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城市与区域发展
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王兰) 发布时间:2012-05-09 点击:4136

加拿大小城市的文化产业:梦想或现实?
(Cultural Industries in Small-sized Canadian Cities: Dream or Reality?)
当前大量研究集中在文化产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复兴的潜在角色,并集中在大都市区域和有限的顶尖城市。最近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小城市也存在大量的文化企业和从业人员。本文对加拿大的小城市进行了文化产业就业者居住选址的研究,旨在理解城市吸引他们的主要因素。研究采用2006年的加拿大普查数据,分析了加拿大109个小城市区域内的13个文化产业的就业。研究选择了6个可能的影响因素作为解释性变量,通过回归模型,分析文化产业就业者在小城市的选址原因。
全文共分为7个部分,逐步介绍了研究的背景、问题、对象、方法和结果。在第1部分中,作者介绍了关注城市规模和文化产业的关系。不论是从文化产业就业者还是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组织结构来说,大城市都有着天然的优势。按照传统的认识,小城市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机会比较小。而近期研究指出大城市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垄断地位被夸大,尽管没有大城市的经济规模效应和数量上的优势,小城市中也有越来越的多的文化创意产正在大量出现,并快速发展。
文章的第2部分指出,小城市的工业发展通常被解释为大城市的工业发展的挤出效应,即大城市的工业被大城市的高消费和地价逼迫来到地价便宜消费低廉的小城市发展;而这并不能用来解释小城市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因为文化产业就目前来看仍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地区,发展趋势良好,并非因高消费的逼迫而迁往小城市。因此必须考虑城市规模和生产成本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研究选择了六个可能促使文化产业在小城市中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①城市规模;②城市在大都市区中的区位;③蓝领工业文化的有无;④公共部门的选择;⑤特定类型城市和自然设施;⑥老龄人口所占的比例。
第3部分作者介绍了研究所选用研究区域、数据和研究方法。研究选取了加拿大144个人口大于1万的城市和109个人口小于1万的城市。 研究以文化创意工作者的居住地替代文化创意产业的所在地来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主要是加拿大2006年的人口普查。研究的文化产业被分为九类,选取将文化的传播、艺术与美等做为产业核心价值的文化产业,排除了以营利和物质生产为核心价值的产业部门。作者指出研究数据存在两点不足:一是现存产业分类系统并不适合确定哪些是文化产业; 二是选中的文化产业与非文化产业有重合。研究方法为首先通过区位商确定文化产业在各类小城市中的地位和发展情况;然后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与不同的文化产业就业者居住的相关性。
第4部分文章对具有大量文化产业的小城市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研究通过城市规模和文化产业区位商的分析发现,尽管大城市的文化产业的区位商都很高,但是城市规模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商之间相关性并不明显。研究将小城市按其到大都市的距离和人口规模划分为四种(中心小城市,外围小城市,非常小的中心城市,非常小的外围城市),对这四种小城市中不同类型文化产业的区位商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小城市中的历史遗产机构、艺术和广播电视业具有较高的区位商,其中历史遗产机构、艺术及相关服务产业在三万人以下的非常小中心城市具有较高区位商;而电视和广播产业在三万人以下的非常小外围城市中区位商较高。
第5部分文章描述不同文化产业影响要素的回归分析。研究将六种可能影响因素转换为可以进行统计的变量,例如用房地产价格来代表城市自然环境和设施状况,采用蓝领从业人口比例来代表工业文化传统。研究同时使用65岁以上老年人的人口比例来表示老龄人口影响因素;另外两个变量分别为:是否有广播站、是否为地区的行政中心城市。
在第6部分中,文章对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总结。研究的文化产业中,艺术及其相关的服务业与全部的影响因素都有很高的相关性;电影、付费电视等行业则与六个影响因素没有关系,这些文化产业几乎全部集中在大城市。奇怪的是尽管历史遗产机构、书籍以及音乐产业在小城市中拥有大量从业人员,但在回归模型中并未显示出明显相关性。在六个可能的影响因素中,城市的规模只在广告设计产业相关性显著。到大都市的距离则在任何一个文化产业的回归模型中都不显著。老龄人口比重在九个文化产业的回归模型中都显示出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老年人对于灵活而自由的文化产业的热衷,也证明了之前一个假设,即老年人因为有在大都市以外生活的自由而更愿意在小城市中从事文化创意工作。地区的政治中心城市这个影响因素显示出来很高的相关性,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大量公务员有着较高的文化消费能力,也是因为这些政治中心城市往往是一个地区唯一的文化产品产出区。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仅“是否有广播站”这一影响因素对电视和广播产业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以蓝领从业人口比重为代表的工业传统影响因素与所有的文化产业都显示出显著的负相关。最后房地产的价格所代表的环境和设施影响因素与所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都显示出相关性,说明文化工作者愿意去那些城市自然环境良好的地区生活,也说明他们的收入可以支付高额房价。大部分文化产业区位商大于一的小城市都有较高的房价,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城市和自然环境。
第7部分对整个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虽然大城市仍然是文化产业的主要集中地,但是小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也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文化产业入驻。本次研究确定的六种影响因素对于不同的文化产业有着不同影响。总体而言,较少的蓝领文化传统、更多的老年人口、良好的环境和城市设施是促进小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也因其政治文化机构集中,而对小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显示,受到文化产业组织灵活和工作结构的影响,小城市中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产业的选址不仅仅考虑工作上的便利,而是开始关注生活环境的质量。所以小城市的公共设施水平、文化氛围、自然环境等成为影响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文章指出,虽然“小城市与大都市区的距离”这一影响因素并未能显示出与小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相关性,但靠近大都市仍然对小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和客户来源。研究发现,大部区划位商较高的小城市都在距离大都市区200km的距离之内。
本次研究同时为居住和经济产业关系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现在的产业选址越来越受到员工生活居住选址的影响。 越来越灵活的工作方式和不固定的工作场所,在固定场所工作的传统方式在改变。目前大都市仍然是文化产业的中心,但是越来越多的小城市因为其优良的生活环境被文化产业工作者所亲睐,从而变成了一个潜在的文化产业生产地。一种全新的工作、生产、生活和休息的关系正在慢慢形成;剖析这种关系需要更多定量和定性研究,包括在大都市区外究竟有多少文化产品在生产,在小城市的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大都市与小城市的文化产业之间交流的频率和方式。
来源:Jonathan Denis-Jacob. Cultural industries in small-sized Canadian cities: dream or reality[J]? Urban Studies, 2012,49(1):97-114.
(供稿:邱松 王兰)

私有公共空间在纽约市的演进
(The Evolution of 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s in New York City)
自1961年以来,纽约市一直积极通过密度奖励和其他机制,由私营部门提供公共开放空间。私人拥有的公共空间(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 POPS)作为一个区划鼓励机制,成为规划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纽约的经验最受到关注。因而本文将纽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970年代中期的区划改革及其所引发的管理规范环境变化是如何影响私有公共空间的使用、设计和管理。
在地方政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私有公共空间的提供 已日益成为受欢迎的机制。纽约于1961年区划改革(Zoning Revolution)设立了一个区划激励系统,即开发商可通过建设和维护基地上的公共开放空间来换取额外的楼面面积。在纽约政府积极采用该方式发展公共空间的50多年来,已有超过530个私有空间建立在曼哈顿、布鲁克林区和皇后区,包括超过85英亩(约34hm2)的新城市公共空间在纽约建立。公共空间数量在提高,但因为私有公共空间的管理者更关注的是利润而非公共利益,空间质量成为问题。因此本研究探讨政策环境的改变是如何影响空间的设计质量、功能性和社交性。
大部分已有研究集中在设计、实施和管理公共空间中开发商的角色,而不是城市规划者或政策制定者的相应角色。 公共空间研究通常侧重于设计和规范的特点,缺少分析将其与真正的好空间的关系 。因而理解规范环境对建成环境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 文章介绍了不断变化的规范环境。1961年的空间交换奖励首次作为正式的土地利用政策出台,是一种鼓励业主提供公共开放空间的奖励措施。 从开始使用到1975年,已经修建的166个广场由于缺乏设计规范和执法不严而缺乏人气。 在1975年开始区划改革,规划署承诺修改了区划决议以鼓励开发商提供设计更加合理的空间。
研究分析了纽约123个私有公共空间,探讨规范改变对空间功能和管理的影响。其中47个在1970年代中期的区划改革之前建设,76个为改革之后建设。研究采用了一个指数来测量公共可达空间的控制程度和开发程度,该指数将空间管理技术进行分类,分为10项鼓励可达性、使用和行为自由的技术和10项降低可达性、使用和行为自由度的技术。研究者通过观察给定空间存在的鼓励技术或降低技术的多少进行打分,以尽量保证客观性。任何一个给定空间的指数得分为鼓励使用的技术得分减去降低使用的技术得分。同时研究对以下四类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区划改革会对私有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物理特性产生什么影响?改革是如何影响空间的社交性?开发商所收到的奖励等级和空间开放性、安全性和空间的社交性是什么性质的关系?
研究指出, 在一定程度上令人吃惊的结果是,私有公共空间控制的程度和数量、以及私有公共空间的社会性和使用,在区划改革前后并未表现出统计意义上明显变化。改革后建成的私有公共空间逐渐变得复杂、美观和舒适,具有更多支持可达性、使用和行为自由度的特征,但空间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之后,可称为过滤空间,即仅寻求吸引那些适当的用户的空间。
来源:Stephan Schmidt, Jeremy Nemeth, Erik Botsford. The evolution of 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s in New York city[J].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2011,16(4):270-284.
(供稿:王兰,孟惟)

通过测量住房增值评价轻轨的经济影响:新泽西河岸线初探
(Evaluating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Light Rail by Measuring Home Appreciation: A First Look at New Jersey's River Line)
经济效益往往被用来评价一个交通投资的合理性,通过公共交通工程周边房地产的增值情况是判断该交通工程的建设能否带来有效经济影响的一种方法。本文以南新泽西河岸线轻轨为例,建立模型,探索了如何通过房地产价格变化评判公共交通建设的的经济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了案例项目的背景,新泽西轻轨项目开通于2004年3月。整条线路从起点Trenton到终点Camden总长为34英里(约55km),线路共设18个站点,站点大多为德拉华河沿岸的小城镇,整条线路由新泽西州立交通信用基金资助建设。最初建设轻轨的目的是振兴从Trenton 到Camden这条线路沿岸经济衰退的城市,刺激这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并通过转换轻轨到东北轨道线,将上下班的人送到位于Trenton的政府综合区内、Camden的Rutgers大学校园和北部的曼哈顿。在轻轨开通后,调查显示其客流量超过了预期的标准,并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新发展。这项工程存在着一定负面影响。轻轨站点的架设和运行可能降低房地产价值,其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研究通过建构定量模型,评价轻轨线建设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轻轨线采用动工或运行前后的两个房地产价格之比的对数作为影响机制中的因变量;自变量包括:①到达车站的空间变量;②代表可能损害轻轨线影响效果的变量;③到达汽车站、高速路出入口、其他铁路系统和就业中心的距离;④描述房地产特征和邻里特征的控制变量;⑤固定的自治市影响要素;⑥固定的郡影响要素;⑦最初售出和最后售出时间影响要素。研究中房地产价格数据来自两个来源,覆盖了从1989年到2007年的时间跨度。
研究分析了整体模型结果和基于类型的分组模型结果。指出对房地产市场的短期经济影响难以判断轻轨线投资的合理性。轻轨对车站5英里(约8km)半径内住房单元房地产的整体累计净效益表现出轻微负面影响或没有影响,但对于小型住房单元和低收入人口普查区的住房有所获益。因而该轻轨线的首要经济影响可能是再分配。如果更多和更高密度的住房在轻轨线附件建设,净经济效益将可能逐步增加。
研究结论对于城市规划的启发包括: 铁路规划部门选线时应对周边的房产市场、可开发地块的获取性、以及区划限制进行评估;同时因铁路建设需要获得社区支持,较大住房单元不能在轻轨线路建设中受益将带来问题。
来源:Daniel G. Chatman, Nicholas K. Tulach , Kyeongsu Kim.  Evaluating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light rail by measuring home appreciation: a first look at New Jersey's River Line[J]. Urban Studies, 2011(49).
(供稿:王兰,孟惟)

环境影响的城镇化:城镇的足迹束缚?
(Environmentally Influenced Urbanisation: Footprints Bound for Town?)
我们对于城镇化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引发的问题并不陌生,而本文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研究人口移动和城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环境影响的城镇化(Environmentally Influenced Urbanization, EIU)”概念。该研究收集并整理了共147篇有关人口移动和环境相关关系的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仔细研究和统计分析,探讨环境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方式和相关程度。研究发现,40%的文章集中探讨了城镇化,而在这些文章中,93%的文章认为城镇化是对于环境的作用力,而缺少研究探讨环境对城镇化的影响 。人们热衷于研究“城镇化对环境的影响”,而对于“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城市”这一问题却缺少足够的重视。对于“环境影响下的城镇化”的忽视,作者提出了可能的解释,同时指出研究环境影响的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有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能跨学科合作,共同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文章主要分成6个部分。第1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体说明,介绍了环境影响的城镇化研究的现状,指出研究的缺乏。文章分析了“环境影响机动性(Environmentally Influenced Mobility)”,即气候和环境可能形成的空间人口移动。有研究预测,在未来50年,保守估计将因全球气候变化形成1.5亿到2亿移民;到2050年可能有10亿因环境影响产生的人口空间迁徙。同时文章解释了题目中的“footprint”(足迹),指出其包含了所有人口迁徙和环境之间的联系。当环境变化对人口迁徙产生影响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这个变化和人口迁徙的轨迹来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章第2部分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作为城镇化、人口迁徙,环境变化这样的复杂问题不能简单采用一种理论解释,本文作者跨学科思考,从一系列如人类学,政治生态学、城镇化理论、迁徙理论中提炼出环境影响的城镇化 和环境影响机动性明确相关的部分作为理论基础。
在第3部分中,作者介绍了本次研究的方法,采用系统文件综述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s, SLR)和知识网络 (the web of  knowledge, WOK) 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文章题目中包含的关键字,例如环境、人口等来对文章进行筛选,收集到643篇文章;在之后对这些文章进一步筛选,找到那些包含有动态变化因素如环境变化、人口增长这样的关键字的文章,得到71篇文章。接下来对曾引用这71篇文章的其他文章进行筛选找,到其中和研究题目相关的文章,再次收录进76篇文章。最后将这些文章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包括了跨越75年的共147篇文章的数据库。
第4部分介绍了在文章数据库基础上的分析统计结果。研究将文章中对环境和人口移动之间的关系的观点分成了两种:A类型“人口迁徙带来的环境变化”和B类型“环境变化影响下的人口迁徙”。作者从时间和地理位置上对这些文章进行了统计,对于其中人口迁徙和环境变化的研究因子做出了整理;指出在人口迁徙的相关文章中,研究城镇化的文章占了很大的比例。研究进而在这147篇文章中筛选出58篇精确的定位于城镇化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文章,将文章按其研究的方向进行分类。这里作者发现A类型文章多,并基本达成共识,即城镇化影响着环境和气候,包括如土地利用的改变和温室效应等;而B类型研究较少。
第5部分作者讨论了B类型问题为何被忽视。首先介绍了数据库中收录的研究环境变化影响下人口迁徙的5篇文章的观点,分析了这些文章的发表时间、研究地点、以及论述的影响城镇化的环境推动因子(例如洪水、地震、饥荒等)。 作者指出,现代城市的很多居民都因为环境的因素而离开了家园来到城市,他们的生态足迹在这五篇文章中都有描述,但可能因为这些环境移民在城市中缺少话语权而不被重视,相关的研究不足。第6部分中作者在这简要回顾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提出结合经济学、政治生态学等理论,可以跟踪一个政治经济决策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从而为决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重点关注“环境影响下城镇化”,角度新颖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和城市的关系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课题,长久以来人们的一直关注的都是城镇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但是现在环境是如何影响城镇化和人口迁徙的问题却未能得到重视。不论是早些年的三峡环境移民,还是目前较为受人关注的西南地区的城市上山和甘肃青海地区受干旱而引发的人口集体迁徙,都反映了环境对于人口迁徙和城镇化的影响。我国目前对于“环境影响下迁移”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环境与城镇化如何相互影响、影响的程度及影响因子都需要跨学科的深入研究。
来源:Lezlie Moriniere. Environmentally influenced urbanisation: footprints bound for town[J]? Urban Studies, 2012,49(2):435-450.
(供稿:邱松, 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