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 (袁菲) 发布时间:2018-07-25 点击:3354

木质建成遗产保护准则,2017
该准则是ICOMOS第19届大会上通过的系列国际文件的第二份:由ICOMOS国际木质遗产科学委员会(WOOD)编制的《木质建成遗产保护准则》,是对1999年10月在墨西哥ICOMOS第12次全球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历史木构建筑保护准则”的补充及更新,经2017年底德里大会讨论通过,成为ICOMOS木质遗产保护的最新指导性文件。
准则文件旨在尊重木质建成遗产文化意义的基础上,定义具有最大限度国际实例适用性的保护及保养的基本原则:
·认识并尊重木质建成遗产的重要性,确认它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结构体系和细节,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重视并尊重木质建成遗产的多样性,以及与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认识到木质遗产为手工艺者和建造者的技艺、及其传统文化和祖传知识提供物质证据;
·理解文化价值随时间演变需要周期性回溯,对木构建筑真实性的界定要适应不断变化的认知和态度;
·尊重不同的地方传统、建造实践和保护方法,重视可用于保护中的多样化方法与技术;
·重视并尊重历史上采用的丰富多样的木材种类和材质;
·认识到从建构筑物整体来看,木构件是纪年信息的珍贵载体;
·重视木结构能承受巨大外力(如地震)的优良性能;
·认识到全木或半木结构在多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的脆弱性,易受(并不限于)温度和湿度变化、光照、真菌和昆虫、磨损风化、火灾、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和人为损毁等因素的影响;
·认识到因木构自身的脆弱性、不当利用、传统建筑设计和建造技艺失传,以及对当地社区的精神和历史需求缺乏理解……越来越多的历史木构建筑在消失;
·认识到木构建筑遗产保护中社区参与的相关性,保护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关系,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在以上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准则具体拟定了包括“检查、勘察和研究”、“分析和评估”、“干预措施”、“当今材料和技术”、“记录和建档”、“监测和维护”、“历史森林保护区”、“教育和培训”共八个方面的36条准则。其中“干预措施”是重点篇章。
检查、勘察和研究:强调在实施任何干预前都应开展全面记录和精确的诊断分析和必要的结构测试,特别指出对于木构件上“看不见”的(如木工的题记、水平线等用于施工的)标记,也应被记录。
分析和评估:应尽可能保留所有界定遗产特征的要素进行评估和界定,包括:整体结构系统、非结构元素(如立面、隔断、阶梯等)、表面特征、木工装饰处理、传统和工艺、建筑材料(质量或品级)等。
干预措施:要基于多方共识制定建筑保护总体策略,干预要尽可能保留建筑结构的原始功能,以必要的最小干预来保证建筑或遗址的物理和结构稳定性及其本体和文化意义的长久保存。
干预要遵循传统做法,尽量可逆,不影响或阻碍后续必要的保护工作,不妨碍未来对显露或融入建筑中的证据的读取,并重视遗产环境。
任何用于替换的木材要尽量满足:与原构件同一木种,含水率吻合,可见部分具有相似纹理特征,并且加工时采用与原构件相似的工艺和工具;不应刻意将替换的木构件人工做旧;新构件不应在审美上影响整体外观,同时可做谨慎的标记处理,以便后期可辨识。
实施干预过程中,应将历史建筑视为一个整体,所有材料(包括结构性部件、填充性嵌木、防风板、屋顶、地面、门窗等)均应被同等重视,尊重原材料、原工艺和原肌理。
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仅仅为满足现代建筑规范要求而实施干预措施。 一切干预措施均须建立在经充分验证的结构原则基础上。
当今材料和技术:应采取极端谨慎的态度选择和使用当下新材料和技术。
记录和建档:记录应包含干预措施和保护工作中涉及的所有材料,包括从建筑中拆除的多余材料或构件的典型样品,以及传统技法和工艺的相关信息,以及选择特定保护修复材料和方法的具体原因。记录应当科学编目、妥善保存且适当开放查阅。
监测和维护:必须制定一套清晰连贯的定期监测和日常维护策略。监测工作须贯穿任何保护干预过程始终并持续进行;日常维护和监测数据都应作为建筑历史资料的一部分妥善保存。
历史森林保护区:认识到木材的可得性对木构建筑保护至关重要。鼓励保护原始林区并建立风干木材仓库,并非鼓励对历史构件的大规模替换,而是为必要的修缮和少量替换的建立储备护区。
教育和培训:记录、保护和恢复历史木构建筑的传统知识和技艺,提升木构建筑遗产保护意识,教育是可持续的保护和发展政策的基础。
来源:http://www.icomoschina.org.cn

《世界遗产评论》第86期——世界遗产与重建
大规模武装冲突持续造成遗产地的破坏,且这些破坏大部分是有意为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建”成为关键议题。受损场地的恢复和重建是复杂的,往往涉及到超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问题。正如建筑师Jad Tabet在介绍世界遗产问题时所说的那样,“没有人能想象到,在未来几年里,将见证一个新的暴力周期,从阿富汗和伊拉克到马里、利比亚、叙利亚和也门,将使全球进入到一个我们今天所谓的广义潜战状态。”
本期围绕“遗产地的破坏与重建”,开展了以下主题的探讨:
《全球化时代的重构》:传统的城市遗产概念,主要集中在物质空间的建筑和城市方面,而缺乏充分考虑用于实施的保护策略。新的方法需要整合社会经济背景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和非物质遗产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
《莫斯塔尔旧桥的重建》:1993年11月9日,莫斯塔尔(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旧桥被摧毁,代表着这一遗产的新纪元的开始。
《叙利亚的遗产重建:反思过去与未来》:战后对受损的历史古迹和遗址进行重建,需要系统性的反思和充分的理论酝酿。
《巴米扬大佛的重建问题》: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国际间层面,长期存在大量关于被摧毁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的潜在重建的争论。
《通布图陵的重建:地方社区的作用》:在马里,被摧毁的通布图陵重建的经验是一个教科书式的典型案例,因为它把地方所有权置于整个过程的核心——在重建一个被摧毁的世界遗产地项目中,所有关键和不可或缺的原则,都由地方社区来决断,并确保社区所有权的有效性在重建后得到可持续的保护。
《重建,是保护生土建筑的好选择吗?》:只要有足够的文件支撑,和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建筑物的重建,就可以有许多优点。但这样的重建对于遗产价值的保护,真的好吗?
《新技术——重建的未来?》:3D建模和印刷的新技术由于它们潜在的全方位的保存和记录的能力,而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如果真实的文化遗址受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影响而消逝,至少对于当代和后代可以重新唤起记忆的生动再现。
来源:World Heritage Review No.86——World Heritage and Reconstruction, 2018-05. http://whc.unesco.org/en/review/86/


文化——城市未来:文化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作用的全球报告
如今地球上超过半数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地区。2015年,教科文组织认识到文化是通过保护文化遗产和促进文化表达多样性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并作为其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倡议的一部分,启动了本报告的编写工作。2015年12月10日—12日在中国杭州召开的“可持续城市文化”国际会议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市长和城市管理者、专家、民间社会、学术界和非政府组织高层代表等,就报告主题进行讨论和拓展——城市越来越强调它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作为不同人群见面、互动和发展项目和战略的场所,他们将成为21世纪全球社会的主角。文化无疑将是他们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015年通过采纳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国际社会致力于消除贫困、不平等和不公正,并希望到2030年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在近几十年来持续的宣传和计划之下,“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认和指出“文化”在联合国众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整合作用,包括致力于素质教育、经济增长、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以及和平包容的社会等。尤其重要的是,“文化”的作用在“目标11”中得到直接论述,其目标是“使城市和人类住区具有包容性、安全性、弹性和可持续性”。
“人居三”是2016年10月在厄瓜多尔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可持续城市发展会议,是在SDGS的背景下塑造新的城市议程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并确保“文化”在进入下一个十年的新议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的城市议程将必须解决这一转变中隐含的巨大挑战,包括:提供高品质住宅、创造绿色公共空间、确保基础市政和服务设施能覆盖到数十亿人,同时控制和降低土地消耗、环境污染、毒害与风险、流行病和社会破坏等。在这些挑战中,以众多大都市区为特征的全球化诉求是,保护城市生活质量、保护城市特征、重视地方文化、新旧文化、促进文化表达、艺术和遗产作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文化是城市魅力、创造力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历史表明,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通过文化地标、遗产和传统来证明。没有文化,城市就不存在生机勃勃的生活空间,它们只是混凝土和钢结构,容易发生社会退化和断裂。是文化使世界与众不同。正是文化将城市定义为古罗马人称之为“公民”的定义。凝聚的社会情结,是全体公民的集体。我们所称的“遗产”,是具有优质公共空间或具有不同时间层的历史印迹的地区。文化表达给予人们集体认同的机会,阅读历史的痕迹,了解传统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享受美、和谐和艺术的能力。这些都是必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解决的根本的社会人类需求,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物。我们该如何将这些现实诉求转化为可持续的城市规划中的有效政策?
随着地球变得越来越城市化,社会正在发生变化,许多新的文化维度正在形成。这将决定城市的未来及其生活质量,解决人类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他们如何应对未来的经济挑战。在许多社会中,基本的人类需求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当然是要应对的优先事项。然而,如果没有充分理解文化的力量来解决城市居民的社会需求和他们追求更高质量生活的愿望,就没有城市的未来——更不可能是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文化如何影响世界各地的城市发展?文化如何影响我们城市的未来?在旨在创建可持续城市的政策制定方面,“2030议程”中文化融合的关键含义是什么?
文化作为“2030议程”的主要切入点,特别是在“目标11”中的“11.4”论述了“加强保护和维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努力”,报告提出“用文化作为发展的杠杆来管理城市变化”的思考。此外,它为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决策者、专家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城市发展的政策和策略提出了具体的准则。
本报告涉及全球范围111个案例,44个论点,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文化对可持续城市发展作用的全球调查。基于全球视野,将全球划分为9个伙伴区域,逐一介绍其文化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现状。
第二部分,文化是可持续城市的主题路径。①文化促进人文与包容的城市(以人为本的城市、包容的城市、和平宽容的社会、创新型城市);②通过文化提高建筑与自然环境质量,确保人人享有优质的城市环境(人口规模与紧凑型城市、可持续、弹性和绿色城市、包容性公共空间、守护城市特色);③城市文化整合政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地方发展、增强型城乡结合部、改善城市管治、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融资)。
第三部分,结论和建议:文化推动城市变革。列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所有城市网络档案,以及一份收录所有案例城市的详细地图集,包括: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城市战略伙伴关系;②世界遗产与城市;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UCCN);④包容与可持续城市国际联盟——ICCAR;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GNLC);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城市人与生物圈计划;⑦降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灾害风险;⑧水与可持续城市。
来源:Global report on culture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R]. UNESCO, 2016. http://whc.unesc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