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城市与区域发展
智能城镇化(孔翎聿) 发布时间:2017-03-31 点击:1697

开放数据:你想了解的一切(Open Data: All You Want To Know About Open Data)
开放数据是由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创造、收集和存储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免费提供给公民,公共组织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由于概念相对较新,目前关于开放数据的主题学术文献数量有限,由欧洲开放数据研究员Maria Sashinskaya出版的这本《开放数据:你想了解的一切》,将试图收集、分析并呈现城市开放数据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本书分为基本理论和国际实践两个篇章,以开放数据的定义作为开篇,通过综述国际上对于开放数据的界定与研究现状,对开放数据进行较为全面地阐释,对开放数据进行分类并探讨数据“开放度”。作者从政府角度出发,介绍政府在推动数据开放中的一系列激励政策。此外,作者提出尽管开放数据在世界各国的政府议程中地位日益提升,相关研究层出不穷,我们仍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对待开放数据,认识其中的局限性并平衡好“开放”与“隐私”之间的关系。
本书第二篇章是针对开放数据的法律框架概述,援引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开放数据法律框架与指导文件,对200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国际框架以及欧盟层面的框架文件进行介绍,并具体列举了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开放数据发布的两条指令:2003年第98号令,公共部门信息(PSI)的再利用;以及2007年第2号令,在欧洲社区建立空间信息基础结构。作者对两条指令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关联性。
本书是作者另一本书《欧洲智慧城市:智能移动环境下的开放数据》中的最新一章,涵盖开放数据和公共部门信息(PSI),作者从欧盟开放数据的研究出发,系统地梳理了开放数据的研究材料与政府文件,为广大开放数据的研究者提供完整详备的支撑材料。
来源:SASHINSKAYA M. Open data: all you want to know about open data[M]. Brussels, 2017.
(供稿:朱明明)

城市物候:通过Wi-Fi数据建立实时城市人口普查(Urban Phenology: Toward a Real-time Census of the City Using Wi-Fi Data)
美国纽约大学城市科学与进步中心的Kontokosta和Johnson在2017年第1期《计算机,环境和城市系统(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杂志发表了《城市物候:通过Wi-Fi数据建立实时城市人口普查》。文章提出城市物候,即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的循环和周期性变化,用来系统解释城市建成空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物候这一概念源自生物学,是研究动植物在自然界生长变化的周期性规律,以及生物内部外部的变化对物种的影响。文章将类似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城市建成环境中,通过实时人口动态和移动模式的深入观察和数据处理,理解城市建成环境的物理、自然和社会方面变化,并分析建成环境对个人和集体人类行为的影响。文章引入城市物候学的概念,结合了观察和数据处理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建筑街道层面和中观社区邻里层面解释人类在城市中的活动规律。
研究建立了通过Wi-Fi接入点数据开发实时人口普查的模型:使用来自纽约市曼哈顿下城区2015年以来的53个AP的Wi-Fi网络的超过2千万个数据,建立实时人口预测模型,将人口按居住者、工作者和游客分类,通过Wi-Fi接入点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人口的位置分布,并使用人口普查数据(Census)和其他相关报告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这项研究对城市运营、政策制定和规划决策有着重要意义:实时城市人口普查可以获得城市的实时密度和拥挤动态,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需求,帮助规划者和决策者预测和识别城市动态和活动变化。文章提到纽约市推出的LinkNYC计划,将在未来两年内在全市范围内为7500多个改装的付费电话亭提供公共Wi-Fi。这为城市物候的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支持,通过对全市范围的实时人口估计,对交通、应急响应、基础设施分析、政策和规划有重大影响。
来源:KONTOKOSTA C E, JOHNSON  N. Urban phenology: toward a real-time census of the city using wi-fi data[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017, 64, 144-153.
(供稿:胥星静)

智慧城市中的智慧能源:为了可持续的未来而规划(Smart Energy in the Smart City: Urban Plan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本书是2016年5月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由意大利那不勒腓特烈二世大学(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的学者Rocco Papa和萨莫奈大学(University of Sannio)的学者Romano Fistola共同编著。编者认为,回顾过去两到三年“智慧城市”的发展,可以看能源和技术是“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核心。书中收录了17篇有关智慧城市中智慧能源的文章,旨在探讨在智慧城市中能源和城市系统全新的关系——能源不仅仅是一个附加部分,而应该是既是城市规划这一过程的起点,同时也是终点。本书有三个重要议题:能源和城市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方法论层面能源如何促进城市系统管理运行;从本体论角度对一些规划方式方法、实践案例进行了综述。
其中,《城市新型智慧节能系统:城市系统中的能源维度》(City SmartNESS: the energy dimension of the Urban System)一文认为城市系统中有两种不同的熵,即进化熵和发展熵,进化熵用来描述系统本身的运行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展熵则是与能源使用相关,两者紧密相关。一般来说,越智慧的城市熵值往往越低,因为熵值低意味着在能源使用方面,城市从耗散系统走向了循环系统。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新型智慧节能系统”(Smart New Energy Saving System)这一概念,尝试用更加合理的能源使用方式把系统方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配置需求联系起来,通过优化子系统来达到整体熵减的目标。
书中《城市如何应对能源和气候问题:方法、战略和工具》(Cities Dealing with Energy Issues and Climate-Related Impacts: Approaches)一文中,讨论了“脆弱性”(vulnerability)和“韧性”(resilience)两个概念,它们都涉及系统应对内外变化时的机制,两者互补可以促进城市更加安全、可持续和低能耗地发展。文中还尝试提出了一种评估工具,以期指导规划者改造或建设城市邻里,平衡气候以及应对其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书中还从空间规划的角度谈及了欧洲应对能源和气候问题的政策,也关注到了可再生能源领域基于开放数据和开放工具的区域地方发展战略等话题。同时书中有大量基于意大利研究团队实践的案例研究:以巴勒莫的几个项目来探索如何通过政策和规划实践的有效整合,解决城市机动性面临的挑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市民在线反馈、辅助决策的城市运行工具Wall-E, 面向市民、企业和政府的能源消耗方案优化工具VerdingTool 平台为例,讨论了如何在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更好的发挥社会的力量;以意大利南部的福贾市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地方资源评估体系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取代传统的“采购-消费-处理废物”的线性逻辑,实现系统循环,减少社会生态系统的熵增长。
无论是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从业人员,还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感兴趣的研究者,都可以阅读这本书,也许能获得一些启发。
来源:PAPA R, FISTOLA R. Smart energy in the smart city: urban plan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M]. Springer, 2016-05.
(供稿:王雅桐)

美国未来城市报告:技术和未来的城市(Report to the President,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Cities)
美国的总统科学和技术咨询委员会(PCAST)联合城市政策的专家共同撰写了一份名为“技术及城市的未来(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Cities) ”的报告,旨在呼吁联邦政府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支持未来城市发展相关的新兴技术,激励创新。
该报告指出美国近期不仅要建设“智慧城市”,更要建设超越“智慧城市”的城市,并强调两点:①使关键的基础设施现代化(例如,能源、水,交通);②信息技术的使用(特别是开放的数据)。这两点是巩固城市运行、服务的关键,最终达成城市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
报告分析了全球范围内各国建设智慧城市,进行城市技术创新的最新动态,英国、德国、中国、印度、巴西和新加坡等国都已经纷纷在城市技术创新上投入巨资,智慧城市的全球市场价值估计达到数十万亿美元的级别。可见建设未来城市,加速城市技术创新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
该报告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城市的各组成部分,指出了城市可以从高速发展的技术中受益良多。高速发展的技术应该第一时间被应用到城市中,特别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中,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报告系统地盘点了当前全世界城市中运用到的主流技术,并预测了未来的城市中将运用何种技术,预测技术上的突破,涉及到城市中的各领域:如交通、能源、住房、水、城市农业、制造等。
报告强调,联邦政府应该协调和联合相关的研究和开发活动,确保最新的技术源源不断地在城市中得到第一时间的应用。PCAST建议政府间、机构间的广泛合作,通过城市间竞争的机制,鼓励城市间更广泛的参与。此外,城市、政府、研究机构等之间应该积极地共享数据,使落后的城市也能分享发展的成果。
本报告的核心目的是回答这些问题:“联邦政府如何最大限度地支持科学、技术以及相关措施来改善美国的城市,无论是提高生活质量、社会服务、基础设施,永续发展等。”其核心价值在于:①使美国能抓住这次数十万亿级别的全球市场,包括考虑技术输出;②增加相关就业,促进城市复兴;③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④改善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对国土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气候灾害有积极意义。
来源: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 to the President[R],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Cities, 2016.
(供稿: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