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反思 发布时间:2011-06-01 点击:1751

中国城市化反思
世纪之初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断言,中国的城市化将会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两大事件之一。近2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像一辆高速列车飞速发展,不断加速,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回首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的城市化从“造城运动”开始转向“造圈运动”。2007年十七大正式提出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的城市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借力于城市化自身的内生力。2010年环渤海经济圈,首都经济圈,11个已经审批的区域经济规划。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岁末,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量变的同时,中国城市化的质变也受到各界关注。
2010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首部《宏观经济蓝皮书》。蓝皮书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各种发展资源快速向城市集中,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直接提升了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和产业效率,通过城市的“规模经济”推动城市的快速膨胀并进而拉动经济增长。这一变动趋势已为经济学界观察到,并逐步成为社会的共识。许多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中国重振内需和结构转变的枢纽,也是未来驱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2008年的城市化率为45.68%,正处于加速阶段。中国将在2013年左右(预计在2011-2016年之间)结束高速城市化过程,这一期间的城市化增长率约为1.09%,城市化率则在47.93%-53.37%之间,此后中国的城市化增长逐步放缓。但如果依照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城市化是高成本的(各类要素价格快速上涨),这会损害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也直接会导致城市化本身的停顿和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蓝皮书指出,要控制城市化成本过快上升,政府可起到关键作用。{1}政府要降低行政成本;{2}要推进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全国社保体系的建设;{3}政府要介入经济适用房的开发中去。中央发国债时,直接从地方政府手里购买经济适用房,这应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中国将在2013年达到城市化增长率的最高点,此后将在2011-2016年之间结束高速城市化过程”。这意味着,接下来几年,中国将进入城市化最为快速的发展阶段。而直至2030年左右,城市化率达到约68%,中国城市化的推进步伐才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另一数据也说明了高速城市化阶段的到来。中国社科院7月发表的《2010年城市蓝皮书》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到2015年将超过50%,城镇人口也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如果按照“城市化”的地理学科释义:这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是一个农村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变的过程。那么,数字的变化无疑代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里程碑意义。延续这一发展趋势,世界银行称,到2020年,中国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数量将突破80个。
当前,对中国城市化的反思成为学界热点,问题聚焦于环境、能源、城市发展模式、制度保障等方面。在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应该研究一些在综合推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治理结构的战略性问题。现在,劳动就业、社保跟农民相关;民政、社会身份跟农民相关;财政税收跟农民相关;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建设、教育科研都跟农民相关。但是,在目前政府部门分割的情况下,政策往往被切割成很多部分,分别思考。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有一个综合的治理结构。各个部门互为“援军”,各个方面综合统筹,把和谐城市化作为大家共同努力的同一个目标。如果仍用一个计划经济时代的治理结构来推进市场经济,用一个前城市化阶段的治理结构来推进城市化,那么,成堆的问题就将纷至沓来。
来源:赵蔚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后发展条件下城市化道路
鉴于传统城市化研究理论的适用条件,该论文对后发展国家城市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分别从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地域模式两条线展开。从中国人口转移所受到梗阻的现实情况出发,分析指出,人口转移梗阻并非基于资本积累的不足,在城乡劳动力过剩的同时,中国面临着同样严重的资本过剩局面,引导从“市场实现”的视角对传统二元经济理论的反思和发展,探讨后发展国家因为市场无法出清而造成人口转移梗阻的理论基础。继而分别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农地制度等方面展开分析,从现代部门就业的扩张与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的释放两个角度,结合后发展国家的实际例证,探讨不同特点与条件下,上述经济社会影响因素给后发展国家的人口转移所可能带来的阻滞或促进作用。基于城市化水平增长动力机制的理论探索,分析中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与制度化因素,探讨我国在目前条件与背景下适宜采取的城市化政策取向。提出结合目前国情,利用并渐进改进既有制度,主要瞄准流动人口,淡化政策调控与规模控制,促进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城市化地域模式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后发展国家城市化地域模式的特殊性。对于后发展国家普遍存在的城市化一极化集聚的发展趋势,以及许多后发展国家特定地区普遍出现的广域点状集聚现象,从动力机制、区域分工、演进轨迹、空间形态等方面展开分析与典型个案研究。在总结城市区域化成长阶段和空间演化规律、以及先发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后发展国家能否重复发达国家标本意义上的“集中型道路-大城市化-城市区域化-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地域模式进行反思,结合案例,分析后发展国家城市区域化推进中的现实困境和梗阻。通过以上对于城市化地域模式共性与特殊性的规范研究与比较分析,试图将不同特点的城市化地域模式纳入全球化持续演进的背景中加以系统地审视,分析全球化这一影响因素如何把不同特点的城市化地域模式系统地联系在一起,提出“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化地域模式新框架"命题,并进而探讨了顺应全球化下地域分工特点的中国城市化战略与规模引导方针。
(供稿:郑文晖)
  
关于城市化思考的视角与观点
究竟是工作岗位跟着人走?还是人跟着工作岗位走?近年来有关城市化的研究中,很多重要的研究都认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城市生活及服务的品质,良好的生活品质与服务成为集聚高质量人力资源的最有力途径。然则,这种途径与方式也产生了许多未知的问题,有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寻求城市生活与消费方式的理论因其对人类行为的前提假设,以及对地理学上生产与工作的空间集聚的忽视而受到质疑。研究认为,更有效的解释应当将城市发展直接与生产的经济性与地理性挂钩,并且应当明确的将公司所在地和劳动力的迁移进行复杂多元回归分析。该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近来关于“创意”的看法,以及都市中创意人才的角色作用。
来源:STORPER M,  SCOTT A J.  Rethinking human capital, creativity and urban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9: 14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