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度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专项指南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06年度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专项指南共六个专题。从中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对生态环保上的重视和努力。折射出政府对于生态研究和应用的务实导向:
专题一:人居生态系统建设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将先进、成熟的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利用等技术集成,应用于陈家镇一幢3000平方米低能耗生态办公示范楼和一个10万平方米新型农村生态示范社区。形成适用于崇明岛特征的生态节能建筑的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开展东滩新农村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建设技术研究,将东滩建成国际化生态示范区。生态办公楼能耗指标低于20kwh/(m2?a),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大于50%,再生资源利用率大于60%,新风比例100%;新型农村生态社区建筑综合节能50%以上,径流量与面源污染负荷削减30%。
专题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开发技术研究
建立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系统规划的技术平台和绿地景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城镇自然地形、植被保护利用和野生动物生境营造的技术准则;城镇绿地与生态景观的示范工程。建立基于长江泥沙沉积规律的崇明湿地的合理围垦开发评估动态模型;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技术体系。建设10万平方米社区与道路绿地景观示范工程。
专题三:崇明农林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及生态安全的集成与示范
形成生态型林产经济种养技术和可持续经营技术;建设高附加值的作物种质资源圃,形成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优良品种。
专题四:滩涂文蛤健康养殖技术研究
形成文蛤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000亩和文蛤养殖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提出滩涂水产养殖资源安全性利用方案。
专题五:崇明岛宽带无线移动接入应用示范系统以高速率、低成本、广覆盖、高穿透性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基站和终端产品研制和示范为主要目标:(1)研制基于6扇区可组网的基站3套、用于数据接入的终端不少于30个;(2)架设可预商用运行的可切换的多小区网络2个;(3)建设不低于3个的实际应用示范。
专题六:崇明生态岛观测实验技术研究
结合崇明前卫村实验室工作,围绕“项目、基地、人才”结合的原则,重点支持一批与崇明生态岛建立相关的基础性、适用性技术研究。
来源:上海科技网http://www.stcsm.gov.cn/
●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
最近,建设部组织召开了“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大力倡导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仇保兴副部长发表了“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提出“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强调必须从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治高度,从中国国情特别是目前面临严峻的人地关系的客观事实和危机意识,以及从建设和谐社会和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来认识和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
一、节约型城市绿地的设计理论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绿地的设计可称为可持续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的原理:
原理一:地方性。包括尊重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使用当地材料。
原理二: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包括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减量;再用;循环与再生;
原理三:让自然做功。包括自然界没有废物;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边缘效应;生物多样性;
原理之四:显露自然。
二、节约型城市绿地的几个实践案例
1.“反规划”建立高效的绿地系统:台州生态基础设施案例
2.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和再用
3.“与洪水为友”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
4. 丰产的都市农业景观:沈阳建筑大学校园
5. 绿林中的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最少的人为干预,最大的城市化效果
来源:景观中国http://www.landscap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