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城市与区域发展
城乡可持续发展(干靓) 发布时间:2012-02-09 点击:2809


“迈向一个星球的2012”——伦敦奥运会可持续性规划
伦敦在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陈述中就提出了“举办第一届可持续的奥运会和残奥会(The first sustainable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的口号,这某种程度上成为伦敦获得主办权的重要原因之一。伦敦的愿景是希望把奥运会作为一次转变的契机,来加快奥运会所在地——伦敦东区生活质量改善的步伐,并鼓励英国全国人民更多地采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奥运会场址位于伦敦东区利亚山谷,靠近格林威治附近的金融中心、摄政公园附近的行政办公中心,长期属于城市中较贫困的地区,环境污染,经济低迷,种族隔离。伦敦市政府将奥林匹克公园项目作为整个东伦敦地区经济发展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借助奥运会整合资源,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留下宝贵遗产。
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The London Organising Committee of the Olympic Games and Paralympic Games, LOCOG)与奥运会交付管理局(The Olympic Delivery Authority ,ODA)于2007年11月发布名为《迈向一个星球的2012》的伦敦奥运会可持续规划第一版,并于2009年12月发布第二版。“迈向一个星球”的奥运会愿景是基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一个星球生活”的理念,其内涵是帮助人们节俭地使用地球的资源,而不是像现在的英国这样寅吃卯粮地浪费资源。伦敦2012可持续性规划的重点是伦敦如何实现举办史上最具可持续性的奥运会。这一可持续性规划主要关注以下5个主题。
气候变化: 举办一届“低碳”的奥运会,提供一个平台,能展示能源和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地方季节性粮食生产和碳影响减缓和适应方面的长期解决方案。尽量减少奥运会及其遗产开发的碳足迹,减少潜在的影响,优化能源效率、能源需求和低碳、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垃圾: 成为伦敦东部和其他场址新的废物管理设施的催化剂,并示范资源管理实践。尽量减少废物源头,确保在比赛期间没有垃圾被运至垃圾处理场,鼓励在伦敦东区兴建新型垃圾处理设施,通过不同层级的垃圾“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推动长期的个人行为改变。
生物多样性: 把奥运会对奥运场馆周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降至最低,并形成一个更好的生物栖息地作为遗产。鼓励体育行业推动自然保护,使人民亲近自然。
包容性: 使所有人都能参与到奥运中并庆贺伦敦和英国的多元文化、创造新的就业、培训和商业机会,促进利亚山谷和周边社区物质空间、经济社会再生。
健康生活: 鼓励全国人民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培养积极、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在规划和设计中,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成为近年奥运会中使用现有场馆和临时场馆最多的一届,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施工影响,并避免建造没有后续使用可能性的场馆,从而提供了更加可持续的会后遗产。
奥运会规划还规定,奥林匹克公园中的所有项目开工前,必须签署环境声明,作为正式规划申请的一部分。声明涉及空气质量、噪声、生态、水质、洪水和运输等问题,也涉及对现有环境条件,包括植物,动物,噪声,水和空气质量调查。在建设施工中,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噪声和粉尘监测的监测。奥林匹克公园以外的场址(主要为临时性场馆的场址),则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在交通方面,规划提出:对现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服务进行永久性的改造投资,使100%的观众都可通过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的方式到达比赛场地。同时,对奥林匹克公园周围长达80km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加以改造,确保在比赛期间可有6000个临时自行车存放处。
规划还特别要求,奥林匹克公园所有场馆建筑达到BREEAM评级“优秀”(Excellent)等级,奥运村达到可持续住宅第四级标准。具体的绿色建筑技术如下:①室内赛车场几乎是100%自然通风,通过利用自然光减少了能耗,通过收集屋顶的雨水用来冲洗厕所灌溉;②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天花板是由废弃天燃气管道再利用建造;③水上运动中心用于清洁泳池过滤器的水将被循环利用来冲洗厕所;④奥运场馆和道路的路基都采用再循环材料,许多场馆和桥梁都有安装在墙壁和顶部的屋顶绿化;⑤超过100hm2的新辟园地将供人们休憩和野生动物繁衍,将有4,000株树木和超过30万株湿地植物栽种在园区内。
来源:http://www.london2012.com/documents/locog-publications/london-2012-sustainability-plan.pdf

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后评估报告》
本专栏2009年第5期曾经介绍了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评价报告》。2011年11月29日,在上海世博会闭幕一周年后,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发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后评估报告》(Final Environmental Review of the Shanghai Expo 2010)。
报告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审视了世博会对上海和周边地区的环境以及长期影响,与2009年的报告一样,2011版的后评估报告同样从空气质量、交通、能源、固体废物、水、绿化覆盖、保护区、气候碳中和、整体状况9个主要方面展开讨论。主要的结论包括:①城市的绿色交通,以公共交通作为主要模式的目标。在世博会助力下,上海建成了400km长的快速交通网络,推出电动公交车和氢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汽车。每天近40万世博会参观者中,约92%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②数百万上海市民积极参与绿色世博认知宣传,包括携带自己的饮水瓶,而不是买矿泉水瓶,避免数以百万的塑料水瓶处置。此外也有50000名“绿色志愿者”在绿色理念的培训,在他们的社区中强化这份“世博遗产”。③上海所采取的策略引发了城市规划和管理制度的显著改善,包括建立积极进取的环境监测系统,以确保环境质量向好的方向发展。④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减缓项目,估计在世博会结束前减缓了4341万t的二氧化碳当量。⑤为了确保节能照明,近100%的世博会建筑和80%的夜景照明采用了LED。⑥作为世博会的筹备工作的一部分,每个展馆在会后或出售和迁移到新的场址,或实施使材料可以回收的拆解计划。例如,德国馆的外墙上特殊的膜被用来生产高品质的购物袋,所有急救设备,包括钢梁和支柱,都进行了拆除和回收。
报告同时也指出,尽管上海为绿色世博而努力,但仍然高度依赖煤炭电力,因此建议增加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对于空气质量,该报告还建议,上海应加快实施影响人类健康的微小颗粒PM2.5监测和控制。
来源:http://www.unep.org

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国际视角的低碳城市发展”研究
本研究是气候组织“中国再设计(China Redesign)”项目系列的研究成果之一,旨在通过了解一些国际案例,为中国城市管理者提供一些可能有参照价值的信息和思路。研究选取柏林、斯德哥尔摩、伦敦、芝加哥、西雅图、纽约、旧金山、墨尔本和首尔作为案例城市,展示城市决策者们如何制定城市的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形成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气候组织于2010年发布研究报告,分为8个部分,首先在正文开始前给出相关城市的基本信息及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第1章概括了每个城市是如何设定目标和制定行动计划的,以及它们的长期愿景、目标、低碳发展路线图和迄今取得的进展;第2章总结了城市减缓和适应政策的实践经验;第3章归纳了城市在行业层面的减排经验;第4章讨论了城市低碳融资模式和机制的实践。在上述各章节中都插入了相应的案例,附录中还搜集了50多个案例以进一步辅证我们的观点,具体可参阅附录3-7。第5章通过对各个城市的分析,识别了各城市共同的政策驱动因素;第6章总体分析了促使城市低碳成功实现的要素;最后,第7章给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研究的核心结论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城市间存在相似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五步法框架。①设定减排目标和城市愿景。②确立关键问题和可选方法。③整合协调现有的相关政策。④制定城市减排行动方案。⑤建立机制以监测和评估。
2、城市政府通常将气候变化的减缓、适应和绿色增长等多方面政策进行整合,并建立综合气候变化行动计划。
研究发现,城市针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3种:清洁能源及能效规划、气候适应规划和绿色增长规划。目前,所有案例城市都已有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方案;自从“低碳发展”概念提出以后,城市也在逐步把现有的减缓和适应政策进一步整合到绿色增长规划中去。
3、城市低碳发展没有统一的蓝图,因为每个城市的状况都不尽相同,这直接影响了政府采取不同政策和行动。
尽管城市规模大小和级别不同决定了城市不同的气候执政能力,但各城市气候行动背后存在共同的政策驱动力,形成了城市最佳气候“治理模式”,包括历史成就基础、市长们的领袖力量、了解城市碳足迹、城市能源安全、执行政策和法律的责任、比较城市的优势和劣势、发展机遇以及全球网络和影响等。
4、城市面临的气候挑战是相似的,所以城市能够与国际和国内不同层面的关键部门合作,共同建立合适的体制、政策和管理体系以应对挑战。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最主要的障碍在于探寻如何为低碳技术提供融资,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政策和管理体系以促进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因此,政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获得核心利益相关方在技术投融资体系中的兴趣、认可和支持。
5、城市已经逐渐意识到可持续的投融资战略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所需要的投资额远远超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为成功实现减排目标,城市政府需要采用更加激进的融资战略,与利益相关方广泛合作共同探讨融资方式。
来源:www.theclimategroup.org.cn

把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策略与发展
该书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9年8月开始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多个机构的专家共同编写完成。分为13个章节:总报告——探索中国低碳城市发展之路、第1章——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背景与发展趋势、第2章——中国城市实施低碳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第3章——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第4章——低碳城市情景分析方法、第5章——低碳城市发展的内涵及其框架体系、第6章——城市建筑如何低碳、第7章——城市交通如何实现低碳、第8章——城市工业如何实现低碳、第9章——低碳城市建设大潮下低碳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第10章——城市低碳发展中企业的机遇与贡献、第11章——城镇居民的低碳生活选择、第12章——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排放情景分析、低碳发展规划制定、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以及城市建筑、交通、工业、金融、居民生活、企业等重点领域为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提出了对策和方法。
报告指出,低碳城市的主要实现途径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和控制能源需求,低碳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建筑和交通。报告认为,由于不同城市在发展阶段、城市定位和资源状况等方面情况都有差异,因此,每个城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识别出自己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并加大投入,走出各自的低碳城市之路。
该报告重点介绍了一个推进城市发展的系统的方法,包括通过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了解清楚城市目前的碳排放状况、研究城市未来中长期的碳排放情景、设定量化的减碳目标、编制城市的低碳发展规划、实施低碳发展规划、评估和监测减碳效果等6个步骤。
报告建议城市政府应逐步建立低碳发展的统计、监测、考核体系等基础工作,以加强碳排放信息的识别、统计、分析和管理工作。
报告指出,交通是目前城市能耗与污染快速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实现城市交通的低碳发展,首先应从规划入手,新兴重大功能片区的选址在远离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同时,应避免远离城市,城市发展方向应密切结合城铁、高铁等区域公交走廊,连接现有铁路、航空等交通枢纽;其次,保持和提高非机动车交通的出行比例;再次,要提供舒适、方便、安全、快捷、准时的公共交通服务;最后,要发展混合动力及电动车等清洁技术车辆、鼓励小排量车、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等,减少交通排放。
在建筑领域,首先应逐步提高新建建筑的能效标准,并加强监管确保其实施;同时,绿色建筑标准和标识等自愿性标准对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建筑的低碳发展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其次,通过节能改造提高既有建筑的能效状况,尤其是北方采暖地区住宅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和能耗监测;再次,要加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另外,也要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在工业领域,首先应提高城市工业特别是高耗能工业的能效和节能水平,以此来减少生产环节的直接排放,以及由于电力和热力消费等带来的间接排放。其次应改善城市工业的能源消费结构,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另外,应大力推进各种低碳技术的研发、示范和应用,充分发挥城市在人才、资源等方面的集聚效应优势。
企业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城市政府应建立经济激励机制,对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支持,如建立区域低碳技术合作平台等;建议城市政府设立低碳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金的积极参与;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对接搭建平台,引导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开发和提供新的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除融资外,为企业提供标准、技术、认证方面的咨询和能力建设服务,并积极探索区域范围内的碳交易试点。而企业也应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企业长期战略之一,并在此领域加大投入,寻找新的商业机会。
来源:雷红鹏, 庄贵阳, 张楚. 把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策略与发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