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城市与区域发展
01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王兰) 发布时间:2018-06-08 点击:2652

积极城市:为健康而设计
在多伦多,慢性病是造成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而体力活动已被证明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死亡率。城市塑造了居民关注日常生活的方式,并影响其体力活动水平。在此背景下,多伦多一直全力创建良好的建成环境,朝着成为积极城市的目标前进。本报告作为多伦多的官方计划,旨在将健康导向融入到多项政策中,通过设计导则引导城市迈向美好的愿景。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概念介绍、背景情况、建成环境与健康的相关影响、为创建积极生活的规划与设计、创建积极城市的十大原则。报告同时罗列了多伦多相关政策文件。
1. 概念介绍
报告这一部分对积极城市相关定义做了详细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对“积极城市”的定义是在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不断创造机会,并不断扩大社区资源使得公民能在生活中进行体力活动的城市。本报告阐述了促进积极生活的综合方法,倡导通过以下方式帮助提升人群的安全和健康,包括:①提升积极交通的使用,提升体力活动率;②减少车祸和伤害;③发展公共健康和公平的策略。
2. 背景情况
本部分对多伦多发展健康城市的起源做出概述,提出最早因各类传染病使各部门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投资。如今慢性病已成为越来越大的挑战,肥胖及体力活动不足成为了慢性病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这些危险因素都与居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如久坐不动、基于视频屏幕的娱乐方式等。在多伦多,缺乏体力活动的社会成本很高,药物、护理都会造成大额费用。因而,创建积极城市是如今多伦多的关键课题。
3. 建成环境与健康的相关影响
本部分对建成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①建成环境能通过社区、就业、开发模式等设计,让体力活动纳入生活的各个方面;②积极的交通方式能对健康产生益处;③良好的建成环境能对居民心理健康产生益处;④健康城市需避免空气和噪音污染的影响。
4. 创建积极生活的规划与设计
本部分指出,规划和设计指导方针已成为通过改变建成环境促进体力活动的一种普遍方式,并详细介绍了四种影响体力活动水平的要素:①邻近度:前往目的地和设施的方式;②连通性:穿越建成环境的路径;③人居环境的质量:设计要素和效果;④公平:通过设计解决健康不平等的问题。
5. 创建积极城市的原则
报告本部分罗列了十大原则,指导建设多伦多积极城市。第一个原则为统领性原则,指出一个积极的城市要塑造出良好的建成环境,应能提升居民进行体力活动的机会,而提升体力活动率的最佳方式就是对建成环境采取干预措施。第二至十项原则从不同角度诠释各类干预措施。其中,第二、三项原则针对用地进行设计指导,提出建成环境建设中,用地混合与一定密度的发展缺一不可,同时也鼓励居住与就业的混合、鼓励插入式建筑发展模式,并认为这样的环境特征才能使设施和服务起到作用。第四至六项原则对交通进行指导,大力提倡积极交通,并分别从公共交通、慢行环境、道路网络三个方面详细阐述;鼓励发展公交导向的社区,为各类人群(尤其强调女性、老人、儿童)创造安全的慢行环境;鼓励采取交通安宁化措施,创建互连的交通网络。第七至八项原则从开放空间设计的角度给出细致的指导,主要强调建立高品质城市空间,恰当设置不同类型的设施、公园、植物等。第九项原则针对建筑物内部设计给出指导意见,并认为鼓励爬楼梯是增加室内空间运动水平的主要焦点。第十项原则强调让居民平等地拥有过健康生活的权利,减少健康不平等的问题,并优先考虑在高需求、低收入的社区中去改善生活环境。最后作者介绍了多伦多就创建积极城市方面已有和计划改进的相关政策文件,包括全城自行车道建设、公共设施改造等计划,展示了多伦多建设积极城市的决心。
来源:Toronto Public Health, Active city: designing for health[R]. 2014.
(供稿:黄琳)

积极设计:促进安全
本报告作为纽约市《积极设计导则:通过设计促进体力活动和健康》的补充报告,为保障个人和场所安全的同时促进健康和体力活动提供了设计导则。报告指出:打造一个对健康有利的建成环境,既可以促进健康又可以减少伤害。借鉴伤害预防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和最佳实践案例,报告旨在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方面的专业人士提供关于如何在促进体力活动的环境中保障安全的知识。
全文分为研究介绍、促进安全的设计方法阐述和研究总结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研究介绍。在美国,与肥胖和缺乏运动有关的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必须要考虑到意外伤害也是1—44岁美国人的主要死因,例如:交通伤害。对建成环境的改善可以减少受伤风险。现代伤害流行病学之父William Haddon认为一次伤害由主体、伤害因子和环境三个要素组成,并从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防止事故发生时的伤害、最小化事故发生时的伤害这三种类型,对防止伤害的策略进行分类。报告也提出了预防伤害的“三E(Environmental design, Education, Enforcement)”:建成环境的设计与施工、法律法规的约束、对个人的教育;三者相辅相成,对预防、降低伤害意外伤害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作者对促进安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仔细的阐述。针对社区、街道和户外空间的城市设计策略可以减少伤害,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并增加公共交通的可达性。除此之外,关乎个人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建筑设计策略也可以促进积极的生活方式,保障安全。报告基于现有研究和广为接受的实践案例,共确定了18项城市设计策略和9项建筑设计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性。这些策略可以用于创建促进健康的建成环境,也有助于减少有意和无意的伤害风险。
其中,促进安全的城市设计策略包括:①符合标准的游玩场地设施和铺装;②泳池和架高游戏场地周边设立围栏;③将行人、骑行者、驾车者和乘客的都纳入考虑的完整设计的街道;④封闭部分街道来创建安全的活动区域;⑤交通安宁化措施;⑥设置行人安全岛;⑦设置远离路口的公交车站并设置公交专用道;⑧在人行道和斑马线内设置路面闪光灯;⑨设置机动车停止标志;⑩设置有倒计时的交通信号灯;11充足的照明;12设置人行天桥;13涂色的自行车道与路口等候区;14共享自行车;15增加自行车与头盔存放的设施;16通过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17设置各类标识;18安全的楼梯设计。
促进安全的建筑设计策略包括:①安全的楼梯设计和使用;②安全、符合标准的室内活动场地材质;③室内泳池安全;④自行车与自行车头盔存放;⑤防盗窗与阳台围栏;⑥室内安全标示;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⑧通过建筑设计来预防犯罪;⑨充足的照明。
第三部分是总结。通过回顾支撑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策略的证据,作者提出了几个重要发现。首先,积极的设计策略和伤害预防原则相符合,即都让人们远离危险源、减少能量暴露、考虑弱势群体等;其次,一项预防伤害策略可以达成多个目标:如交通信号灯的改进将使行人和骑行者都受益、改善照明可以促进夜间的体力活动同时防止意外伤害和暴力;第三,报告中的一些设计策略与伤害结果的关系没有足够多的证据,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支撑,也需要实施和评估反馈的过程;第四,在采取积极的策略时要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如:当设置人行天桥时,其他因素(如下面的照明)对防止意外犯罪就变得很重要。最后,报告提出了以下结论:①最优先考虑经过充分研究和具有成本效益的策略,以减少伤害风险,同时促进积极的环境;②应该有跨学科专家以及被服务社区在预防伤害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在缺乏安全研究证据的情况下;③随着世界各地的社区实施创意设计来促进积极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专业人士和公众应该有广泛的机会来分享经验和教训。
来源: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Injury Research and Policy. Active design: promoting safety[R], 2013.
(供稿:施德松)

积极设计:塑造步行体验
纽约市拥有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公共开放空间规划,人行道作为其最基本网络之一,在健康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精心设计、安全、便捷的人行道有助于健康城市建设,塑造激励更多人保持积极体力活动的空间环境。本篇设计导则是2011年出版的《积极设计导则:通过设计促进体力活动和健康》的续篇,由纽约市城市规划局编撰;基于“行人”体验,通过观察、测绘全美数百条街道,提出与人行道相关的3个平行研究:人行体验、物质空间、相关政策。
导则主体部分共分为5个章节;其中2—4章为核心章节,分别阐释了人行体验、物质空间、相关政策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介绍了相关背景。报告指出,人行道作为街道内独立的行走空间已有数百年历史,随着城市发展,人行道不仅仅保障行人安全,还有助于激发积极体力活动,促进人际交往。为改善城市环境和公共健康,对人行道空间进行积极设计,塑造步行体验意义重大。
第二章研究人行体验,强调以“行人”视角感知、思考人行道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有助于积极人行体验的6个因素;并依据人行体验,划分出5种不同类型的街道。影响步行体验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6种关键因素在规划设计时应予以考虑:①连通性:连接良好的人行道网络具有许多交叉点,提供人们选择多条路径,使步行成为有效的交通模式;②无障碍:考虑到不同年龄、身体状况者的使用情况,确保不同用户都可以无障碍使用;③安全:人行道设计应该有足够的照明、适合的坡度和材料,以确保24小时安全使用;④人体尺度和复合性:充分考虑人的视觉范围,通过对建筑细部、透明度、景观等多种要素的设计,使建筑物底层空间混合多样,打破单一节奏;⑤连续多样性:考虑人们运动的不同速度以及人行道空间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活动;⑥可持续性和弹性:考虑当地的气候,选用适合的植物、材料,改善空气质量,进行雨水管理。依据行人的体验,人行道可划分为5种类型:①忙碌而有序的商业区或枢纽区街道;②繁忙而有活力的居住区主要街道;③宁静而绿色的慢行主导街道;④本身作为活动目的地的街道(集市、艺术区等);⑤毗邻主干路用于步行通勤的道路。
第三章研究物质空间,基于3个尺度,分析人行道物质空间的因素:①邻里环境:土地使用政策可以激发本地步行活动,考虑步行出行的起终点,其中可能包括市中心、学校、沿街商店或餐馆、市场或公园。规划合理的步行网络,使居民出行到这些目的地时,步行始终可以作为理想选择,而无需乘车;②街道类型:街道类型取决于区位、相邻地块的土地使用情况、建筑物高度、街道的宽度、空间整体比例等等。街道可分为3种类型:市中心商业街、居住区主要街道、住区专属道路;③人行道空间:从行人的角度来看,人行道被抽象化为一个有4个界面的空间,包含地面、靠路一侧的界面、天际界面、建筑立面。导则详细总结了每个界面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要素,如地面需要关注宽度、绿化带、行道树(树池)、路缘坡等要素。
第四章通过对纽约市已有文件和规划手册的研究,总结了对人行道设计有促进作用的成功的公共政策,按照允许、鼓励、要求、补偿、消除障碍、引导6种类型进行整理。具体内容涉及第三章所列的13种空间要素,包含:人行道净宽、绿化带、机动车安宁化、土地使用、建筑物底层设计、建筑高度控制及天际线设计、建筑外立面、入口、透明度、建筑细部、其他设施、店招、室外空间使用。
第五章总结全篇,人行道空间可以被视作围绕行人的4个围合界面,每个界面都包含多种受多种利益群体及管理手段影响的物质空间要素。《积极设计:塑造人行道体验》从人行角度理解这些物质空间要素,为政策制定者和设计师提供指导。
来源:MICHAEL R, BLOOMBERG B A,BURNEY D. Active design:shaping the sidewalk experience[R]. 2013.
(供稿:杜怡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