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城市与区域发展
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上海、香港、台北和北京:地位、趋势和展望 发布时间:2011-05-05 点击:2247

近日,英国著名区域经济学者彼特 · 泰勒(Peter Taylor)应邀访问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上海、香港、台北和北京:地位、趋势和展望》,为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该项研究涉及全球315个城市,从1900多家商务服务性公司中最终确定80家最具全球化特征的公司。通过专门的分析模型,机构分布及规模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出四个方面的结果:

其一,在融入全球城市网络的程度方面,伦敦和纽约位居前两名;亚洲排名最前的依次为香港、东京和新加坡,三城市位居世界经济的第二集团;此期间,北京和上海的地位明显上升;

其二,亚洲城市中,上海、香港、东京、新加坡和北京这5个城市最具全球化导向;

其三,在区域性导向方面,东京和新加坡服务全球性的特征最为显著。

其四,在城市网络中存在若干次级网络。在伦敦和纽约组成的第一圈层之外,东京、香港和新加坡构成第二圈层。上海和北京有自己的专门圈子,通过悉尼与欧洲联系,通过洛杉矶与美国联系,通过慕尼黑与东欧和中欧的城市联系,无论是与前一亚洲城市圈层,还是与台北、曼谷、雅加达、首尔、吉隆坡和马尼拉组成的另一亚太地区次圈层的联系都不很紧密。更为奇特的是,北京和上海位于其所在圈层的中央位置。

对于北京和上海位置的奇特性,泰勒先生尝试着给出三种解释途径。其一是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国家和首都的重要性,为公司布局提供了政治经济背景,中国及其首都城市背景因此变得非常重要,且超过上海;其二是时空过程的解释。因为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城市的发展因此有时空方面的差异。北京和上海起步较晚,所以与众不同;其三是城市经济过程。中国的三个发展很好的巨大城市区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Peter Taylor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