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城市与区域发展
向中国学习——城市之道(Learning From China: The Tao of the City) 发布时间:2011-05-10 点击:2109

向中国学习——城市之道(Learning From China: The Tao of the City

[瑞士]CARL F, 张路峰, 包志禹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一本值得一气读完的有趣之书,或许单单书名就能让国人增加三分好奇与欢喜。然而,不要忘了书中作者也明确提出,“对于中国读者,这本书的书名也许会产生歧义”、“我所使用的‘中国’一词,并非指当代中国,而是指那个有着两千多年道家哲学遗产的中国”。或许,仅此寥寥几句,就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吧。

在一页纸的前言中,作者实际上已经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可谓是全书的高度精炼概括,这当然也是国外学者著述的惯用方式。概要讲,作者提出了“超现代(beyongd-the-modern)”的城市主张,指出“我们对待城市的方式被单向度的现代理念牢牢束缚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和精神的恐惧,以及对科学和技术的僵硬教条的虔诚所激起的控制欲,如影相随,产生了一种以严格的简化意识为特征的现代主义。这在城市中导致了野心勃勃的、贫乏和压抑的千篇一律。”为此,需要一种“伟大的意识,即道家所提的‘万物世界’,这种新意识能带来一种意义更为深远的看待城市的新思路;也能带来更好更美的城市”,需要“重新整合那些被现代主义阻碍和压制的观念,并通过一书、科学和哲学重新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是促进城市转型至关紧要的一步。为此,我们必须接受和整合‘超现代’意识的基本主题。”作者并就此提出了4个需要思考的基本点:重新整合人类生存的非理性维度;重新整合所有存在物的极性意识;重新整合人类与自然统一的意识;重新整合美学的本质。

当然,正如作者推崇的道家思想所必然导致的,作者并非就此全盘否定“现代主义”或者“理性”思维,或者对“现代主义的推崇,而是“要从过分理性理解世界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并且要“让我们走出只从技术角度考虑的泥沼,……也不得不让陈旧的浪漫想法随风而去,转而去寻找当今精神下的解决之道”,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呼唤新的“超现代”的城市格式塔的出现。

全书分为十个章节,前三个章节主要用于点题,分别为“城市的游戏”、“现代城市”、“‘超现代’时代的城市”。第一章的开篇可谓精妙,通过若干城市的片断式的场景描述,引导我们进入了一个个历史时期中的鲜活的而并非仅仅是物质存在的城市中去,显然是作者的刻意精心安排,用以表明“城市作为我们存在的方式”。第二章则从历史中追溯了现代主义及现代城市的诞生,同时也揭示了在此背景下的现代主义和现代城市的必然缺陷。从批判的角度来看,现代城市的时代精神是“讲话的教条主义、对原有结构的极度无礼、对新结构的无端偏爱,以及对非理性观念的公然冒犯”。也因此,随着现代城市的格式塔渐趋成型,他的许多问题也就日渐显现。“新的、纯净的与辉煌的现代城市,充斥着种种诺言——诸如增进健康和安宁,开始异化为缺乏社交的、单调的、平淡无奇与行尸走肉的集散地”。在此基础上,一个超越了现代主义,以及通常所说的后现代主义的“超现代”时代的概念提出也就顺理成章了。在第三章节,作者引用瑞士理论家孔汉斯的定义指出该书的目的在于探索超现代时代所呈现的新尊严,并就此定义当前的运动为“一种社会变迁而不是走向科学、技术、工业和民主的反面,是一种伴随着以前被绝对化而现在被复兴的社会权利。工业现代性的价值——勤奋、理想、秩序、完全、准时、清醒、成就、效率——并不仅仅是被废除,而是用一种新的坐标重新阐释并与后现代性的新价值观相结合:以想像的、敏感的、情绪的、热情的、亲切的、人性化的方式。所以,并不是批判和谴责的,而是反平衡的、反计划的、反方向的、反运动的”。

全书的后七个章节以向中国学习流水之道开始,此后以此为“道”、“字”、“阴阳”、“无为”、“风水”、“德”各章节,全面地论述了促成“超现代”城市的各方面主张。

显然,这不仅是一本值得与作者有着类似背景的学者和业者们进行阅读的论著,也是一本特别值得国内读者进行阅读和反思的论著。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它不仅提示我们城市并非仅仅为已经得到过分强调的经济功能而存在,同时也是包括艺术、哲学、思想、文化等人类城市生活各个领域的现实存在,并就此提出了鲜明的“超现代”城市理念和主张。并且,作为一名有着丰富专业实践的著者,作者还在书中特别突出了达成“超现代”城市的实用工具主张,包括“城市设计概念作为一种工具”、“工作坊作为合作程序”、“城市设计咨询委员会作为制度”,等等。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更需深入思考的则是,当我们仍在憧憬西方世界的发达与文明、欢呼现代性,以及将充斥着徒有表象的大科学主义、过分功能主义、权威精英思想视为当然的时候,是不是应当反思一下,我们真的还算了解已经沿续了数千年的祖传知识、文化和精神吗?它们是不是真的已经完全不能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呢?我们是不是已经陷入了既无法真正掌握西方科学技术之后的精神实质,也过早且草率地抛弃了我们的祖传精髓呢?

当然,该书的一些内容甚至观点也并非完全不致质疑,但是鉴于著者的背景,以及求同存异的基本原则,也确实不必过分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