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还在经历快速城市化和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交通增长,这直接导致了诸如拥挤、噪音和污染等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该文以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为例,说明可以靠非工程化的措施解决发展中国家高速增长的交通所引发的问题,这些措施包括出行需求管理、战略规划和必要的合理管制。
哈拉雷的城市特点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类似: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开放带来交通量的迅猛增长。但多修路的解决方式有很大问题:一是财政上很难支持大量的道路建设;二是便利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更大量的交通流。哈拉雷市中心为CBD,外围是卫星城式的居住区。CBD交通量从20世纪90年代后猛增,并带来道路拥挤、污染增加、交通事故频发、城市整体美观性遭到破坏等问题。为此城市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其中有很多措施无法实施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1}建立大哈拉雷城市交通运输局的提议一直没有实现,因为缺乏具体的措施;{2}地方交通管理规划的研究总是滞后,研究提不出合理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和其他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的战略;{3}禁止小巴进入CBD,但因CBD内对巴士需求大,这一措施也只得取消。作者认为哈拉雷应该采取的政策是:{1}良好的管治措施,其关键是有效的资源管理和利用;{2}实施交通需求管理,通过相对低成本的交通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已有的道路系统,如改变路线或错时出行、降低私家车的使用、土地混合使用;{3}需要长期的战略规划安排,包括交通供应、公交、交通与用地的整合。
来源:[津巴布韦]MBARA T C. Urban Transport 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J],Urban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 (CODATU IX),2000: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