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蜀道文化线路保护 发布时间:2011-06-01 点击:1733


中国蜀道文化线路保护

文化线路是一种重要的世界遗产类型,2009 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于200911月在四川广元举办,论坛探讨了中国蜀道文化线路的价值和整体保护利用,并宣告所有沿线地区彼此之间以及与其他机构之间共同合作推进中国蜀道文化线路整体保护与联合申遗的目标。

论坛强调以下内容。

1. 中国蜀道绵延上千公里,跨越川陕甘大地、沟通中原南北,是现存世界上开辟最早、沿用至今的交通系统,保存有丰厚的自然与文化遗存,是人类交通史上的伟大工程和文明传播的历史丰碑。作为一个跨区域、多层次、综合性的遗产体系,蜀道是反映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和人类智慧的杰出典范。

2. 中国蜀道文化线路遗产是指蜀道沿线分布的,反应蜀道在整体层面上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的,且具有相关考古证据、实物遗存、科学数据以及确切文献证明的,与蜀道发展历程相关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文与自然遗迹、遗物,包括:蜀道交通及邮驿文化遗产、蜀道相关城镇和村落、蜀道生态与景观环境遗产、蜀道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道相关独特性文化遗产等。

3. 中国蜀道文化线路遗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应采用整体保护的思路,开展跨地域、跨部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编制中国蜀道文化线路整体保护规划,制定中国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蜀道整体保护是有创造性、开拓性、前瞻性的大型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4. 蜀道沿线地区应围绕蜀道整体保护,开展沿线地区间的遗产保护与交流,尽快成立蜀道文化线路相关申遗城市联盟,沟通信息、协调行动、广泛宣传,共同制定蜀道文化线路保护和申遗的时间表,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要求,对蜀道文化线路实施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结合各自实际与特点,调动全社会的遗产保护积极性,通过蜀道文化线路的整体保护,传承文化、维护生态平衡。

5. 蜀道文化线路既是重要的遗产资源,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蜀道沿线地区正面临着灾后重建,在整体保护、合理利用遗产资源的前提下,发扬“开放、跨越、和谐、发展”的蜀道精神,通过整体保护与联合申遗,充分发掘蜀道沿线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潜能,将蜀道文化线路的巨大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促进灾后重建,改善民生;更好地推动川陕甘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198241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在突尼斯举办科学研讨会时,首次有代表提出建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举办全球性的庆祝活动。这一建议于次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上得到批准,并号召各成员国倡导和推行“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2001年开始,ICOMOS每年都要为418日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各会员国根据这一主题自行选择活动内容与形式,如举行圆桌会议、科学研讨会,开办展览、讲座,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和遗产地等。

国际古迹遗址日历届主题为:

2001年:拯救我们的历史村镇;

2002年:20世纪遗产;

2003年:水下文物遗产;

2004年:土建筑遗产;

2005年:背景环境中的古迹遗址;

2006年:重视工业遗产;

2007年: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

2008年:宗教遗产和圣地;

2009年:遗产与科学;

2010年:农业文化遗产;

2011年将要探讨的是水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

中国自1993年加入这一组织后,对4·18这一纪念日的宣传及举办相关活动极为重视。自2006年开始,每年在418日前后,国家文物局都会以当年的主题为主要议题举办遗产保护论坛。近年来各省也开始积极配合国际古迹遗址日的相关主题,免费开放博物馆、举办文化遗产展览等。

来源: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www.icomos.org

文献推介(Literature Introductions

 

中国博物馆学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年会暨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

中国博物馆学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上海鲁迅纪念馆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05.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有着150余年的发展历史,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城市需要新的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观念转变,新的文物种类不断涌现,这些都是文博工作者面临的紧要课题。与会专家学者以此为中心议题,从保护、维修、规范、宣传等各个角度展开探讨,还组织知名专家进行主题对话会,就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热点问题进行对话,并提出应对的方法。

本论文集收录参会论文60余篇,并根据论文内容和会议分组分成3个部分:城市化进程与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机遇和挑战、文化遗产相关问题探讨。这些论文既体现文博工作者近年来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思考,又是近几年来关于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一个集成和工作总结。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系列丛书(20062010

《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系列丛书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于2006年推出,至今已陆续出版5册,分别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2006),《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动态保护探索》(2008)、《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动态保护探索·二》(2009)、《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动态保护探索·三》(2010),和《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动态保护前沿话题》(2010)。

2002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大学(UNU)等十余家国际组织及一些地方政府,发起一项旨在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项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该项目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食品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全球行动计划》、《2l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为基础,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项目在获得全球环境基金(GEP)批准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按照粮农组织的统一部署的国家框架下,中国课题组在农业部国际合作司的支持下,陆续开展贵州从江传统农业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云南哈尼梯田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并成功建立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的交流和发布机制,这些实践标志着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本丛书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组织,由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部、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项目资助。收录了课题研究组自2004年以来陆续发表的研究论文和部分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总结了项目实施以来的内容、进度、经验教训等,让更多从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者、实施者了解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实践概况。

(以上供稿:袁菲)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

[]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斯

[]塔内尔·厄奇 

张玫英,董卫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4.

本书试图通过对一系列历史街区振兴案例的分析,将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予以综合考虑。来自北美和欧洲的个案分析展示出多样性的城市振兴策略及其成果,从这些历史街区的经验中所获得的方法与思考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本书的作者都是建筑师和规划师,是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领域的专家。

全书共有8个章节:第1章阐述了城市历史街区的基本情况及概念,说明了什么是城市历史街区的振兴;第2章分析了城市历史街区面临的经济挑战;第3章提出重新评估城市历史街区的品质的要求;第4章至第6章阐述了城市历史街区的振兴途径,分别为以旅游和文化产业为先导的振兴、以住宅建设为先导的城市振兴和工业及商业街区的振兴;第7章剖析了城市历史街区中的设计方法;第8章总结了如何才是走向成功的历史街区的振兴。

全书的重要观点是,在当今历史街区保护越来越被重视的背景下,不能把所有历史街区都变为博物馆或博物馆区,应该想方设法振兴这些街区,使其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功能中去。历史街区的保护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简单化的注重限制性保存措施的制定到将来的推动街区振兴与整合的演变过程。所谓振兴就是通过经济的发展为街区保护、维护和改善提供财政支持。这意味着两个方面的重要变化,其一是街区固有的传统活动的改变;其二是重建街区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的重建又需要区分“功能的”和“物质环境的”这两种不同的保护方法。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街区,即那种在一个相对有限的范围内集中了相当多的历史建筑的地区,以及以场所和地区为指向的各种城市设计与规划方法,书中并未涉及针对单体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方法。

(供稿:肖建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