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城市与区域发展
城乡可持续发展(干靓) 发布时间:2012-05-09 点击:3743

联合国人居署发布“世界城市运动(World Urban Campaign)”报告及指南
联合国人居署近日发布题为“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Better City,Better Life)”的“世界城市运动((World Urban Campaign)”参与报告与具体指南。该运动在2010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第五届“世界城市论坛”闭幕式上首次提出,是联合国人居署和人居议程合作伙伴共同启动的全新发展项目。其目的在于创建更好、更加智慧、更绿色、更平等的城市,把人居环境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2012年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第二个和第三个1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从现在的50%上升为70%,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转变。面对这一全人类的最大挑战,必须采用各种协作、可持续的方法应对快速城市化所涉及的各种问题。联合国人居署期望通过世界城市运动联合大众、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把可持续城市化提升到全球政府议程的首要位置。
世界城市运动的目标包括以下4个。
(1)联合(Unite):说服公众、私营部门和社会各界投资对我们共同的未来至关重要的创意、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社区;
(2)联合(Connect):在所有城市变革者(city changers)之间创造永久性的联系,促进协调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3)启用(Enable):为实现创意、弹性和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提供手段;
(4)测度(Measure):建立基准,监测进展和分享全球经验。
世界城市运动遵循以下7项原则。
(1)可达且有利于穷人的土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机动性和住房;
(2)社会包容、两性平等、健康和安全的发展;
(3)宜人和节碳的建成环境;
(4)参与式规划和决策;
(5)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地方经济,促进体面的工作和生活;
(6)保证没有歧视、权利平等的城市;
(7)赋予城市和社区规划和有效管理逆境与改变的权力。
世界城市运动的主题领域包括以下6个。
(1)弹性城市(A Resilient City)——为城市预备变革、管理逆境,为了降低风险增加弹性和采取行动;
(2)绿色城市(A Green City)——建造环境宜人与节碳的城市;
(3)安全和健康的城市(A Safe and Healthy City)——创造城市中的宜居场所;
(4)包容性城市(An Inclusive City)——建造社会包容、可达、有利于穷人、公平和两性平等的城市;
(5)规划的城市(A Planned City)——为可持续的决策过程规划未来城市;
(6)高效的城市(A Productive City)——让城市成为保障体面工作的更有效也更美好的场所。
世界城市运动报告还针对个人、组织、城市、国家等不同参与主体,提出了作为城市变革者(A City Changer)、成员(A Member)、合作伙伴(A Partner)、资助者(A Sponsor),加入“百城行动(100 Cities Initiative)”,启动国家层面的城市运动等各种参与方式,并通过指南公布了具体的参与方法。
来源:World Urban Campaign——Better City, Better Life. http://www.unhabitat.org/pmss/listItemDetails.aspx?publicationID=3305;
Joining the World Urban Campaign——Guidelines. http://www.unhabitat.org/pmss/listItemDetails.aspx?publicationID=3306

美国规划师协会2011版规划与气候变化政策指南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Policy Guide on Planning and Climate Change, 2011-04-11)
为了帮助社区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框架,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8年4月制定了政策声明,并编译了美国规划师协会“规划与气候变化政策指南”,该指南于2011年4月公布最新版本,为规划师、市民和民选官员提供减缓气候变化步伐并适应其影响的战略。
该政策指南指出,土地使用摸式、交通与停车政策、鼓励保护历史建筑、采用“绿色”建筑标准、在一个社区内部提供广泛的住房机遇、鼓励生产与使用可再生能源、远离危险场地进行开发、保护和提升绿地空间、促进水资源保护、鼓励地方食品消费、采用信息技术等都可以成为规划师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策略。
指南随后从联邦、州、地方角色(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Roles)、土地使用(Land Use)、交通(Transportation)、能源(Energy)、绿色开发(Green Development)、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经济开发(Economic Development)、风险管理(Hazards Management)、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公共基础设施(Public Infrastructure)10个方面介绍了气候变化的具体应对策略。
(1)联邦、州、地方角色:指南提出了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不同角色。其中,联邦政府应在研究与开发,标准、激励机制与规范,政策开发与实施,国家及国际领导地位四个方面发挥作用;州政府的作用与联邦政府类似,但必须根据所在州的不同气候变化状况各有侧重,尤其是在制定气候适应性行动计划时,必须涵盖潜在气候风险的管理;地方政府则应当制定更为具体的气候变化规划、气候变化地方行动计划、区域协调计划等。
(2)土地使用:创造更为紧凑的城市形态;整合土地使用与交通;混合土地使用开发;中心区高密度开发;交通就绪(Transit-Ready)开发;职住毗邻(Jobs-Housing Proximity)开发;紧凑的区域开发;填充式开发与再开发;棕地整治开发;区划与开发标准改革;开发商激励机制;公共设施合理选址;农业土地使用与实践;管理气候变化人口迁入迁出。
(3)交通:联邦层面的交通授权;改革交通摸式与强化国家环境政策行动过程;为联邦基础设施和社区援助制定与气候相关的绩效和选址能效标准;增加企业平均燃料经济性(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标准;促进清洁燃料技术与标准;汽车排放的联邦行动计划;节约燃油车辆的经济激励;跨政府部门的交通规划;启动汽车排放国家行动计划;交通投资优先权;监测交通温室气体排放;多形式联运走廊的改进;不同交通形式之间的换乘;投资交通;机场规划与机场/铁路网规划;高速铁路与城际铁路运输;商品运输与货运系统规划;与土地使用整合;交通设施的选址和社区设计;地方街道网及其设计;交通需求管理与系统策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使用;拥堵管理;基于危机的基础设施决策;港口规划;航线规划;地面运输规划;交通维护实践。
(4)能源:减少气候变化的能源来源;支持可再生能源转变;激励小型可再生能源系统;本地电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探寻能源的替代资源;资助节能计划;鼓励热电联供;能源发电规划;在规范中整合可再生能源;消除可再生能源的制度性屏障;公共设施中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与能源效率;控制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的甲烷排放量。
(5)绿色开发:绿色建筑标准;全国采用强制的建筑能耗规范;建筑能耗规范的最低标准;基于绩效的规范方案;建筑节能方面的持续投资;绿色屋顶;绿色开发的激励机制与教育;绩效评估等级标准;减少热岛效应;住房与基础设施计划;要求采用节水装置;景观要求与激励机制;公共建筑与基础设施投资。
(6)自然资源:自然资产保护;通过农业实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近取食与就地取能;保护农业用地免于城市和郊区的侵害;自然资源气候变化适应性计划。
(7)经济开发:地方经济多样化;支持技术与交流;绿领工作(Green-Collar Jobs);生态产业开发(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解决物质空间和各系统的脆弱性。
(8)风险管理:综合气候适应性计划与风险管理规划;建筑与生命安全规范;减少开发的危险;海岸管理法回顾;灾后重建;灾后安全管理;风险分析与事件影响基准;行动战略;确定并支援脆弱群体。
(9)公共卫生:分析人群的脆弱性;明确区域与地方脆弱性;进行健康影响评估。
(10)公共基础设施:水资源的可获得性;分析供水危机;污水收集与处理;交通基础设施;雨水管理;绿色基础设施;节能的公共基础设施。
来源:http://www.planning.org/policy/guides/adopted/climatechangeexec.htm

城市水体设计如何适应气候变化?——以北京为例
随着北京的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日益增强。通过景观设计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的方法,正日益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重点。水体可以形成城市凉岛(urban cooling islands,UCI),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本文在北京六环以内选择了除河道与运河以外197个面积1hm2以上的水体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软件在每个水体周围以100m为间隔建立15个缓冲区分析模块。研究将地表温度梯度定义为水体之外单位缓冲距离的温差(℃/100m),最大地表温度梯度即用来测度一个水体的城市凉岛强度(UCI intensity),而城市凉岛效率(UCI efficiency)则代表单位面积水体的城市凉岛强度(℃/100m/hm2)。
研究采用2007年8月8日ASTER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中提取的土地覆盖和土地表面温度(LST),计算了197个水体的城市凉岛强度和效率并分析了这两个指标与水体面积(water body area,WA)、几何形状(景观形状指数landscape shape index, LSI)、到城市中心的距离(DIST)、周边建成区比例(surrounding builtup proportion,PB)4个微气候景观设计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凉岛的平均强度和效率分别为0.54℃/100m和1.76℃/100m/hm2;②城市凉岛强度与水体面积WA、周围建成区PB比例呈现正相关,与景观形状指数LSI和到城市中心的距离DIST负相关;③城市凉岛效率周围建成区PB呈正相关,与水体面积景观形状指数LSI、到城市中心的距离DIST呈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可帮助城市规划师和设计者决策,为创造生态更宜人的居住环境优化城市景观设计。
来源:Ranhao Sun, Liding Chen. How can urban water bodies be designed for climate adaptat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2, 105: 27-33.

采用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系统的城市“绿地规划”方法:以希腊雅典为例
利用城市公园等绿地空间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成为现代大都市高密度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本文聚焦希腊雅典城市的绿地规划,重点考察海风轨迹对于雅典这座滨海城市地方气候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虽然在雅典市中心附近,现有的城市公园形成了一些“冷却池”,但它们对周边街区建成环境的积极影响并未得到有效测度和验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大型城市公园边界层的热环境性能和动态特性的潜在影响,对希腊雅典沿海城市高密度和不同城市景观的绿地解决方案所带来的影响作出预判。
文章引入了天气研究和预报(WRF)中尺度模型(3.1.1版),这是一款天气预报和大气模拟系统的数值模型,整合了诺亚V3.1土地表面模型(Land-surface Model),与单层的城市冠层模型(Urban Canopy Model,UCM)叠加,对高分辨率(0.5km)的土地使用情景进行模拟,重点模拟在规划方案中替代毗邻城市中心区的主要工业/商贸区Eleonas的城市公园。UCM模型预测屋顶、墙体和路面的总热通量(即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而诺亚LSM模型则计算城市网格内所选择的自然植被类别的小块绿地的感热通量1和潜热通量2。
研究结果显示,在典型的夏季夜间,公园有植被的表面与现状相比平均降低了5℃,热岛效应与周边的城市机理相比降低了9.5℃。此外,周边建成区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状降温态势,这与超越公园范围的凉爽气流(公园微风)的夜间平流有关。而在白天,尽管模拟没有发现公园有明显的温度变化,但预测也发现不超过1℃的凉风从北部边界吹入内城。研究发现热岛效应的变化与位于海风流轴线之上改变的土地覆层具有较小的摩擦系数有关,这将提高当地的海陆风环流及海风深入内陆的程度,从而降低热岛效应。
来源:Giorgos Papangelisa, Maria Tombroua, Aggeliki Dandoua, Themis Kontos. An urban “green planning” approach utiliz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ing system: a case study of Athens, Greec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2, 105: 174-183.

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初探
本书是基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课题2009-2011年度中期研究成果编著。全书分为7个章节,第1章“绪论”阐释了当前全球城市快速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践行低碳生态城市探索的必要性;第2章“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与概念”围绕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阐释和论述;第3章“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归纳整理并评述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对当前的10个案例实践进行了介绍;第4章“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介绍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过程;第5 章“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解释”是对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所进行的指标计算方法、赋值等方面的解释;第6章“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以深圳、武汉、安吉三个案例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了低碳生态理念和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规模和特色的城市中如何进行因地制宜的应用和实践;第7章“引导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对策与行动”从中国国情和当前实际出发,阐述了引导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对策和行动。
来源:仇保兴. 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初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