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中规院成功举办“记住乡愁:文化古镇与美丽乡村”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6-09-12 点击:4541

参会专家合影


大会现场


王凯副院长主持会议并作报告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致开幕辞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参加会议


 

93日,由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中规院联合主办的“记住乡愁:文化古镇与美丽乡村”研讨会在中规院主楼二层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乡愁”为主题,着重研讨交流了文化古镇与美丽乡村的保护和发展等问题。会议由中规院副院长王凯主持,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致开幕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规院学术顾问邹德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司长张学勤、副司长王旭东,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等专家领导参加了会议;二十余位业界专家、百余位行业同仁和高校师生共同参加了会议。

交流会上,首先由四位行业专家作了主题报告:王凯教授结合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着重探讨了当前乡村建设和乡愁延续的关系。2012年,中规院承接了中国工程院开展的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展战略研究》,对新型城镇化问题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和研究,村镇问题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次年11月,邹德慈院士牵头召开了以“我国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与趋势”为主题的第478次香山会议。201511月,中规院联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了以“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为主题的第21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邀请中国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陈锡文先生、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等国内外专家开展了主题讨论。2014年,中规院承担了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目前已进入综合报告撰写阶段,将在村镇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村镇规划编制体系与编制技术创新、绿色乡土建筑设计创新、村镇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为我国的村镇建设发展建言献策。结合本次课题,王凯教授总结了当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保护资金匮乏、管控力量不足、建设方式粗陋等。随着当前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地区社会结构发生极大变化,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对乡土环境形成较大冲击,文化缺乏自信、乡村美学迷失;因此,要更好的延续“乡愁”记忆,应从“复兴农村经济、集合社会多方力量、立足传统并创新乡村建设模式、重拾乡村文化自信、形成乡愁美学共识”等多方面着手,最终让“乡愁”有所依托、得以延续。

 

崔愷院士作报告

崔愷院士在报告中提出了“在对乡土建筑风貌的修复当中引导文化的回归”的观点,认为当前乡村风貌保护多从建筑改造、村落格局保护等方面着手,却忽略了问题根源——乡村文化底蕴的破坏。崔愷院士从这一角度切入,介绍了在江苏昆山、贵州黔西南、成都寿安等地区以建筑改造“微介入”的方式推动乡村文化复兴的改造案例和思路。在昆山绰墩山村和祝家甸村,通过对废弃的农家院做植入式建设,确立了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空间,同时为农宅改造树立了示范引导。在黔西南州万丰新区乡村规划实践中,提出“蔓藤城市”的概念,探讨了特色小镇建设的新空间模式。在成都寿安镇改造案例中,尝试将建筑师的设计工作与农民自主改造相结合,在有效控制设计成本的前提下兼顾建设水准与灵活性,为设计师下乡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阮仪三教授作报告

阮仪三教授以“中国江南水乡的保护”为切入点,探讨了乡愁的内涵与保护方法问题,认为故乡的物质环境记忆中包含着家乡祖辈间的亲情关系,这些关系又凭借着故乡古老建筑及建筑所形成的场景、风光特色而得以存在。个人的记忆因感受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但却因共同的家乡实体产生诸多共鸣,进而外化成为对家园、对地、对民族、对国家的集体情感。从对周庄、乌镇、西塘等江南水乡保护的共性与特性问题的剖析可以看出,江南水乡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合院有序,修身齐家”的伦理根基和“恋土助乡,心怀家园”的责任担当,是最为安适和睦的精神家园。针对如何留住“乡愁”的问题,以上海提篮桥犹太人避难地保护为例论述了传统空间保护的重大价值,总结出“留住乡愁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必由之路”的观点。

 

李松主任作报告

李松主任分享了对文化视角下“乡愁”保护问题的深入思考,认为文化对社会秩序建构而言具有内在合理性和可持续性,能以最低的管理成本和最有效的方式维护社会共同利益最大化。由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构成的乡愁延续着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传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因,各地区、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是文化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当前的“乡愁”之“愁”源于自传统到现代的社会生存智慧的断裂。农村社区体系崩溃、凋零,家族、家庭关系疏离,才是真正社会意义上的乡愁。如果失去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任何文化或者文明体系就失去培育创新能力的根基。乡土社会是照耀城市社会的一面镜子,应呼吁学界更多的开展规划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合作,保护和延续文化传统,使我们在现代化进程当中拥有更强的自主选择能力。

 

徐匡迪院士发言

在演讲嘉宾的精彩报告结束后,会议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发言中,徐匡迪院士提出乡愁是一个人的综合性感受,不具有地域限制,自古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群体依靠乡规民约实现了高度的社会自治,这既有赖于物质空间载体的建设,更源于文化的传承。当前的“乡愁”之“愁”,与乡村的生态、环保、卫生等方面问题相关,而乡村精英的流逝问题则更为关键。要记住“乡愁”,就要把建筑风貌、乡风民俗、文化传承等多方面问题做综合性考虑。

 

邹德慈院士发言

邹德慈院士在发言中强调,要深入理解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乡愁的要求,不仅要记住乡愁,更要看得到青山绿水。在当前快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乡愁被破坏、被忽视的情况确实存在,文化断裂的问题更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乡村建设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还包括对资金的合理引导,这都要求我们在帮助城乡居民“记得住乡愁”的过程中明确乡愁的全面性、综合性问题,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去体现、落实。

 

李迅副院长发言

中规院李迅副院长以“记住乡愁与培育特色小镇”为题进行了发言,认为乡愁是中国人的精神原乡,体现了传统道德之美,是中国的文化地图和精神坐标,是人们对个体生命和民族文化的认同。乡愁是稀缺资源,规范天地人伦,主要蕴藏在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这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当前形势之下,记住乡愁与特色小镇培育应结合为一体,以体现传统文化魅力与现代文明功能的统一。

 

李晓江教授发言

中规院原院长李晓江指出,乡愁不仅仅是自然的乡愁,更是故乡的乡愁。在城镇化快速扩张时期,新增建设曾占据主体地位。而今,历史街区和乡村地区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评估,但仍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一些城市为了获得棚户区改造资金资助,把老城区和一些保存较好的乡村地区划定为棚户区;二是以扶贫为目标对农村地区做大规模生态移民。我们需要谨防这些在良好出发点的前提下,由于执行不慎而对传统文化遗存造成二次破坏。

会议历时三个小时,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乡愁”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充分交流,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达成多项共识。在活跃热烈的学术氛围中碰撞出精彩的思想火花,为文化古镇与美丽乡村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