,风景区是户外游憩的主要发生地域,户外游憩是除了采矿以外对风景区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户外游憩活动具有多类型、多层次特点,游憩活动空间分基本空间与体验空间两类,最佳体验空间决定了户外游憩体验质量,体验质量评价是合理调控风景园林游人容量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型游憩活动对风景园林环境冲击程度不同,不同植被、坡度、土壤、坡向的风景环境承受力也不相同,基于决策分析和统计科学的游憩影响定量评估方法的建立将揭示游憩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为风景区从资源管理转向游客管理奠定了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从历史角度分析户外游憩的发展演变,发现游憩对古代城市与园林结构均具有重要影响。游憩质量指数是评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重要指标,游憩需求与供给的空间配置关系具有多种模式。

户外游憩研究成果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自然资源(遗产)保护与管理、医学领域康复保健、游憩地开发策划与规划设计、城市游憩系统布局与规划设计、旅游发展与规划设计、区域规划等。

来源:同济大学课题组. 基于风景园林的户外游憩理论关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