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袁菲) 发布时间:2016-04-01 点击:355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0届委员会会议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0届委员会会议于2015年12月在纳米比亚温得和克举行,共有24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员国的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决定保护构成非物质遗产的口述传统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习俗、仪式、节日活动、与自然和宇宙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或生产传统工艺品的知识和技能。
在温得和克,委员会批准给马拉维提供共计9万美元的财务支持实施保护 Nkhonde, Tumbuka和Chewa 谚语和民间故事的计划,具体包括:训练六名来自马拉维口述传统协会的研究员,帮助六名来自当地社区的助手访问当地民众,收集三十几条谚语和传统民间故事,收集到的资料将被录制、转写、翻译和出版。
委员会确立了12项指导原则,确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现9月份联合国大会上采纳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委员会还采纳了12项伦理原则,旨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敬和滥用,包括道德层面、立法层面或商业层面。原则确认保证当地社区事先自由知情同意权的重要性,尊重相关者全面公正参与一切可能影响他们的过程、计划和活动的权利。承认社区在保护和管理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
委员会将八个提名申请中的5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35个提名申请中的23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截止目前,《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收录48个项目,《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共收录336个项目。
来源:http://www.unesco.org

重塑文化政策:“2005促进文化多样性全球会议”10周年评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系列报告,2015(Reshaping Cultural Policies: 2005 Convention Global Report——A Decade Promoting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 for Development)
2015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2005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保护和推广的第10周年,值此重大阶段时刻集结出版的研究成果,或可提供给公约成员单位和众多非政府非盈利机构一个重大机遇,来共同回溯公约起源,严谨的审查项目成果,以利于在此基础上,为接下来的10、20,甚至30年的公约实施。
10周年之际,一个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是:该公约的实施是不是反映了公约起草的初衷?换句话说,它是否基于起草者的设想而推动了积极的变化呢?已采取的哪些行动可以被确认是促进或达成该公约的四个主要目标?公约的四个主要目标包括:①支持文化可持续的治理系统;②实现文化商品和服务的流动平衡和增加流动性的艺术家和文化人才;③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整合文化;④促进人权和基本自由。
这一新的全球系列报告通过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监测指标来进一步展现关于2005公约目标的实现进程。基于成员单位提交到目前为止的四年一次的定期报告,以及其他来源,这次的报告属于第一次全面盘点评估和分享经验的少女版成果,特别是在新兴的政策领域,如数字信息化、公共服务媒体,以及尊重性别和艺术自由的优惠待遇等,从而探讨文化政策如何能被重新塑造,并成为公约设立目标的努力执行结果。
该报告同时作为“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佐证文件。
来源:http://publishing.unesco.org/details.aspx?Code_Livre=5129

保护的前景:震后修复专刊(Conservation Perspectives:Seismic Retrofitting issue)
本刊的专题文章是由Daniel Torrealva 和Claudia Cancino共同执笔的《秘鲁地震后的紧急抗震加固工程》。
17世纪殖民地时期的Kuño Tambo教堂,坐落在海拔4000m的秘鲁安第斯山脉,是在一个拥有500名居民的小镇中最重要的建筑。据库斯科市约2h车程,镇上共有约150座土房子,连同这座教堂,共同代表了从哥伦比亚到智利的安第斯地区的典型历史聚落。教堂保持着大部分原初建筑特色,厚厚的砖墙、木桁架屋顶覆盖瓦片,以及300年历史的壁画。然而,由于历史上多次遭受地震并长期缺乏维护,已经造成结构上的的局部崩溃而荒废停用。
另在距离Kuño Tambo西北400km靠近秘鲁海岸的是Ica市,由西班牙人创立于1563年。在该城市主要广场正前方矗立着Ica大教堂,由耶稣会士始建于1759年,是全市宗教活动的中心。设计建造与罗马的Gesù教堂一样,延续了耶稣会的建造模式,在长方形底座上建立中殿和两边通道,令人印象深刻的圆顶和祭坛,是许多发现于美国南部的西海岸的教堂的典型样式。外立面上看,可能在后期加建了双塔。2007年8月15日一场8级地震带给教堂广泛损伤,而2009年的又一场地震导致了穹顶崩溃。
像Kuño Tambo教堂和Ica教堂这样的生土建筑,通常是无筋砌体结构,其在地震中极其脆弱并会发生突然塌陷的灾害事件,尤其是当其一直处于不佳的状态和不充分的维护下。
盖蒂保护研究所(GCI)一直经由一项持续多年的抗震加固项目来对这两座教堂开展震后修复工程,旨在解决南美地区历史性土建筑的地震威胁。
Ica教堂的结构十分类似于其他秘鲁沿海地区教堂,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的利马历史中心的大教堂。这些沿海殖民地教堂有着共同的建造特征:砖立面、木构架、厚厚的土坯墙和拱顶,由木柱支撑、甘蔗杆和泥巴共同形成的圆穹顶,在传统建造中称之为“quincha”。GCI与秘鲁文化部及Ica教区合作,设计了一个支撑系统,并在2012年建造实施。除此之外,还以Kuño Tambo教堂为例,设计可推广的抗震加固技术,以便应用到南美洲海岸类似的教堂。
该修复项目涉及多个阶段:①识别南美地区历史建筑的典型特征;②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结构评估,和材料评估,并对主要的建筑构建进行实验室测试,从而发展数值模型来了解它们在地震中的反应;③设计、测试、建模,提出改造策略;④选定对象实施改造策略;⑤传播实践可行的方法和结果。
第一阶段:认知建筑特征
Ica教堂包含相当数量的木结构元素,直接反映出所在地方的物理环境——尽管位于热带,但秘鲁海岸受寒冷的低盐度洋流影响而极端干旱,再加上秘鲁海岸是太平洋火环的一部分,承纳世界上约90%的地震,并且是特大地震的高发区。秘鲁沿海干旱和地震易损性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由西班牙人早期创设的建造施工技术的环境科学性——极少降雨意味着可以采用轻质穹顶的屋面结构,木头和甘蔗杆做骨架,上面糊满泥巴或石灰砂浆,代替较重的石头和瓦片屋顶结构。传统经验认识到,大质量的屋顶,其沉重的结构部件,会增加惯性的地震力,进而引发崩溃。这种适地性的轻质材料则降低了地震的惯性力,提高了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弹性。
第二阶段:调查、评估、测试
第二阶段需要密切互动的现场调查方法、实验测试和数值分析。测试结果可以帮助指导模型的建立,并展示其疗效;模型的结果则用以指导团队进一步测试。实验测试的提案和理由在合作方之间广泛讨论后,提交给国际同行评审委员会。最初的提案包括200多个测试材料(历史的和新的)和结构表征的建筑原型。
三个用以提高抗震性能的传统建造结构(扶壁、系梁、插角)被用于研究和验证的数值分析,并通过实验测试,最后的生成的测试信息被送入一个原型建筑(Kuño Tambo教堂)的数值分析。经过调整的数值模型,表现出显著的抗震性能改进。
第三阶段:设计建模
第三阶段的工作包括对新的、低技术的、易于实施的抗震技术的设计和建模,关键是要使用当地易得的材料和技术来实现改造和加固。建造好的数值模型将被用来测试所提出的改造技术,并展示其潜在的影响。
第四阶段:实施改造策略
第四阶段涉及改造项目实施方法的建立。对Ica大教堂和Kuño Tambo教堂这两处建筑的保护和改造设计,将会进一步推进。GCI正与当地政府和专业人士紧密合作,制订专门的施工文件和技术规范,现场施工将开始于2016年。这2处教堂建筑的施工文件和改造技术实施的所有材料将提供给专业团体,作为该地区相似的历史建筑案例研究模型。
第五阶段:信息传播
提供用于历史性土建筑材料特征的新信息;传统加固技术的有效性;传统建筑体系的抗震性能;和适当的方法来评估、诊断,并实施在地震区的秘鲁和其他国家的历史遗产抗震加固工程。
除上述的秘鲁专题文章外,专刊还收录了由Stephen Kelley和Rohit Jigyasu撰写的《两次地震之间:从复苏到减灾和备灾》,Zeynep Gül ünal 撰写的《混沌中回归秩序:历史结构的地震风险管理》,Paulo B. Lourenco的《降低地震损害性的历史建筑改造》等重要论文。另外专刊最后还开展了关于保护工程中传统构造技术的探讨,并开具了一份抗震加固的关键资源列表,供专业人士参考。
来源:Conservation perspectives:seismic retrofitting issue[R]. The GCI Newsletter, 2015, 30(1). http://www.getty.edu/conservation/publications_
resources/newsletters/30_1/30_1t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