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城市与区域发展
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 发布时间:2011-05-11 点击:3008

这是一本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和政府角色转型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报告。本书首先分析了中国以转型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总环境,讨论了全球化的推进和城市网络重构,中国特有二元结构的城市化,以及市场化、信息化和分权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将中国的制度转型被概括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包括分权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在第一章的大背景分析下,研究的第二章进入理论探讨,分析了国外对转型、空间结构的研究,并总结了现有中国特定体制下空间结构演化研究。在本书的第三到第五章,结合案例详细论述了经济体制变迁、社会结构变迁、政府角色与治理转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在第六章中,研究分析大都市区治理结构变迁与空间转型重构,主要讨论分权和行政区划。所指的大都市区是特大城市行政区界内的区域,涉及到区界变化和权力权益分配。笔者将其理解为是第五章政府角色的延续讨论。第七章是本书的结语,总结了“制度变迁-城市空间重构”的分析框架下的主要结论,并进而提出了是否存在“中国范式”的疑问和思考。

研究在分析经济体制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转型重构关系中指出,产业和投资结构变化是主要的经济要素,其对空间要素的影响集中在土地市场化和住宅商品化。作者认为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发展影响深远。在从土地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过程中,中国形成了行政划拨与协议出让并存的“二元土地供给结构”和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并存的“二元土地市场结构”。前者一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地方层面自主资金,一方面造成为追求地方利益而进行的大规模城市扩展圈地。本书对这个双刃剑在深圳的情况通过数据进行了分析。而后者主要造成了城市边缘区,即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近郊地区,成为了集体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集中过渡区,造成了城市无序蔓延。本书以南京为例说明了城市城郊建设用地迅速扩展的背后机制,指出城市土地储备之地的基本动力之一在于城市政府对获取最大利益和建立合理竞争机制的追求,希望增强土地供给能力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作者将土地储备制度影响或组织下的城市空间演化效应概括了五个类别:基于经济利益驱向的空间增长模式、基于规划决策诱发的空间重构模式、基于功能优化引发的空间重组模式、基于重大设施导向的空间增值模式、基于旧城更新整治的空间重塑模式。本书在这一章最后讨论了城市产业发展对城市空间的作用,其空间表现包括开发区、大学科技城、中央商务区、新商业空间。

在社会结构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重构部分,作者讨论了高速城市化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社会空间极化、绅士化和城市更新和城中村发展改造等问题。文中同时涉及到了地方政府企业化,以行政区划为载体的壁垒性演化;城市营销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城市竞争工具,并运用南京奥体新城的案例。

最后作者针对目前对于是否存在中国范式并是否可以推广进行了讨论,提出中国的发展史对过去范式和模式的扬弃,不能在发展中依赖于任何既定范式;而同时认为中国的成功模式难以在世界其他体制、文化背景和国情制约不同的国家简单重复。因此该研究认为没有固化可推广的中国范式。

来源:张京祥, 罗震东, 何建颐. 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