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城市与区域发展
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 发布时间:2011-05-23 点击:2782

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

华揽洪,著. 李颖,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当轻轻地捧起这本书翻开阅读,就像一位历经岁月的老人坐在你的对面,和缓平静地娓娓讲述过去的经历,全无晦涩和激荡,但却清晰明了,正是这种感觉。总体上,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原因。

其一,这是一本难得的系统了解建国后国内城市规划工作和专业发展,并从中深有获益的史书。尽管受制于作者的经历,该书对北京之外的城市规划工作历程的介绍和总结仍存在一些不足,对于改革开放以后的国内城市规划工作也未有涉及,但是作为建国后国内,特别是北京市城市规划和重大建设活动的亲自参与者,华先生显然是书写本书难得的合适人选。

在书中,华先生不仅按照时间的线索概括了建国后国内城市规划方面的相关工作和一些重大建设历程,还对若干重要细节内容进行了阐述,特别是还附上了相当多的一些珍贵图片,对于我们了解规划历史大有裨益。更为重要的是,在看似平实的语句后面有着作者深厚专业素养的支撑,并因此能够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框架,将规划演变进程中的国内乃至国际背景、重点探讨的工作及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技术途径和手段的探讨乃至争论、对于已经实施城市规划的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逐一交代,由此自然跳出了将城市规划单纯视为“技术工作”的视域。

在另一方面,本书的论述也没有当前国内城市规划界经常可见的一些不着边际的宏大叙事弊端,没有陷入对国际国内和社会经济的空谈中,而是落实到了扎实的技术工作层面,譬如对于城市开发建设中的路网密度与建设布局,以及公交站点组织的细致讨论,在工作的技术路线和论点的证据支撑上足以让人信服。事实上,仅此一例也足以值得我们很多专业工作者反思。因为从现实来看,在学习宏大叙事和借鉴国际经验方面取得些许进展的同时,我们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正在丢弃坚实的本土经验和技术支撑,特别是从宏大到细致技术手段间的严密逻辑推演。

其二,在介绍历史之外,这本书还可以作为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城市规划的教材。尽管该书最初显然是面向国外读者并用法文书写,但是对于国内的专业学习者也必然大有裨益。除了上面已经述及的方面,该书可以作为教材至少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该书在历史性叙述的同时,实际上也概述了国内的城市规划工作范围和特点。对于那些试图在有着明显历史和地域属性的城市规划领域进行学习,特别是希望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在国内从事有关工作的人士,哪怕是简单地浏览,也必然从该书的框架及大量的实践经验介绍中获得宝贵信息。

其次,也许还可以通过阅读本书获取对国内城市规划工作的信心。一段时期以来,尽管国内已经成为世界城市规划界关注的焦点地域和获取新知识的重要实践场所,尽管私下场所我们也经常能够听到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于国内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些许赞许,但在公开场所,对于国内现代城市规划似乎质疑和鄙视远远多于赞许,并且涉及了几乎所有领域,而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往往成为了膜拜对象。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影响甚至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的一些初学者的思想深处。在这样的舆论和严重缺乏文献的背景情况下,这本书中文版的出版正当其时。相信国内的初学者甚至是一些已经有着相当工作积累的专业人士,也能够通过阅读此书,感受到作为国内专业工作者的自信和自尊,并在其中学习到根植于实践的工作方法。

其三,这也是一本向世界介绍中国城市规划的好书,相信这也是已经旅居法国的作者的最初目的之一。实际上,对于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壮观城市化进程的国家,我们至今似乎不仅仍然未能对本土的现代城市规划工作确立多大信心,更不习惯或者自信于向国际城市规划界贡献中国的经验,这显然不仅仅与语言障碍有关,因为即使是在国内,也严重缺乏较为系统的对于国内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性记述和探讨的文献。一定程度上,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在任何规划工作前先看看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曾经干过什么和正在干什么,我们也甚至已经习惯了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规划历程甚于了解国内。然而,我们也许应该想想,如果不根植于本土,我们又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做出中国的贡献。

正因此,这本迟到的翻译成中文版的书的出版,更值得我们很多专业工作者,包括一些研究者的阅读,不仅是从中了解建国后国内城市规划的发展演变,更主要地是从中反思如何更好地梳理和总结国内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如何更为系统和更好地贡献于国际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增长。

作为最后的介绍,该书作者不仅有着良好的专业背景,接受了国外的专业学习,曾长期供职于国内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并亲历了建国后的若干重大城市规划决策和建设工程,文革后又长期旅居法国。也许正是这种横贯国内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使得作者能够如此专业和平实地完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