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 (袁菲) 发布时间:2013-11-26 点击:3062

Heritage, a Driver of Development: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遗产,作为发展驱动力:不断上升的挑战)
《遗产,作为发展驱动力:不断上升的挑战》,是2011(法国巴黎)ICOMOS第17届国际科学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了会议四个分议题的相关论文:遗产与区域发展、开发与建筑艺术的回归、旅游与开发、遗产开发的经济学。
该出版物的目的是作为一种工具在处理遗产作为促进发展的问题,通过四个子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传承与区域发展,并返回到建筑艺术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发展经济学。文集全面论证了与遗产发展相关的所有方面的关键问题,指出下一步行动的建议,并高度强化了该会议上发表的《巴黎宣言:遗产,作为发展的驱动力》。
来源: http://www.icomos.org.

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0周年
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2013年6月14日“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在成都开幕,来自90个国家的400余名中外嘉宾参会。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首次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开启了世界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153个国家加入《公约》,成为缔约国。
本次大会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一个10年”为主题,采取“圆桌会议”的方式进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缔约国代表和非遗领域的专家围绕“公约的成就”、“清单制定与名录申报”、“平行领域”、“缔约国的非遗保护经验”、“其他相关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5个议题,对《公约》通过10年以来的发展进行回顾,探讨非遗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机遇,在对《公约》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反思的同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还特别讨论了一个正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引起重视的话题——关于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大会最终形成进一步推动全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会议成果文件《成都展望》。
来源:www.gov.cn中央政府网站.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要求
去年年底颁布的《国家考古公园规划编制要求》(试行稿,2012-12),共分为四章:总则、规划说明、规划图纸,和附件。
该规划编制要求,适用于需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大遗址;必须以文物保护规划为依据,符合文物保护规划中展示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在科学保护遗址的基础上,充分、准确阐释遗址的价值,评估相关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确定遗址公园的定位、建设目标、内容等;成果包括规划说明、规划图纸及附件。
1、规划说明包括概述、资源条件与现状分析、总体设计、专项规划、节点设计、投资估算等六大部分。
(1)概述内容包括:遗址概况(名称、位置、时代、性质、范围、遗存构成和历史沿革等)、 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目标、规划原则。
(2)资源条件与现状分析内容包括:文物资源(明确遗址的价值与价值载体,评估价值载体的保存、保护状况及利用条件,以及遗址公园范围内其他文物资源条件)、区位条件、社会条件、 环境条件、考古和科研条件、管理条件、相关规划分析(分析遗址公园规划与文物保护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涉及遗址公园规划范围的建设、管理要求和规定)。
(3)总体设计包括:阐释与展示体系规划(构建价值阐释框架,确定阐释与展示的对象、定位、主题、内容、方法等,并进一步构建展示空间关系,包括展示分区、展示流线、重要节点等);遗址公园总体布局(包括功能分区、交通组织、设施分布等);总体景观控制(包括景观空间布局、建构筑物风貌控制、公共环境塑造等)。
(4)专项规划内容可包括:考古与研究实施方案(考古工作目标、任务、研究课题等)、管理运营规划(遗址公园管理架构、遗址公园运营模式、宣传教育计划)、基础设施规划、竖向规划、综合防灾规划等。专项规划内容应遵循文物保护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尽量减少对遗址本体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并符合相关专业法规、标准及规范。
(5)节点设计,是指对遗址公园的重要展示节点、景观节点、主要出入口、重要交通节点、重要设施等进行概念性方案设计。
(6)投资估算,要根据规划内容,提出遗址公园相关项目实施的投资估算。
2、规划图纸包括以下内容。
区位图、遗址公园范围图、遗存分布图、文物资源分析图、区位条件分析图、社会条件分析图、环境条件分析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考古和科研条件分析图、管理条件分析图、相关规划分析图、阐释与展示规划图、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展示与标识系统设计图、交通组织规划图、设施分布图、景观空间布局图、建构筑物风貌控制图、公共环境景观示意图、专项规划图、节点设计图、鸟瞰图及三维示意图等。
3、由于遗址公园的特殊性,该编制要求特别针对一些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进一步的注意事项。
(1)关于功能分区——除了遗址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外,还应将考古工作不充分或暂不具备展示条件的区域科学划定为预留区,以原状保护为主,不得开展干扰遗址本体及景观环境的建设项目。
(2)关于遗址公园的交通组织——应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严格控制遗址公园内入口、集散广场与停车场的规模,妥善处理新建路网与遗址的关系。遗址公园内道路不宜过宽,铺装材质应慎用柏油等现代材料,避免过于现代化和人工化。
(3)关于设施分布——应以满足最低功能需求为原则,严格控制设施数量和规模,淡化设计,确保遗址本体和周边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来源:http://www.sach.gov.cn 国家文物局网站.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布《叙利亚处于危险中的文物紧急红色名录》
2013年9月25日,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与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主席汉斯·马丁·辛兹博士(Dr. Hans-Martin Hinz)和美国负责人口、难民和移民问题的助理国务卿安妮·理查德女士(Ms Anne Richard)在纽约市大都会博物馆共同发布《叙利亚处于危险中的文物紧急红色名录》。
伊琳娜·博科娃对叙利亚自冲突爆发以来所造成的人员损失表达了强烈的震惊和悲痛,同时提到冲突对叙利亚独有的遗产造成了悲剧性的、不可恢复的毁损,从阿勒波一直到世界文化遗址骑士城堡。她说:“在教科文组织,我们认为在拯救生命和拯救文化遗产之间没有选择。保护遗产与保护人民是分不开的,因为正是那些遗产彰显了人民的身份。遗产给予人们憧憬未来的力量和自信——它是社会凝聚和重生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保护遗产必须成为所有人道主义努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因。”“叙利亚不可替代的遗产只能通过协调的国际行动来保护。”
从2000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与教科文组织密切合作,组织技术会议和培训,签署旨在防止更多损失和挽回文化遗产损失的行动计划,迄今总共已经为世界不同地区处于危险中的文物发布了12个红色名录。《国际博物馆协会红色名录》通过帮助警察、海关官员和世界上其他关心文化财产保护的专业人员识别易受非法买卖、交易和出口的文物种类,来促进他们的工作。
《叙利亚红色名录》所涉及的文物涵盖了叙利亚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时期:史前和远古时期、伊斯兰时代、中世纪以及土耳其时期。主要包括:①从青铜时代早期到奥斯曼帝国时期(3000B.C.-1918)的各种文字记录和片段;②史前伊斯兰时期(6000B.C.-1500年代)的各种动物或人像雕塑;③史前到奥斯曼帝国时期(7000B.C.-1918)的各类容器;④3000B.C.-1918的各种建筑元素;⑤史前到奥斯曼帝国时期(7000B.C.-1918)的配件和工具;⑥史前时期到拜占庭时期(6000B.C.-636)的邮票与封印;⑦阿契美尼德时期到奥斯曼帝国时期(539B.C.-1918)的镶嵌物和硬币。
来源:http://www.unesco.org/new/zh/culture/themes/single-view/news/emergency_red_list_of_syrian_antiquities_at_risk_is_launched_in_new_york/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论坛
8月17日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主办的“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论坛”在上海书展中央大厅第三活动区举行。《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作者林志宏、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军三位主讲嘉宾,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李天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卢永毅两位点评嘉宾,同济大学出版社社长支文军,参加了本次论坛,同济大学规划系教授张松担任特邀学术主持人。
1、巴黎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值得亚洲城市借鉴
林志宏博士从《世界遗产公约》开始介绍了世界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性,并以法国巴黎东岸和圣安东尼城区的更新规划为例,公共空间的复兴与文化的注入展示出城市遗产保护同样可以获得传统街区与都市发展齐头并进,两全其美。
圣安东尼街区并没有特别出众的单体古建筑,也不在古迹周边特定的保护区内。巴黎之所以保护这个看似十分普通的街区,是因为它具有18世纪巴黎街区的空间布局——狭长的中庭与过道、耸立的烟囱以及精致的木造家具产业。巴黎横幅的保护计划提出,要做到保护传统街区与城市发展两全其美,鼓励该街区的商业与手工业继续发展,新建筑第曾楼高不低于3.6米。如今,这个街区仍有很多居民,充满生活气息,体现了城市古建筑保护“以人为本”的理念。他指出,历史街区属于大众,居民拥有强有力的意识,应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中心,圣安东尼街区如今仍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城市遗产保护“以人为本”的理念。历史城区的保护应该和城市发展相结合,发展公共空间应该更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和经济的多样性。
相比之下,亚洲的一些国家情况不容乐观,遗产破坏严重,如何规划、管理,并且改善这种状况都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2、历史的记忆
同济大学伍江教授就“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主题,以上海的城市遗产保护的现状与问题作为案例,提出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他认为,文化的先进性应该体现在对先前文化的包容性上,越能包容的文化越有先进性,越没有包容性的就越落后,所以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正是现代化的标志。城市风貌的延续也是文化延续的重要方面,文化的延续性又是生命力的标志。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对那些已经失去原始使用价值的建筑做出合理改造,产生新的功能,注入新的生命,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王军则从一个媒体工作者的角度思考北京的遗产保护现状,指出对北京旧城的持续拆除,也持续恶化的北京的城市功能,北京旧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结晶,纪念着中国城市营造的杰出智慧,是属于全人类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不应该成为她的终结者。
3、保护是发展的一种模式
保护不意味着停滞和凝固,保护是发展的一种模式。同济大学出版社自2009年开始策划出版“遗产保护译丛”丛书,以介绍国外遗产保护领域的经典论著为主要任务,期望能够对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亟需重视并慎重面对的城乡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借鉴与推动的价值。2012年“遗产保护译丛”中的《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与《当代保护理论》正式出版;2013年将出版《修复的理论》一书。《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讨论的内容从目前阿富汗大佛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社会与阿富汗内部如何进行保护的过程出发,呼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主要的三个国际文化公约,思考世界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侧重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下的世界遗产保存国际合作计划、以及欧亚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法国巴黎、法国雷恩、西班牙圣地亚哥和中国曲阜的自发性可持续发展实践,通过遗产保护、传统街区保护与都市适度更新的多个案例,思考城市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性的关联,从中提炼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指导和操作指南。
(供稿:肖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