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与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2011-11-28 点击:2719

城市交通枢纽多种交通方式的组织与优化设计
城市交通枢纽将多种交通方式汇聚在同一空间,以实现换乘效率的最优化和便捷化为目标,同时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及集约开发,构筑良好的城市建筑、交通及景观环境。构筑一体化大交通系统,建立集约型交通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将发挥关键作用。
本研究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在城市大型交通枢纽需求产生机理、城市路网交通拥堵形成机理与传播过程、瓶颈识别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型交通枢纽需求预测及规划理论与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以系统运输效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的交通枢纽与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布局的整体协调理论和方法;提出与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一体化的枢纽交通组织优化与设计方法。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展开。
1、交通枢纽功能定位分析
在城市交通需求空间分布与交通设施空间布局及资源配置理论和方法等的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枢纽规模等特征,研究确定城市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基于平衡协调、互利互惠的原则,综合分析交通枢纽与城市总体规划、周边地区用地规划的相互关系,研究交通枢纽分类分级的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
2、交通枢纽需求预测方法
在交通调查和基础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筑模型,建立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动态平衡关系,即根据可能的交通供给水平及枢纽服务水平,预测交通需求的发展特征,并根据预测的交通需求指导交通供给条件的改善(如枢纽布局选址方案的制定),以期达到两者的动态平衡。
3、交通枢纽规划模型与优化设计方法
根据客流需求预测分析的结果,并基于交通枢纽网络布局基本模式,利用网络优化理论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数量、位置、规模进行优化,同时理清枢纽与网络的相互关系,提出交通网络和枢纽同时优化布局的交通枢纽规划模型与优化设计的方法。
4、交通枢纽换乘交通需求模型及优化设计方法
采用以规划路网等外部条件为基本约束,考虑并协调枢纽内各交通方式的利用程度以满足客流需求;以及假设枢纽的各交通方式输送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为满足整体客流的需求,通过对周边用地开发强度或开发类型的改变以达到增加或减少直达客流,提高枢纽的整体服务水平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交通枢纽换乘交通需求及OD估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交通枢纽内多种交通方式布局的优化设计方法、枢纽“无缝式”交通组织与多种交通方式协调组织设计方法等。
5、国内典型城市交通枢纽设计理论及方法的应用
将交通枢纽设计及其TOD综合开发模式相结合进行研究,在汲取国际上先进、成熟的相关经验、典型模式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内典型城市的相关已有规划和枢纽具体情况,本着以人为本、先进、合理、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构筑布局合理、换乘便捷、运作高效、经济环保并具有高品质空间环境的交通枢纽,并实现枢纽周边地区高效、合理的土地开发与利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地位。
课题研究成员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杨晓光教授,周雪梅副教授领导的课题研究组。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典型城市应用。
(供稿:葛艳波)

上海市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发展关系研究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 上海城市空间与交通形态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得到了同步扩大,城市交通系统有效支撑了城市空间的拓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等各方面的挑战。同时,上海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自身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国内外经济激烈竞争的双重考验。国家战略要求上海加快推进建设“四个中心”。在此背景下,上海必须重新审视既有交通体系与未来空间发展的耦合度,构建内外一体、高效集约的综合交通体系。
上海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决定了上海综合交通需求的空间布局,是编制《上海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基础。根据《上海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0-2020)立项任务书》的分工,《上海城市空间形态和交通发展关系研究》被列入本次7专题研究之一。此项旨在在宏观上研究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定程度上明确城市发展的阶段状态,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提供基础,并提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需要城市交通系统分担的任务。研究主要成果将被吸收纳入《上海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之中。
本专题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国内与国外城市经验借鉴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历史及现状规律总结、理论经验借鉴、发展趋势判断和系统战略方案等四个部分。
1、上海城市空间发展和交通系统关系演变分析——属于历史规律总结及现状和评估。基于上海市历年的现状土地使用数据库和综合交通大调查等数据库,对上海空间形态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研究特征年份土地利用、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城镇体系等空间形态特征与交通系统关系,分析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寻求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从适应性、协调性等多个层次对二者的耦合状态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特征变化、空间结构演变与交通系统互动关系分析(市域空间结构对交通系统的选择;交通系统对市域空间结构的驱动作用)、空间形态与交通系统耦合关系分析等三部分内容。
2、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借鉴——通过搜集国内外研究学术论文等文献,总结既有研究的进展,并归纳为本研究可沿用的理念、方法和观点;选取与上海在城市规模、交通特征、空间布局等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国内外典型大城市,将其进行类比,分析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相互作用规律,寻找用以预判未来发展趋势的规律,并提炼对上海未来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具体包括空间结构与交通发展模式等相关理论综述、典型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发展模式案例分析、对上海发展的启示等三部分内容。
3、未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趋势研判——立足国家战略和长三角区域城市群的空间格局,在上海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郊区城镇发展、大浦东地区、西部虹桥枢纽地区等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对规划期和远景上海城市空间形态、产业和人口布局进行趋势研判。主要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上海城乡空间结构发展趋势分析、市域产业布局与人口分布等发展趋势分析等三个部分内容。
4、市域空间结构形态和交通系统协调发展战略——属于系统战略方案。在对产业、人口等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近远期可能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和空间结构形态模式,明确支撑空间结构发展的交通系统任务和交通需求特征;根据现状评估结论,提出面向空间结构优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战略,包括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相适应的综合交通系统结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导向目标、空间结构-交通发展互动模式策略、土地利用-交通发展互动模式策略等。主要包括城镇体系和空间结构发展方案、城市空间发展的交通系统任务和需求特征、城市空间发展的交通规划应对策略等三个部分内容。
课题研究成员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潘海啸教授,领导的课题研究组,研究主要成果将被吸收纳入《上海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之中。
(供稿:葛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