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十二五”规划情况 发布时间:2011-11-28 点击:2039


我国拥有近300万km2的辽阔海疆、超过1.8万km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蕴含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速调整海洋发展战略,2003年国务院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也做出“发展海洋产业”的战略部署。水下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轨迹的重要见证,是中国海洋权利的历史佐证,具有主权宣示和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对滨海旅游、海洋经济的强调和开发,大规模涉海基本建设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十二五规划”编制文本共分现状分析和基本经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基本项目、重点项目、保证措施、规划周期、实施步骤、经费需求等九个部分。该规划基于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详细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海洋形势,据此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着重开展的重点项目和相关经费需求,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法规健全、队伍精干、技术领先、基础扎实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形成国家主导,以沿海海域为主,适当兼顾内陆水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格局,实现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该规划文本已经数易其稿,待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后可最后定稿。
“十二五”期间,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水域的发展战略,还将设立数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或分中心,形成“以沿海海域为主、远海海域为辅、适当兼顾内陆水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格局。到目前为止,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总体部署,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经成功设立“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于2010年7月29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港举行奠基仪式,是国家水下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以来首个正式挂牌的区域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主要承担东海海域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探测、发掘、保护、展示与相关研究工作,逐步打造为全国性的出水沉船科技修复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阵地和中国水下考古学术交流的活动平台,成为集科学研究、收藏保护、对外交流、科普教育、参观游览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于2010年8月25日在青岛奥帆基地媒体中心揭牌。青岛基地的职责是在黄海、渤海水域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各项工作,如相关发展战略、规划和工作方案起草;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发掘、保护项目实施;参与全国性重大水下考古调查、发掘、保护项目,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等。
来源: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http://www.cach.org.cn/tabid/169/InfoID/571/frtid/169/Default.aspx

长城资源调查项目
尽管长城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和世界文化遗产,但由于长城建筑体系庞大、历史悠久、结构复杂,近年来自然与人为破坏有加剧趋势,保护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总体工作方案》,2006年国家文物局启动“长城保护工程”。
“长城资源调查”是“长城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①全面、准确掌握历代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及其时代、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资料以及存在的问题;②生成长城基础地理信息和长城专题要素数据,发布长城长度等重要信息;③建立科学、准确、翔实的长城记录档案和长城资源信息系统,为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和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等。
长城资源调查由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合作,同时在中国文化遗产院设立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项目组,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2007年调查工作全面展开,共覆盖黑龙江、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北、青海、新疆等15个省(市)区,由国家文物局负责组织和协调长城沿线各省级文物和测绘部门的考古、测绘专业技术人员联合组成144个调查队(组),形成考古调查与测绘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根据长城的时空分布规律,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分为“明长城资源调查”和“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调查”两个阶段的工作,并具体分为前期准备、野外调查、数据整理和报告编写等几个步骤进行。项目专家进行现场检查,工作指导,质量监控,分级验收等措施保证此次明长城资源调查所得数据的真实、完整、规范。目前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的田野调查工作已全部结束,数据整理、专家验收和报告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
1、明长城资源调查基本情况
明长城资源田野调查工作自2007年5月始,至2008年10月基本结束,测绘工作也已于2008年12月15日结束。对明代长城的墙体、单体建筑、关堡及其它遗存的保存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测绘,调查范围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陕西、宁夏、陕西、甘肃、青海等10个省(市)区,覆盖县域156个,行程数十万公里。
2009年4月,国家文物局在八达岭长城举办了长城长度新闻发布会,将明长城资源调查成果向社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到甘肃嘉峪关,总长度为8851.8km。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km,占明长城总长度的70.8%;壕堑长度为359.7km,占明长城总长度的4%;天然险长度为2232.5km,占明长城总长度的25.2%。明长城现存长度最长的省份是甘肃1699.2km,其次是河北1338.6km、辽宁1218.8km、陕西1218.1km、山西896.5km、宁夏837.6km、内蒙712.6km、北京526.7km、青海363.4km。天津最短,为40.3km。墙体附有敌台7062座、马面3357座、烽火台5723座、关堡1176座、相关遗存1026处、新发现各类遗迹498处。
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过程被详细记录下来,除每日的调查日志外,还填写记录了长城本体及附属设施的《长城墙体调查登记表》、《长城关堡调查登记表》、《长城单体建筑调查登记表》、《长城相关遗存登记表》、《界壕/壕堑本体调查登记表》等大量信息。
在此次明长城资源调查测量工作中,文物和测绘部门进行跨学科合作,通过建立明长城沿线带状地带1∶10000精度的立体遥感影像模型,准确测定了人工墙体、天然险、壕堑以及各种附属设施的空间分布与长度,获得了明长城实际长度、资源分布、保存现状等第一手资料。
2、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调查基本情况
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分布于黑龙江、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湖北、青海、新疆等14个省(市)区的179个县(市、区)(其中,秦汉分布58个,其他时代分布121个)。据数据统计,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共计21911km,其中,秦汉长城10442km,分布于冀、晋、蒙、辽、陕、甘、宁、青8省(市)区。
3、长城资源调查的主要收获
长城资源调查是建国以来对我国境内各时代的所有长城墙体及相关遗存进行的首次全面调查,为长城保护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基本摸清了长城的家底,突出体现在以下4点:①首次全面掌握了长城现状,包括分布、走向,墙体及附属设施建筑特点、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和管理现状等;②首次获得长城的精确长度;③新发现了一批长城遗迹,如天津明长城的火池、烟灶等遗迹,对其认识也得到进一步深化;④形成了一批初步研究成果和专著,如《河北省明长城碑刻》、《北京长城建筑测绘图集》等。
其次,此次调查得到的长城基础资料,为各地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修缮方案、设置围护装置、加强“四有”工作等提供了支持。
最后,调查资料经过整理,形成完整的长城档案,培养了一批研究长城、保护长城的人才;为其他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借鉴。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http://www.cach.org.cn/tabid/161/Default.aspx

杭州西湖世界遗产解读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西湖此次申报的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此前我国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庐山和五台山。西湖是目前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
在杭州西湖申遗文本中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定义为:“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至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认为,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由承载其突出普遍价值的6大要素组成,包括:①西湖自然山水;②“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③“两堤三岛”景观格局;④“西湖十景”题名景观;⑤西湖文化史迹;⑥西湖特色植物。
西湖申遗进程:
1999年,杭州宣布要将西湖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行列;
2008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为2010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荐项目;
2008年1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
2010年9月,申遗文本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并正式通过初审,世界遗产中心派专家到西湖进行现场考评与验收;
2011年3-5月,世界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对西湖的普世价值进行评估;
2011年6月,在巴林召开的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21个理事国投票决定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