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 (袁菲) 发布时间:2014-03-28 点击:2516

World Heritage Review NO.70 —— Synergies to Protect Sites(《世界遗产评论》第70期 —— 遗产地协同保护)
早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峰会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BD: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这项工作任重道远。2010年CBD缔约国大会采纳了下一个10年的新战略计划,并进一步设定了20个雄心勃勃的具体目标,称为《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the 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这个新战略计划不仅涉及包括《世界遗产公约》在内的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众多公约,还与整个联合国系统构建了密切的协同关系。
本期探讨的是《世界遗产公约》如何通过与其他的遗产地管理工具协同作用,来实现这些目标的。比如:冰岛thingvellir国家公园的“文化景观”与“保护区”有重叠;德国Messel Pit化石遗址,既是“世界地质公园”,又是“世界遗产”;也门的索科特拉群岛,既是“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遗产”;斯洛文尼亚的Škocjan洞穴,既是《拉姆萨尔清单》中的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本期收录的几篇重点文章,展示了如何使这些不同的管理工具能够以协同、互补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如何使世界遗产国际保护目标具体落地?“世界遗产”中的“文化景观”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全球分类系统”之间如何展开联系和协作?通过案例研究来探讨地质类“世界遗产”如何在“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遗产公约”的共同约束下建立起,能够结合当地、地区间、国际间的合作平台。
来源:http://whc.unesco.org/en/review/70/, 2013-12. 

杭州国际文化大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3年5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杭州举行的国际文化大会,会议主题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次大会是自1998年斯德哥尔摩文化大会以来首次突出“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国际会议。这也是探讨“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的首届全球论坛,会议结果将为“2015年后发展框架”的制定做出贡献。
大会围绕10个议题展开:①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文化;②和平与和解:文化如何产生影响?③文化、贫困与幸福;④用文化的方法应对贫困问题;⑤文化:社会融合的推进者和实现者;⑥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者;⑦将文化遗产纳入可持续发展议程;⑧创意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⑨文化对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贡献;⑩文化领域内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大会结束时发布的名为《中国•杭州——为找寻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的《杭州宣言》,倡议将文化置于公共政策的核心地位,敦促政府、民间团体以及私营部门利用文化的力量来应对世界上最紧迫的发展挑战,比如环境可持续性、贫穷以及社会融入等。 
《宣言》汇总了10年来的事实和举措,展示了文化对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敦促各国公共政策要反映并增加地方及国家各层次采取的举措的种类,并要求文化部门及其相关部门(比如教育、卫生以及城市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将文化纳入社会增长和发展的战略。《宣言》指出,由新技术引领的创意经济可能成为继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后的又一个新经济。
随着国际社会筹划一个新的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全球议程,《杭州宣言》为教科文组织将文化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其提出的建议包括:①同人权、平等以及可持续性一样,将文化纳入所有的发展政策与计划之中;②利用文化与互相谅解来推动和平与和解;③通过确保所有人的文化权利,以促进包容性社会发展;④利用文化来减贫、实现包容性经济发展;⑤以文化为基础来促进环境保护;⑥利用文化来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⑦重视、保护和传承文化;⑧将文化当作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的资源;⑨利用文化推出创新且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来源:Culture: ke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 The Hangzhou International Congress. 2013-05. http://www.unesco.org/new/zh/culture/themes/culture-and-development/hangzhou-congress/

联合国大会通过新的“文化与发展决议”
继2010年和2011年通过的两份决议之后,联合国大会于2013年12月1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协商通过第三份”文化与发展决议”。
新决议基于对之前《决议》有关文化在发展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它是在讨论制定发展议程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该《决议》准确地认识到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社会和环境支柱)以及与和平及安全之间的直接联系。
该决议明确指出,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使能器和驱动器,并进一步阐明了文化在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的中的潜在贡献。文化也被认为是通过传播共同的价值观、知识和技能来丰富优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决议强调在拟订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充分考虑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给会员国提供讨论机会,细化相关看法,联合国大会要求大会主席召开为期一天的最高级别的特别专题辩论会,以“充分考虑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在制定2015后发展议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贡献与帮助下,联合国秘书长将与会员国和联合国其他机构协商,向联合国大会第69届会议提交一份关于实施决议的进度报告。
来源:A new resolution on culture and development[EB], 2013-12. http://www.unesco.org/new/zh/culture/themes/single-view/news/un_general_assembly_adopts_by_consensus_a_new_resolution_on_culture_and_development/

“教育的遗产”——2013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2013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将“教育的遗产”作为当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旨在体现不同地理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建筑、场所等与教育有关的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响应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的号召,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将在西安相关的文化遗产点和高校开展主题为“教育的遗产”——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系列宣传活动。
教育,指通过某种学习的形式,如教学、培训或者研究,将一个种群的知识、技巧与习惯乃至信仰和价值观传递到下一代。在没有文字的社会,知识通过口头传播、模仿等方式由一代传给下一代。口头语言逐渐发展为书面符号和字母时,知识,由于能够被保存与传递,它的深度和广度很快就大幅提高,正式教育与学校教育等随即应运而生。
在不同的地理文化环境中,教育活动发生在各种各样的场所或建筑物中:开放场地,集会所或者树荫下,知识能够传播;专门的机构,如学校,大学,伊斯兰学校,学院,图书馆,寺院等,亦是教育的场所。其中的许多建筑物,建筑群落或遗址已被认可为不仅具有社会和功能性的价值,更富有历史和艺术意义,也因此成为了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保存教育遗产,不仅意味着保存文化遗产本身,同时是向教育这一人类的根本任务致以礼赞。
来源:http://www.iicc.org.cn/Info.aspx?ModelId=1&Id=579

Memory of the World:General Guidelines to Safeguard Documentary Heritage, UNESCO,2002 (世界记忆:文献遗产保护指南)
1、什么是“世界记忆”
“世界记忆”是指由文献记录的全世界人民的集体记忆——即文献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思想的演化、人类社会的发现与成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人类社会的重要财富。
很多的“世界记忆”存在于遍及全球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保存文献的地方,而其中很多场所现在正处于危险中。许多民族的文献遗产由于意外或蓄意的占有和抢掠战利品或而其他历史环境而逐渐消散;有时则在现实的或政治的壁垒阻碍下,遭受退化或破坏的威胁。出于对环境敏感性的正义维护,应当号召归还遗产。
文献遗产可能遭遇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记录的媒介主要由天然、合成或有机材料构成,这些材料会受化学不稳定性而破坏,文献遗产也就随之不断遭遇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等;人为灾害,如抢劫、意外事故或战争等;以及由于对基本医疗服务、住房和保护人权方面的无知或疏忽,导致文献遗产缺乏维护而逐渐损毁。音像和电子媒介的损坏也往往是由于人为技术过时而导致的。这些危害往往因为缺乏更稳定的保存材料或技术等必要条件来而无法进行商业性的补偿。
 2、“世界记忆计划”
不断提高的风险意识催生了保护文献遗产的紧迫感。太多的文献遗产已经永远消失了。对于仅存的大部分遗产,保存行动往往是在最后关头才开始的,如果有的话。而要实现这一保护目标所需的技能和设施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衡。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世界记忆计划”,来防止集体记忆的丧失,并且呼吁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和馆藏文献,并让它们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世界记忆计划”承认国际的、地区间的和国家意义的文献遗产,维护它的登记制度,并给予一个标志来标识它。从而有利于文献遗产的保存和不受歧视。通过宣传来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的认知,并提醒各国政府、公众、企业和商业团体加入保护并筹集资金。
“世界记忆计划”的三个主要目标:①保护:采用最适当的手段和技术,促进世界文献遗产的保存;②推广:鼓励出版和发行,保障公平,促进文献遗产的全面普及;③认知:提高世界各国对其文献遗产、特别是对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的认识。
3、组织与管理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国际咨询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IAC)的常设机构,负责指导监督“世界记忆”文献保护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并在波兰普图斯克召开IAC的第一次会议。
会议确认“世界记忆计划”的两项基本原则:①保管——保证收藏品和档案得到妥善保管;②利用——最大限度地向公众提供利用。保管使利用成为可能,而利用是保管的目的,并且是取得支持的最好理由。
如今,为顺利开展世界范围内的文献遗产保护工作,“世界记忆计划”建立了国际咨询委员会(IAC)、地区级委员会(Regional Committees)和国家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s)三级委员会框架。
4、《世界记忆名录》
 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遗产是经国际咨询委员会建议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批准,具备世界意义和突出的普遍价值等标准。截至2013年6月的IAC第11届大会,共有100个国家的299份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和文献集合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
来源:http://www.unesco.org/new/zh/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flagship-project-activities/memory-of-the-world/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