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Follows Finance: Skyscrapers and Skylines in New York and Chicago 发布时间:2011-05-23 点击:1480

Form Follows Finance: Skyscrapers and Skylines in New York and Chicago

Carol Willis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5

该书作者通过对各个特大城市中心区建筑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历史上很多城市中心的高楼大厦都采取一样的形式,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纽约和芝加哥,摩天大厦的发展形式却有所不同:其中,经济因素很大程度上确定了摩天大厦与城市天际线的功能与形式。

作者在书中的主要分析对象是高层建筑、城市街道分区,具体对华尔街和帝国大厦等地段和建筑的功能、形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目的是剖析中心区对建筑和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包括:周边历史建筑价值、规划设计、房地产开发等,进而分析出:在城市中心区设计中,建筑和土地开发形式、空间与经济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影响,共同决定城市发展形式。书中全面分析和比较了两个最杰出的美国大都会——芝加哥和纽约的城市天际线。在这两个城市的高层建设过程中,利用和依据经济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用地模式、功能分区、市政设施供给以及城市历史的影响,来确定建筑的高度及整体的形式与功能,由此形成了城市特有的天际轮廓线。

他发现在20世纪40年代中叶以前高层建筑大多是投机私人投机建造的,富有的人将高层建筑当作投资赚钱的领域,是竞争性的建筑。比如,彼得(Peter)与沙博德·布鲁克斯(Shepherd Brooks ),他们建立并拥有芝加哥早期的一些摩天楼,包括蒙塔克(Montauk)与蒙纳德诺克(Monadnock)大楼。那么当成本价格可以预测时,开发商会经过多次验证估算一项工程的经济性。正如理查德·霍德(Richard Hurd)在他1903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城市土地价值原则》中所解释的,土地租金资本化(将未来租金转化为当前价值的过程)是城市土地价值最根本的基础。

通过研究,作者发现在经济景气时,土地价值所谓的合理依据往往被忽视,同时,对“什么是土地的价值”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成为回答“某人愿意支付什么”。有些投机商在新的更高的租金设想基础上估计价值;另一些则只是简单地计划为尽快获得收益而开发一处房产。在人口快速增长及城市扩展的19世纪后期与20世纪早期,对建筑物的需求增长似乎是必然的。但是,由于房地产业的周期性特征,一个项目的时机对它的成功至为关键,房产收获的租金或销售数额由它完成或面市时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来决定。其实,关于周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果它们的模式如此容易预测,人们为什么不能预见不可避免的不景气?通过对经济的总体把握与分析,期望能对城市高层建筑的建设和天际线的形成提供指导。

于是作者回顾芝加哥与纽约的主要建造时期,并着重考察投机的发展,来记住商业景气行为模式。作者透彻地分析了1890年到20世纪初期间几个时期内高层限高的指标变化和建筑功能、数量等数据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对应的经济发展背景。例如芝加哥1923年之前,城市分区制法令允许建造高楼,土地价值与商业租金也在循环中加倍了,而当时经济正处于景气时期。从19231929年,也就是建造的高峰时段,建造了大约13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这几乎是前一段时间建造量的两倍。这些新的大厦广泛分布于中央商务区(CBD)中,包括西部商圈、沿河地带以及北部密歇根大道的商业带中。在这些年中,新增的空间被扩张的经济成功地吸收,在1927年,不论是新建筑或老建筑,总体空房率都在10%以下,然而一年后,许多工程碰到了经济问题,在192910月股市暴跌以后,这种情况渐渐变得更糟糕。到1931年,空房率达到了20%

而纽约经历的周期性时间有些不同。在19世纪的最后一些年,它的办公空间增长是缓慢的,但在1900年以后,普遍的商业繁荣开始影响办公大楼市场。1905年之前的投机是繁荣的,新建筑中对空间的需求很强烈,这自然会刺激投机建筑。经历了平稳的几年之后,1909年曼哈顿被纳入规划的土地创造了又一个纪录,建筑量平均增长率保持到1912年,但1913年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停滞”的年份;这种状况在1914年继续恶化,而此时的芝加哥正处于最高容量需求时期。

作者发现,到了20世纪20年代,纽约形成了它的第二个中心商业区——一个定义模糊的地区,它与大中央车站有着交通运输联系并成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节点,同时与第42街道构成主要十字轴线。这个城市结构的产生也是由当时的经济环境决定的。而在同一时期,芝加哥致力于办公建筑的区域扩展,建设量在经济周期中更均匀了,而土地价值也没有表现出下曼哈顿区那样巨大的差异。在这之后的历史时期,两个城市也是如此:既有不同,但是都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在一系列的分析中,作者始终认为,经济的发展制约并促进着城市高层建设以及天际轮廓线的形成。因此可以说是“形式追随经济”。城市的经济发展背景是中心街区开发功能、强度以及高度等表象的决定因素。作者还认为:摩天大楼是资本主义的最终建筑。每个高层建筑的第一张图纸都是关于估计成本与资金回报的资产负债表。它的底线在今天与1893年巴尔·费里(Barr Ferree)提出时一样,“一个建筑必须有收益,否则就没有投资者准备钱去支付它的投入。”正如功能要求、市政法规、基地状况影响建筑的形式,项目计划也影响着利润。摩天大楼的升高及城市的发展如不能理解城市建筑的经济因素时是无法解释的。城市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商业环境,它们的秩序原则很复杂,但可以理解,在这种原则下,城市会变得很美丽。

(供稿:姜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