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the City and Social Theory 发布时间:2011-05-09 点击:1642

Space, the City and Social Theory

Fran Tonkis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5

对城市社会学、社会和文化地理以及城市和文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对那些寻找城市研究中一些重要思想者基本贡献的整体介绍的学生来说,《空间、城市和社会理论》无疑是一个有益的读本,具有高度的可读性,可以作为进入关于城市社会生活丰富而有细微差别的文献旅程的起点。

本书提供了用社会理论来分析城市和城市空间关键方法的一个清晰的、批判的解释。全书共分7章,分别探讨了在重要的城市主题背景下社会和空间的关系:社区和匿名,社会差异与空间分裂,政治和公共空间,中产阶层化和城市更新,性和性别,主观主义与空间,城市中的经历和日常实践。

书中采用了国际研究和跨学科的方法,援引参考了大量关于城市和城市生活的争论。它把在城市社会学和社会理论中的古典观点与当代城市问题和议题的分析放到了一起。不是将城市仅仅作为更普遍的社会进程的背景,讨论考察了社会和空间关系如何定形了不同的城市版本:作为社会互动和个体孤独的场所;作为差异和隔离的地点;作为政治和权力的空间;作为经济和文化特性的景观;作为日常经历和自由的领域。同样地,它也考察了核心的社会类型——诸如阶级、文化、性、性别和社区——如何在城市背景中被定形和复制。

Tonkiss将她的解释限制在两部分关键文献的批判上。第一部分,是芝加哥学派的著作(Burgess, Wirth, Park, MacKenzie)以及其成员形成关于街道生活、城市社会性和社区的理论化解释的尝试。在城市研究的发展中,它作为重要内容被广泛地认可,芝加哥学派所建立的理论基础的重要性被Tonkiss充分地强调,并且她在城市学者们更近的一批令人满意的多样性工作中发现了芝加哥学派的反映。

第二部分文献包括一个高度多样性的“欧洲”社会和文化理论范围,涉及在“现代”城市中上演的社会生活的特定形式。在此,齐美尔(Georg Simmel)和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是关键人物,通过对列伏斐尔(Henri Lefebvre)的作品一个广泛的思考,以及经常地参考米歇尔·德塞都(Michel de Certeau)关于城市生活策略和战略的著作。Tonkiss更赞同关于城市“日常生活”的研究,由此,Tonkiss的书,如她所说,被特定城市的鬼魂“缠绕”:首推芝加哥,还有巴黎和柏林。不利之处是,在这方面知识不足的人可能会得出一个印象,即城市理论只讨论大都市中心的社会生活,与较小的、地方的或“普通的”城市背景中的社会生活关系甚少。现实中更多的不利情况也许是非西方城市相当缺乏。当代种族关系、种族的散居空间和城市复杂性也被遮蔽了,以至于Tonkiss关于城市空间分裂的解释让人感到非常过时。

尽管Tonkiss是十分明确的,关于她的解释的局部性,她也不作辩解,这本书却因此在许多方面受到影响,因为她的焦点太过集中于这两部分文献。但是她关于性与性别的考虑,却是可以肯定的。在第5章里,Tonkiss断定,实际上,无论是芝加哥学派,还是大陆的欧洲社会理论家都没有太多论及性别与空间的关系,转向Elizabeth Wilson, Gill Valentine或者Judith Walkowitz的工作可能更可取。然而在这样做的时候,Tonkiss错过了批判城市理论固有的男权主义的一个良机,没有考虑当代关于城市中人类社会性与男性的研究是令人失望的。

不管怎么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异常清楚的、可读性极强的城市社会理论发展的解释,在展示芝加哥学派的人种学想象,如何可以跟与欧洲传统相连的理论融合上,其工作是出色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生活的一章也是成功的。在此,Tonkiss与关于反社会行为、零容忍管治及城市复仇主义等当代争论进行了有效联系。

当然,若就关于现在争论颇多的城市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城市理论贡献方面来说,本书似乎还需要进行范围更加广泛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